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兵分三路入甘肅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黑旗軍帳中,兩股暗流正撕扯著這支起義勁旅的脊梁。
賴文光目光如炬,厲聲道:“當效仿古法‘圍魏救趙’,揮師直搗京城!以雷霆之勢撼動清廷根基,迫使敵軍回援,此乃解天京之困的上策!”
其計謀與陳扶昊在四川攻湖南以救南京的布局如出一轍,皆是劍走偏鋒的險棋。
然另一陣營中,陳得才與宋景詩卻拍案而起:“迂回之計何其虛妄!天京危如累卵,我等當星夜馳援,以忠魂血肉築起最後長城!”
言辭慷慨,忠義凜然。
然忠貞的麵具之下,陳得才的眸底卻翻湧著另一番算計。
他深知天京城早已淪為吞噬一切的“吞金獸”——多少精兵良將麾下鐵騎,皆被這座搖搖欲墜的聖城拖入泥潭,葬身於烽煙與權謀的絞殺。
所謂“忠臣”之軀,亦需量力而行。
天王洪秀全的昏聵,早已是營中皆知的笑談:朝政腐潰如朽木,號令混亂似散沙,天京的殘垣之內,隻剩一座被權欲掏空的金鑾殿。
陳得才的野心,並非為殉葬於忠義的祭壇,而是欲借“救援”之名,將天國僅存的精銳軍力攥入掌心——李秀成等人的雄師,方是他眼中真正的獵物。
當宋景詩仍執拗於“救主”的執念時,陳得才的棋局,早已在兵戈與權謀的暗流中悄然鋪開。
西北戰場。
渭城大捷的硝煙尚未散盡,多隆阿已揮軍西進,兵分三路直指甘肅。
然而,千裏之外的董誌源卻如一座巍峨不動的雄關——傳言其麾下暗藏百萬雄師,糧草堆積如山,鐵壁銅牆之勢令清軍攻勢頓挫。
多隆阿深知強攻必折戟,遂果斷調轉兵鋒,將主力傾注於鳳翔一線,誓要截斷革命軍慶陽與漢中之間的命脈!
此役成敗,關鍵在於困守鳳翔的殘軍:渭城敗退的馬百齡與張化雨殘部如驚弓之鳥,而南八營新近馳援的剛八部隊亦深陷圍城。
鳳翔,成了絞殺與突圍的生死賭局。
與此同時,赫明堂與白炎虎早已率部遁入白吉源,如蛟龍入海。
藍明泰在此地大開糧倉,慷慨補兵,更將第七師師長之位授予白炎虎。
這位新晉將領盔甲未卸,便接過帥印,眼中燃起複仇之火。
然而,當藍明泰得知渭城噩耗時,瞳孔驟然收縮——馬德興戰死的消息,如冰錐刺入脊梁。
“不可能……”他喃喃自語,掌心攥緊軍報,指節發白。
渭城血戰,赫明堂、張化雨、白炎虎皆可能喋血沙場,唯獨馬德興……不可能。
因為他的部隊是最能逃跑的,因為他給馬德興的命令也是。
渭城可放棄,保全部隊。
結果偏偏死了個馬德興。
藍明泰腦中複盤戰局:是箭矢穿胸的意外?是叛徒暗算的陰謀?
亦或是馬德興那套“保命之術”終究失效?
他望向白吉源外蒼茫的黃土高原,濃雲壓境,仿佛預示著更大的風暴將至。
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想象,竟然是白炎虎和赫明堂這兩個人,在關鍵時刻見死不救!
畢竟,“死道友不死貧道”可是白炎虎的拿手好戲,他的這個名聲早已在外。
實際上,白炎虎和赫明堂心裏也很清楚,如果當時去救馬德興,他們自己是否能夠成功逃脫都還是個未知數呢!
與其冒險去救馬德興,還不如先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緊。
而且,原本的戰略計劃並不是要死守渭城啊!
而是要通過拉長戰線,讓清軍的補給變得困難,從而達到消耗清軍實力的目的。
可誰知,馬德興卻非要逞強,這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同治二年九月初四,西安城內,欽差大臣多隆阿的營帳中燭火搖曳。
案頭擺著慈禧太後的急詔:“著多隆阿速入甘肅,剿滅回匪,以安西陲!”
他凝視著地圖,眉間緊鎖,指尖在關中至隴右的山川間來回遊走。
帳外秋風呼嘯,送來渭水畔的戰鼓餘音——叛軍雖退入甘肅,卻如燎原之火,蔓延之勢未減。
“傳雷正綰、曹克忠!”
多隆阿一聲令下,帳簾掀起,兩位將領疾步入內。
雷正綰一身鎧甲未卸,虎目炯炯;曹克忠則從容整冠,眉宇間透著沉靜。
多隆阿起身,將詔書擲於案上:“太後催戰,刻不容緩。諸位,關中殘敵尚踞周至,甘肅賊勢已成燎原。本帥欲分兵三路,速戰速決!”
雷正綰抱拳道:“末將願率左路,直取隴州!叛軍新聚,立足未穩,正綰定以雷霆之勢剿滅,再進駐靈台,扼守咽喉!”
他嗓音如雷,震得燭影晃動。
史料記載,此人此後在甘肅屢建奇功,平涼、固原皆在其鐵蹄之下。
曹克忠沉吟片刻,拱手應道:“右路白吉源,賊巢險固。再加上是陳扶昊老巢,克忠雖不才,必破其陣,移師甘肅原上,與雷將軍成犄角之勢。”
多隆阿頷首,目光掃過二人:“雷將軍勇悍,曹將軍智深,此戰必勝!然周至乃叛軍最後據點,陳逆餘孽負隅頑抗……本帥親率中軍攻之,誓拔此釘!”
他褪去外袍,露出纏裹的舊傷繃帶——數月前攻城時,流矢貫胸,至今未愈。
雷正綰見狀,急聲道:“大帥重傷未愈,何須親征?末將願代勞!”
多隆阿擺手:“周至不下,甘肅難安。本帥親自擂鼓,可壯軍威!”帳內一時沉寂,唯有火舌舔舐詔書的劈啪聲。
曹克忠忽道:“大帥,糧草恐難久支。西路進軍,須速戰而不可久拖。”
多隆阿蹙眉:“朝廷已調楊嶽斌督辦糧餉,爾等勿憂。唯需切記:叛軍狡詐,勿輕敵冒進。”
他轉身指向地圖,指尖放在平涼府:“拿下平涼,固原,寧夏等地,徹底包圍董誌源”
緊接著,三路大軍如洶湧的潮水一般,氣勢磅礴地向著甘肅地區進發。
這三路大軍總計高達七萬之眾,他們的步伐整齊而有力,仿佛整個大地都在為之顫抖。
甘肅地區的回民軍勢力見狀,心中不由得一陣慌亂。
原本他們以為自己的防線堅不可摧,但麵對如此龐大的清軍進攻,他們開始意識到形勢的嚴峻。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清軍一方則士氣大振,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信心。
在這場激烈的對抗中,涼州武威)鎮總兵萬年新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果敢。
他身先士卒,率領部下與回民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在激戰中,萬年新親手斬殺了海原哲派教長田成吉,這一壯舉不僅讓清軍士氣更加高昂,也讓回民軍的士氣受到了沉重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