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畫板下的墊板

字數:2953   加入書籤

A+A-


    陽陽升學宴上那別扭卻重逾千斤的一夾肉,像一顆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陳嵐心中漾開的漣漪久久未平。回家的路上,坐在摩托車後座,晚風吹幹了她臉上的淚痕,卻吹不散心頭那份酸楚與溫暖交織的激蕩。她悄悄環抱著丈夫的腰,將臉貼在他寬闊的後背上,感受著引擎的震動和風的呼嘯。李明軒的身體似乎僵硬了一瞬,但並未推開她。陽陽坐在前麵,小小的背影在路燈下拉長又縮短。
    小院恢複了往日的寧靜。陳念恩的新畫板依舊支在葡萄架下,那塊光滑的墊板很好地履行著它的職責,讓每一張廉價的畫紙都能物盡其用。她畫畫的勁頭更足了,新綠的葡萄藤葉、藤架下打盹的小貓(鄰居家的)、奶奶搖扇時手腕那偶爾閃過的一絲金光,都成了她筆下鮮活的素材。
    陳默依舊沉默地勞作。他注意到了女兒畫紙消耗的速度。新畫板固然好,但配套的畫紙對這個小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他下班的時間比以前更晚了些,有時會帶回一些工廠廢棄的、邊緣切割整齊的硬紙板或光滑的包裝襯板。
    這天傍晚,陳默回來時,手裏又拿著一個用舊報紙包著的、方方正正的東西,比上次的墊板更厚實些。
    “念恩。”他喚了一聲。
    陳念恩正埋頭畫一隻落在籬笆上的蜻蜓,聞聲抬頭。
    陳默把紙包遞過去。
    陳念恩拆開,裏麵是一塊更大、更厚實的木板!邊緣被打磨得異常光滑,甚至能照出人影。木板的表麵,被陳默用細砂紙極其耐心地反複打磨過,摸上去如絲綢般溫潤平整,沒有一點毛刺。
    “爸?”陳念恩不解地看著這塊比畫板本身還厚實的木板。
    “墊板,薄了。”陳默言簡意賅,指了指畫板支架,“這個厚,穩。紙鋪上,不晃。” 他頓了頓,補充道,“…邊角料,廠裏的,不要錢。”
    陳念恩明白了!爸爸是覺得之前那塊薄墊板不夠穩當,畫畫時紙張容易滑動,影響她發揮!這塊厚實的木板,不僅打磨得極其光滑平整,而且分量十足,墊在畫板下麵,畫紙鋪上去肯定紋絲不動!更重要的是,這是爸爸利用工廠廢棄的邊角料,自己花時間精心打磨出來的!不要錢!
    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她撫摸著那光滑如鏡、散發著淡淡木頭清香的厚實板麵,小臉上滿是感動和珍惜“謝謝爸爸!這個真好!畫畫肯定不抖了!”
    陳默看著女兒欣喜的樣子,依舊是那副沒什麽表情的樣子,隻“嗯”了一聲,便轉身去洗手。但他粗糙的手指在遞給女兒木板時,幾不可察地拂過那光滑的表麵,像是在確認它的完美。
    陳母搖著蒲扇,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她看著兒子沉默卻堅實的背影,又低頭看看手腕上那圈在暮色中幾乎隱沒的微光,臉上的笑容寧靜而悠遠。兒子在用他的方式,笨拙卻極致用心地,為女兒的夢想掃清哪怕最微小的障礙。這塊厚實的、免費的墊板,承載著一個父親無言卻深沉的守護,穩穩地托起了女兒畫筆下那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也托起了這個家對未來沉甸甸的希望。
    日子在畫板的沙沙聲、鋤頭翻土的噗噗聲和蒲扇搖動的微風中,不緊不慢地流淌。盛夏的葡萄藤葉越發濃密,在院子裏投下大片清涼的綠蔭,成為天然的避暑地。
    陳母手腕上那根細細的絞絲金鐲,早已褪去了最初的冰涼,沾染上了人體的溫度,變得溫潤。它實在是太細、太不顯眼了,在老人枯瘦的手腕上,大部分時間都隱藏在鬆弛的皮膚褶皺裏,隻有在她搖動蒲扇、或者抬手做某些動作時,才會偶爾從袖口滑落出來,在陽光下或燈光裏,閃過一刹那極淡的金色光澤。
    它沒有引起任何外人的注意。鄰居王嬸來串門,聊了半天家長裏短,可能都沒發現陳母腕間多了這麽一點東西。它不像畫中那個光芒萬丈的“小太陽”,它平凡得近乎卑微。
    但陳母卻習慣了它的存在。這習慣是無聲的,滲透在日常的每一個細微動作裏。
    清晨,當她用那口老舊的鋁鍋熬粥時,手腕隨著攪動粥勺的動作輕輕晃動,金鐲偶爾會碰到鍋沿,發出極其細微、幾乎聽不見的“叮”聲。她會下意識地停頓半秒,低頭看看手腕,確認那點微光還在,嘴角便漾開一絲幾乎看不見的弧度。
    擇菜時,枯瘦的手指在翠綠的菜葉間翻飛,那圈細細的金色有時會勾住一根細小的菜梗。她會用另一隻手輕輕拂開,動作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珍重。
    搖蒲扇納涼時,手腕規律地擺動,金鐲便隨著這節奏,在稀疏的葡萄葉漏下的光影裏,時隱時現地閃爍著微弱的光。陳念恩畫畫累了,抬頭看看奶奶,常常會發現奶奶的目光正落在腕間那點微光上,眼神柔和得像在看一個熟睡的孩子。
    陳默也注意到了。當他扛著鋤頭滿身汗水地從菜地回來,母親遞給他一碗晾好的涼白開時,他接過碗的瞬間,目光總會掠過母親遞碗的手腕。那一點極淡的金色,像一枚無聲的印章,印刻在他的眼底。它提醒著他女兒的懂事與愛,也提醒著他身為兒子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尚未完成的補償。沒有言語,但那點微光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交流。
    陳念恩更是對奶奶的“寶貝”金鐲充滿了好奇和親近感。有時畫累了,她會跑到奶奶身邊,伸出小小的手指,極其小心地、輕輕地碰一下那圈細細的金色。“奶奶,它暖嗎?”她仰著小臉問。
    “暖。”陳母總是笑著回答,用戴著金鐲的手摸摸孫女的頭,“貼著肉,咋能不暖?念恩的心意,最暖和。”
    這細小的金鐲,沒有改變生活的清貧,沒有帶來物質的豐盈。它隻是靜靜地纏繞在老人枯瘦的手腕上,成為她身體記憶的一部分,成為這個小院無聲情感脈絡中,一道雖然微弱卻無比堅韌的連線。它見證了清晨的粥香、午後的蟬鳴、傍晚的炊煙,也見證了陳默沉默的耕耘和陳念恩畫筆下的成長。在日複一日的平凡裏,它承載的愛與心意,早已超越了它本身輕飄飄的重量。
    喜歡楊花燼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楊花燼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