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孫義寶的肺腑之言
字數:3972 加入書籤
傅昊湊到韓寶英耳邊嘀咕:\"老駱剛當總督那會兒,那叫一個"諸葛在世",如今愣是把自己活成"妖魔鬼怪"——專捉貪官的判官筆倒成了喝酒的葫蘆瓢!\"
話音未落,眾人已踏進德陽縣衙。
孫義寶懷裏裹著個繈褓,媳婦兒正是攻破鹹陽時帶路黨賈七的妹妹。
攻打四川,入德陽,進縣衙沒兩天,娃就急吼吼地落地了。
當時孫義寶咧嘴大笑,滿臉幸福地對妻子說道:“咱娃生在德陽,這可是個好地方啊!不如就叫孫德陽吧!”
韓寶英看到小孩。
一把將孩子要了過去,然後對著那張粉嘟嘟的小臉又是摸又是戳的,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瞧這鼻子,簡直和大帥一模一樣!”
然而,她的話音剛落,房間裏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怪異起來。
孫義寶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死死地盯著自己的妻兒,又轉頭看了看一旁的傅昊,臉上露出一種難以置信的表情。
韓寶英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說錯了話,她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有些尷尬,連忙吐了吐舌頭,試圖緩解一下這尷尬的氣氛。
是啊,誰家的孩子會不像自己的父母,反而長得像上司呢?
她這麽一說,確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啊!
傅昊撓了撓自己的腦後,對韓寶英說道:\"你這麽愛當"孩童逗趣師",要不咱也結個秦晉之好,添丁進口?”
“我負責耕耘,你負責......哎喲!\"
韓寶英嗔目而視,粉拳輕捶他肩頭:\"誰要跟你搞"鴛鴦戲水、添麟兒"的把戲!”
“聽說生孩子痛到能"十指摳地、釵簪斷發",我怕你接生時給我來句"夫人莫慌,此乃胎氣遊四海!"\"
說罷甩袖就走,留傅昊在原地愣成\"望月呆雁\"——手裏還舉著半截沒送出去的桂花糕。
就在這時,孫義寶突然打破沉默,開口說道:“我八歲時便跟隨大帥,一同從金田起義,曆經風雨,至今已將近十載。”他的聲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絲感慨。
接著,孫義寶話鋒一轉,直接問道:“大帥,您可曾想過娶妻生子之事?”
這一問,讓原本安靜的氛圍瞬間變得有些凝重。
孫義寶繼續說道:“若大帥有妻室,想必如今也應有自己的子嗣了吧。”
他的目光落在傅昊身上,似乎在觀察他的反應。
然後,孫義寶又補充道:“而且,如今我革命軍日益強大,大帥您亦有了自己的勢力。”
“萬一哪天您遭遇不測,我們這些做屬下的,也能有個可支持的幼主,以延續您的事業。”
傅昊聽到這句話,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一個人的身影——夏三姑。
那是他在陝西渭南孝義鎮時的一段回憶,他們之間曾有過一次親密無間的融乳之交。
時間過得真快啊,距離上次見麵已經過去好久了。
傅昊不禁在心中默默計算著,如果當時的種子成功種下,那麽現在孩子應該也已經出生了吧。
然而,讓他感到氣憤的是,那個可惡的夏三姑,還有宋景詩和冶士俊,他們跑去了山東發展。
到現在為止,他們連一封信都沒有給他寄來。
傅昊的眉梢微微動了動,指尖在茶盞邊緣輕輕摩挲,沉吟片刻後,目光漸凝。
他緩緩抬頭,直視孫義寶道:“此事,我並非未曾思量。”
“當年在渭南孝義鎮,與黑旗軍夏三姑...確有過一段際遇。”
“若天意垂憐,或許如今已有血脈存續。”
“隻是他們遠去山東,音信皆無,倒叫我心頭懸著一樁未解的念。”
他語氣一頓,忽而冷笑一聲:“隻是如今卻連隻字片語都不曾捎回。”
“若說子嗣能承業,我倒更信刀槍馬革下的肝膽相照!”
“如今革命軍勢如燎原,若真需幼主繼位,我倒願選個在血火中淬煉過的將才,而非繈褓中的嬰孩。”
孫義寶神色微凜,欲言又止。
傅昊卻已站起身,負手踱步至帳門前,望著遠處旌旗獵獵的營地,聲如沉鍾:“大業未成,豈能為私情所縛?”
“我傅昊的‘後繼’,當在萬千弟兄的刀刃上,在百姓呼號的土地上!”
“若真有天命所歸,便讓這山河自擇其主——縱是女流稚子,若有擎天誌,亦可為帥!”
孫義寶聽聞此言,眉間皺痕愈深,語調中添了幾分急切:“大帥!您雖誌在山河,可人非金石,豈能無後顧之憂?”
“若無幼主為名正言順之嗣,待您萬一...”
“屆時群龍無首,各路軍長、師長難免各自盤算。”
“陝回虎踞關中,慶陽,崔軍長雄鎮漢中,哪個不是手握重兵、威望素著?”
“若無血脈相承之人鎮住大局,恐生軍閥割據之禍!”
“內亂一起,外敵必乘虛而入,我革命軍心血,豈不付諸東流?”
他頓了頓,似在斟酌言辭,終是拱手懇切道:“末將並非催您立嗣,隻是望您未雨綢繆。”
“即便不擇幼主,也當早定章程,或選賢能,或立宗法,方能穩固軍心。”
“否則...末將恐見‘同室操戈’之慘!”
言罷,帳內空氣似凝,隻聞外間風聲呼嘯掠過旗杆,聲聲如泣。
傅昊聽到這話,濃眉舒展,手掌重重拍了拍孫義寶的肩膀,力道中帶著暖意。
看著這位曆史上聲名赫赫的陝回大帥之一,殺掉赫明堂的孫大帥。
目光灼灼,似有千言萬語凝於喉間,終化作一歎:“義寶啊,你這話,確是真切肺腑之言。”
“若說這天下兵馬中,能與我肝膽相照者,唯你一人而已。”
“你既知我,當明白我非戀棧權柄之人——幼主之議,不過是權宜之計,若真為大局計,我倒有另一番籌謀。”
他轉身在帳中踱步,袍角掃過地上的沙盤,聲如金石:“我觀你自八歲隨我起兵,從金田血戰到陝回立威,如今進入四川,哪一步不是以命相搏?”
“你既為我革命軍將領,當知民心所向不在血脈,而在刀鋒所指的公道!”
“我若立嗣,反令天下寒心,疑我私心過重。”
“不如你我與眾兄弟共立誓約:日後若有變故,諸將共推賢者掌旗,以軍功民心為秤,豈不勝過稚子虛名?”
孫義寶聞此,眸中閃過驚詫,卻亦有恍然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