第2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能護幾隻兩腳羊
字數:4817 加入書籤
“陳公子,咱們到了。”陳平凡一上馬車就開始裝睡,腦子裏拚命開始想這宮外的自己人是誰,直到馬車停穩才把一張臉和一個身份對上,自己的管家忠叔,絕對可以信任的人!
“陳公子,這院子是雜家一處閑宅,你且住著,聖上過幾日定還會有所封賞,這裏就權當個客棧。雜家看你這隨從裏也沒個仆婦,這兩個宮娥都是宮裏本分伶俐的,就留下照顧你起居,如果有什麽缺的就讓莫管事安排即可。雜家還需回宮複命就少陪了。”高善寶放下陳平凡和兩個宮娥,引見了管事,就要回宮了。
“那就多謝哥哥了,小弟這就厚顏沾沾您府上的福氣。等得空了知會小弟一聲,小弟擺酒謝哥哥這番濃情厚意。哥哥慢走!”陳平凡此時也顧不上這兩個宮娥是否會帶來麻煩,表現的活脫脫一個傍上了大哥的小弟,恭敬,從頭到腳的恭敬,揮手送別目直至馬車從視野中消失。
“陳公子,車走遠了。”莫管事提醒這位年輕公子。
陳平凡這才轉身,認真打量這位莫管事。
這個莫管事小老頭一個,獐頭鼠目,皮包骨的身材。頭發枯黃稀少,斜吊的小眼睛,鼻梁塌陷還有點紅鼻子頭。兩撇狗油胡,上嘴唇薄下嘴唇厚,滿嘴碎芝麻牙。
陳平凡見過的人裏,這個莫管事算是醜的有一號了。
“莫管事,小子陳平凡,今後都有叨擾了,冒昧問一下,您老怎麽稱呼啊?”
“回公子,莫問。”
“莫管事的名字是不方便告訴我嗎?”
哎呦,人醜還不讓問名字?
“回公子,老奴姓莫,單名一個問字。”
“哦哦,我誤會了,我沒別的意思哈,我就是覺得大家住在一個院裏,咱爺們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不通個姓名顯得太生分了不是,相逢既是有緣,我以後稱呼您莫老,您看可好?”
正所謂宰相們前七品官,這個莫老頭長得這麽有特點,還取這麽個高手的名字,應該不是個一般人,客氣客氣準沒錯,
“公子客氣了,謝您高看一眼,老奴就厚顏應著了,快請進府吧,您府上人都候著您呢,有事您差人吩咐就行。”
“少爺回來了!”剛進府門,早就等候多時的管家陳忠和四個老部曲,簇擁著陳平凡和兩位宮娥回到暫住的東跨院。
昨天入城後陳平凡就被接進宮裏了,其餘人就被安排在這座高舍人的外宅東跨院裏,地方不小,住這麽幾個人綽綽有餘。
“忠叔,你安排這兩位先找地方住下,看看有什麽缺的抓緊添置,我這要睡會,晚飯前別讓人打擾我。”陳平凡這會已經醒的差不多了,記憶裏這都是親人啊,絕對放心。來不及和眾人寒暄,吩咐完忠叔,一把把房門關上,抓緊開始規劃自己的穿越生活了!
陳平凡躺在床上開始琢磨,接受了穿越的事實,誰還沒看過穿越小說啊,作為一個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導遊,簡直就是穿越最佳身份了,先找個沒有戰亂的地方苟住,這不得釀酒、製冰、造大炮啊,弄個富甲中原,然後就是製霸天下!但是這一路的時間充分消化了原主的記憶,再結合自己導遊生涯的曆史知識,陳平凡哭了,這是南北朝啊,人吃人的世道啊,在這個平均壽命三十歲的時代,活下去可不容易啊。
現在應該是公元554年10月中旬,已經是南北朝後期了。雖然漢人的天下三分對立北齊、西魏在長江以北東西對峙,但整個北方大陸幾乎到處都在打仗,山胡、匈奴、突厥這些草原上的雄鷹在北方的草原戰場和北齊、西魏互相襲擾,西邊還有日益強大土穀渾在西魏邊境製造摩擦。
而北齊政權的漢人胡化道路和西魏政權的胡人漢化道路又都無法讓自身強大到征服對方。
依靠長江天險保命的南梁兩年前剛剛結束了侯景之亂,這場持續多年的大革命徹底讓南梁最後的底子被捅了個稀巴爛,隨著梁武帝蕭衍的餓死,南梁實際上已經分崩離析,在成都稱帝的蕭老八蕭紀被西魏和自己的七哥蕭繹聯手滅了,蕭老七梁元帝蕭繹在江陵登基,卻連首都建康都不敢去。手握兵權的陰謀家們個個窩在自己的老巢看戲。
天下竟然找不出一個沒有戰亂的地方。
原主這身世就更坑了,幼年的記憶十分模糊,作為家中獨子,記事以後就是讀書寫字,射箭騎馬,好像父母的印象都不深,這幾個教習的臉倒是記得挺清晰,哪個打了手板,打了幾下,哪個罵了懶惰愚笨,引用的哪段文章,語氣表情都記得清清楚楚。
家裏人的情況好像都很模糊,名字記得不少,事也記得不少,某某送我什麽禮物啊,某某帶我拜訪親戚啊,但是這些名字和臉一個也對不上。
爺爺是“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雖然在哪部小說裏都是無敵的存在,但是十五年前人就沒了,記憶裏是個牌位。老爹雲騎將軍陳昕在侯景之亂中被蕭家這些大聰明給坑死了。也是五年前的事了。還有個繼承了爵位的大伯在建康,六年沒見麵了也不知道啥情況。家裏人的情況好像都很模糊,名字記得不少,但是臉一個也對不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十歲那年大伯安排陳忠和四個部曲護送自己去廬山禪閣寺,拜入慧皎大師門下,對外宣稱大師同族子侄帶發修行,號“了凡居士”。
在寺裏的記憶就清晰了很多,陳平凡在寺裏跟著慧皎大師學了六年佛,在管家陳忠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原身沒有什麽煩惱的安心學習佛法,頭兩年看經,背經,中兩年抄經,默經,後兩年講經,辯經。除了寺裏僧眾和自己帶來寺裏的五個人,不會有人相信這個十六歲的“了凡居士”能默出寺裏所有的經書。
原主本身底子就挺好,寺廟的規律的生活讓原主長成了一個大眾審美都認可的帥哥。將門子弟的英武像,殷實人家的富貴像,田園隱士的悲憫像,佛學傳人的菩薩像。
半年前,佛學界公認研究“涅盤經義”最高深的慧皎大師圓寂了,按照大師的遺命,原主成為了大師的傳法弟子,相當於研究“涅盤經義”這個體係的業界權威。
於是原主以傳法弟子“了凡居士”的身份通知了附近關係不錯的幾個寺廟領導來參加法會送一送慧皎大師,順便給大家發放一個福利,雖然慧皎大師已經功德圓滿了,但是留下了《涅盤經義疏》和《高僧傳》兩部書,大家可以抄閱一下,有助於大家修行。
《高僧傳》記錄的是漢明帝以來400多年的數百名僧人傳略,這本書的消息一傳開,佛學界沸騰了,各地寺廟火速派人趕來看看自家有沒有人上榜,互相還得攀比一下,我們寺有兩個,你們寺不行啊......
經過輿論發酵,佛學界一致認為“了凡居士”未來肯定是要增補這本《高僧傳》,那能不能青史留名的機會就來了。這一下子來的人就太多了,不光是正經出家的僧人,各地隱居的修士,道士,甚至還有藏傳喇嘛也來湊熱鬧。
於是這場已經辦了六個多月的法會還有人陸陸續續趕來,這送到什麽時候是一站啊!
管家陳忠出了個主意,讓原主將《高僧傳》原本進獻給在江陵登基的梁元帝蕭繹。一是結束這場鬧劇,二是佛家寶冊進獻君王,看看能不能混點好處。原主一想自己這都在寺裏待了六年了,大伯那邊也多年沒有聯係,自己現在也沒什麽頭緒,就按管家說的辦唄。
這才帶著十四卷《高僧傳》和管家部曲來到江陵。梁元帝蕭繹對收藏書卷珍本、孤本幾乎著魔,建有一座圖書館東閣竹殿,公私典籍、字畫十四萬餘卷,傳世書籍的十之七八都在這座圖書館裏了。
昨晚就是梁元帝蕭繹感覺原主獻書有心了,特擺宴湘東苑,叫來了不少皇帝喜歡的大臣作陪,給皇帝倒酒的就是被吐了一臉的高善寶。
長期生活在寺廟裏的原主不諳世事,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宮宴,第一杯酒喝完就有點暈,後麵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原主的記憶到昨晚就結束了。
再醒來就是三十六歲的金牌導遊陳平凡成為了這具身軀的新主人,
可是陳平凡知道曆史啊,此時益州已經被西魏消化,整個蜀地盡歸西魏,西魏大軍還有三個月就會攻破江陵,江陵城破後,西魏大軍燒殺搶掠,青壯婦孺被擄為奴隸,行動不便的老幼統統殺掉,十餘萬人的大城被殺成了一座廢墟。
梁元帝蕭繹眼見已無回天之力,命令高善寶一把火就把他的圖書館東閣竹殿全燒沒了,十四萬卷書付之一炬,隨後蕭繹一家子也統統被殺,史稱“江陵之禍”。
江陵之禍以後,這天下還得再打個二十多年,隋文帝楊堅就會一統天下。陳平凡也不知道自己的穿越會對曆史造成多大的改變,現在的楊堅還是個十四歲的少年,憑自己的社會經驗,忽悠個初中生應該問題不大。
既然都知道楊總能當首富了,還管什麽瀕臨破產的蕭總啊,抓緊去楊總公司找工作,哪怕當個前台也是有機會拿原始股的啊。
但是目前的“了凡居士”陳平凡身邊除了管家陳忠就是四個六年不摸刀的部曲。繼續待在這座江陵城裏的下場那就是是必死無疑,最急迫的事情抓緊逃出江陵城!
“忠叔!”想到這,陳平凡衝出門,大喊忠叔。這還睡個嘚啊,早跑早安心。
“少爺,你餓啦?我讓廚房新做的餅!”管家忠叔舉著還冒著熱氣的餅從遊廊快步走來,看樣子是守在廚房等著小少爺叫餓呢。
喜歡南北無間請大家收藏:()南北無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