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煙火裏的南北密碼

字數:2708   加入書籤

A+A-


    淩晨四點的水產市場旁,林陽正把一筐活蹦亂跳的海蝦倒進盆裏,蘇瑤舉著熒光筆在黑板上寫:“今日主題:同一種食材,南北兩做法”。係統麵板在潮濕的空氣裏閃著光:【主線任務:解鎖“水陸雙鮮”食譜,用河鮮、海鮮各做出5種地域風味,吸引50位學員實操,獎勵:全自動剝蝦機+各地老字號醬料秘方】
    第一個蹲在盆前挑蝦的是賣豆腐的王大爺:“小林,我閨女在蘇州上學,總念叨醉蝦,你給說說咋做?這活蝦看著就新鮮。”
    林陽拿起剪刀剪掉蝦須蝦槍:“蘇南醉蝦講究‘活醉’,青蝦500克得是活的,用清水養2小時吐沙。調料是花雕酒300毫升、生抽100毫升、冰糖50克、話梅5顆,煮開晾涼,加蔥段、薑片、花椒——關鍵是酒不能太烈,不然會把蝦醉死。蝦瀝幹水放進玻璃罐,倒調料沒過蝦,封蓋冷藏4小時,吃的時候加香菜,蝦肉得是半透明的,帶著酒香還彈牙,記得別醉太久,不然肉會散。”
    蘇瑤那邊已經支起了大鐵鍋,她正用長柄勺攪著鍋裏的紅色湯汁:“這是湖北的油燜大蝦,得用個頭大的小龍蝦,500克剪去蝦頭、開背去線,用料酒醃10分鍾。底油燒到六成熱,放薑片、蒜粒、幹辣椒炒香,加一勺豆瓣醬——郫縣豆瓣醬150克剁細,炒出紅油放小龍蝦,加啤酒500毫升沒過蝦,放生抽50毫升、糖3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燜20分鍾,最後開大火收汁,撒蔥花,辣中帶鮮,配麵條絕了。”
    穿廚師服的小夥子擠進來:“林哥,能教做廣東的清蒸石斑魚不?我們飯店想加這道菜,總做不好那股鮮勁。”
    林陽用刀在魚背上劃了兩刀:“清蒸魚的關鍵在‘火候’,石斑魚一條約500克,處理幹淨後用廚房紙吸幹水分,魚身抹少許鹽,肚子裏塞蔥段、薑片。蒸鍋水燒開再放魚,大火蒸8分鍾,時間多一秒就老了。澆汁是生抽100毫升、香油10毫升、熱油50毫升,蒸好後倒掉湯汁,撿去蔥薑,鋪上新的蔥絲,淋澆汁,鮮得能把舌頭吞下去,記住魚一定要新鮮,冰凍的蒸不出這味。”
    戴圍裙的阿姨們圍著蘇瑤的鐵板,她正翻著滋滋作響的魷魚:“這是大連的鐵板魷魚,魷魚須得提前用堿水泡泡,500克魷魚須加5克小蘇打、200毫升水,泡10分鍾去腥。鐵板燒冒煙刷油,放魷魚須,用鏟子壓著烤,刷醬料——醬料是蠔油100克、甜麵醬50克、孜然粉30克、辣椒粉20克調的,烤到邊緣微焦,咬著得有嚼勁,不能太硬,大連夜市的老攤子都這麽做。”
    係統提示音突然叮咚響:【觸發“江湖秘傳”支線,解鎖安徽臭鱖魚】
    林陽從壇子裏撈出一條發酵好的鱖魚:“臭鱖魚得‘臭得香’,新鮮鱖魚500克,用鹽10克抹勻,放壇子裏,一層魚一層生薑片,密封發酵3天,氣溫高就少一天,不然會臭過頭。做法是熱鍋冷油,放魚煎到兩麵金黃,加蔥薑蒜、幹辣椒炒香,加生抽50毫升、料酒100毫升、清水200毫升,燜15分鍾,收汁前撒青蒜,聞著臭吃著香,魚肉得像蒜瓣一樣,嫩而不散。”
    穿白大褂的醫生推了推眼鏡:“能教做浙江的西湖醋魚嗎?想給病人做,清淡又有營養。”
    蘇瑤刮著草魚的魚鱗:“西湖醋魚得用草魚中段,500克魚肉切連刀,放清水裏泡30分鍾去血。開水裏加薑片、料酒,放魚肉煮3分鍾,筷子能戳透就撈出來。調醋汁是關鍵:白糖100克、米醋150毫升、生抽50毫升、水澱粉30毫升,炒到冒泡澆在魚上,撒蔥絲,酸甜開胃,魚肉要嫩,不能煮老,杭州的樓外樓就是這麽做的。”
    放學的孩子們圍著林陽的灶台,他正用漏勺撈著鍋裏的丸子:“這是四川的珍珠圓子,糯米提前泡4小時,豬肉餡300克加薑末10克、蔥花20克、鹽5克、胡椒粉3克、澱粉20克,順時針攪上勁。搓成乒乓球大的丸子,滾上糯米,蒸20分鍾,糯米要顆顆分明,咬著有肉香,成都的茶館裏常當點心賣,記得肉餡別太瘦,不然柴。”
    蘇瑤教做福建的佛跳牆時,攤子前已經擠滿了人:“佛跳牆得提前泡發食材:海參2條泡24小時,鮑魚2個泡12小時,花膠100克泡6小時。砂鍋裏放雞高湯——老雞1隻、老鴨半隻、瘦肉500克,熬4小時出的湯,加紹興酒100毫升,依次放入食材,小火煨2小時,最後加鹽調味,不用放太多調料,吃的就是食材本身的鮮,福州人宴席上少不了這個,擺攤可以做小份的,方便攜帶。”
    收攤時,50個學員捧著自己做的美食站成排,王大爺的醉蝦泛著琥珀光,醫生的西湖醋魚澆著紅亮的汁,孩子們的珍珠圓子滾著白糯米。係統麵板彈出:【任務完成,獎勵發放】,林陽看著蘇瑤把老字號醬料配方貼在牆上——北京六必居的甜麵醬、上海梅林的番茄醬、廣州致美齋的生抽,每種都標著最佳搭配的食材。
    “其實啊,”林陽拿起一塊臭鱖魚放進嘴裏,“做菜的比例是骨架,人心才是血肉。就像這臭鱖魚,發酵多一天則腐,少一天則生;就像做人,真誠多一分則暖,少一分則遠。擺攤賣的不光是吃的,是讓每個走南闖北的人,都能在一口熟悉的味道裏,找到一點家的念想。”
    蘇瑤笑著擦去他嘴角的醬汁:“明天教做西北的手抓羊肉、海南的清補涼,爭取把中國地圖的味道都裝進這攤子裏。”她指著裝滿配方的筆記本,“你看,這哪裏是食譜,是咱們中國人的生活密碼,藏著南甜北鹹,藏著東辣西酸,藏著一筷子就能嚐到的故鄉。”
    夜色漸濃,學員們的笑聲混著食物的香氣飄遠,林陽望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比例數字,突然明白,最好的教程從來不是精確到克的稱量,而是“多一分愛,少一分急”的用心——就像這人間煙火,總得慢慢熬,才能出最濃的味。係統新提示彈出:【終極獎勵:“百味調和”技能,可將任意地域風味融合創新】,林陽和蘇瑤相視一笑,知道明天的早市,又會有新的故事在香氣裏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