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王教長心變了
字數:4413 加入書籤
穆生花已躍馬至巷口,見火光驟亮,瞳孔驟縮。
王大桂的身影在烈焰中扭曲,如困獸般嘶吼:“燒吧!燒盡這狗屁世道!”
火舌舔上油漬,瞬間爆燃,劈啪聲炸響,濃煙裹挾灼熱撲向巷外。
叛軍四散的哭嚎與革命軍的喊殺聲交織,火光衝天,映得穆生花戰袍上的血珠如赤霞流轉。
“瘋子!”穆生花咬牙勒馬,劍鋒指向火海,卻見王大桂竟不退反進,將最後一壇火油擲向房梁。
梁柱轟然坍塌,烈焰如巨龍騰空,吞噬整條巷道。
火風席卷,穆生花被迫策馬後退。
煙塵彌漫間,她忽見火光中一道人影騰空而起——竟是王大桂渾身著火,如人形火炬般撲向巷尾最後一間民房!
房中傳出孩童啼哭,穆生花心頭一震,卻見王大桂在半空嘶聲大笑:“同歸於盡……哈哈哈哈!”
話音戛然而止,他重重撞入房中,火勢霎時吞沒哭喊。
硝煙蔽日,城南火藥庫的餘震仍在撼動大地。
穆生花立於焦土前,劍尖垂落一滴血,望著那堆仍在燃燒的殘骸。
楊文治率部趕來,高聲問:“穆將軍,可需搜捕餘孽?”
他沉默良久,忽將劍插入地縫:“叛賊……已成了灰。”
末了又補一句:“傳令下去,全力救火,勿傷無辜百姓。”
夜幕漸垂時,巷道的殘火終被撲滅。
穆生花策馬巡視廢墟,忽聞遠處營帳間傳來零落的歌聲,粗獷而帶著憤恨:
“王阿訇心變了,草胡子火煉了,
大教場揭麵了,王阿訇燒爛了!”
歌聲由遠及近,幾個兵卒圍著火堆,用木棍撥弄著餘燼,唾沫橫飛地罵著。
“這狗日的王大桂,虧他大,還是個阿訇,早前還裝得像個忠義之士,誰知竟是包藏禍心的狼崽子!草胡子一燒,露出真麵目,活該燒成焦炭!”
穆生花勒馬駐足,楊文治亦皺眉道:“軍中竟編出這等歌謠,恐有損軍威……”
他卻擺手,望著營帳間飄散的炊煙:“由得他們唱吧。
王大桂變節投敵,引火藥焚巷,害死無辜孩童,此等行徑,便是罵上千百遍也不為過。”
他忽轉頭,目光如炬:“但歌謠最後一句,須得改改。”
楊文治愕然,卻見穆生花抽出腰間短刀,在馬鞍上刻下一道深痕:“‘王阿訇燒爛了’後麵,加上‘穆將軍劍下亡’。”
他擲刀入地,刀鋒沒入焦土三分:“叛賊既已自焚,我穆生花便替他收這‘變節’之名。自此,軍中若有人再提此事,便知叛徒終無好下場!”
次日清晨,穆生花率隊押送叛軍俘虜途經大教場。
烈日高懸,她忽命人押出王大桂的胞弟王二苟。
那叛徒跪在烈日下,汗如雨下,卻聽得穆生花高聲宣布:“王大桂心變投敵,焚巷屠民,今其胞弟王二苟亦參與謀反,按律當斬!”
話音落,劍起頭落,鮮血濺起三尺高。
圍觀士兵霎時齊聲高喝:“王阿訇心變了,草胡子火煉了,大教場揭麵了,王阿訇燒爛了,穆將軍劍下亡!”
歌聲如雷,震得教場旗幡獵獵作響。
隨後看向楊文治道:“楊師長,我要重新奪取固原城”
“我相信萬年新的步兵部隊還沒有跑遠”
“請您率領騎兵追擊!”
楊文治擺了擺手道:“這說的什麽話!”
“我們起義軍本為一體,自當同進同退!”
楊文治話音鏗鏘,目光灼灼望向穆生花。
穆生花頷首,戰袍上的血漬在晨光下泛出暗紅,她翻身上馬,劍柄在掌心攥得作響:“傳令各營,即刻整備!固原城乃咽喉要地,清軍雖敗退,必留後手。楊師長率騎兵迂回包抄,我親率步卒正麵強攻,務必要在日落前奪回城池!”
號令一下,營中霎時喧騰如沸水。
士兵們匆匆披甲束帶,刀槍碰撞聲與戰馬的嘶鳴交織。
穆生花策馬行至隊列前,忽見昨日唱罵王大桂的兵卒正擦拭著矛尖,眉間猶帶憤恨。
他勒馬駐足,嗓音沉如鑄鐵:“王大桂之惡,已用性命償清。但清軍未滅,戰火不息!今日你我劍鋒所向,是為無辜孩童啼哭不再,是為巷口焦土重生炊煙!誰若怯戰,便是愧對那火海中救人的亡魂!”
眾將士轟然應諾,聲浪震得旌旗翻卷。
穆生花揮劍指北,馬蹄踏碎滿地殘燼,隊伍如黑潮般湧向固原城方向。
行至城郊,斥候疾馳回報:“總兵萬年新退守城內,正加固城防,似有死守之意!”
然而萬年新並不知道,王大桂的手下張堡隆看到這種情況又心思一動。
“特麽王大桂叛變了,我又沒有叛變!”
“再說了,革命軍都來了,就憑萬年新這點人馬能守得住?”
他咬緊牙關,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趁著夜色,他悄然召集心腹親信,壓低聲音道:“王大桂那廝背棄哲派,引火焚民,已成回民之恥!咱們若再跟著清軍守城,便是與那狗賊同流合汙!弟兄們,要洗刷這恥辱,唯有反戈一擊,助穆將軍破城!”
士兵們麵麵相覷,有人憤然捶地:“張頭兒說得對!那龜孫兒害死多少無辜娃娃,咱不能叫他壞了咱們回民的名聲!”
張堡隆抽出腰刀,刀光映著眾人灼灼目光:“今夜子時,咱們佯裝巡城,待革命軍攻城時,便從西門放火為號,裏應外合!”
穆生花此時已率部逼近固原城下。
城牆上火把如星,清軍弓弩手,火銃手嚴陣以待。
穆生花凝視著高聳的城牆,忽聞身後楊文治道:“總兵府密探來報,城內守軍似有異動。”
話音未落,城南方向驟然爆出一團衝天火光,伴隨著喊殺聲如沸水翻滾——“殺清狗!迎穆將軍!”
穆生花瞳孔驟縮,旋即大笑:“好個張堡隆!來得正是時候!”
他猛揮劍鋒,戰馬長嘶:“全軍聽令,隨我破城!”
張堡隆的部隊在城內與清軍展開血戰。
他一刀劈翻欲報信的清軍小校,率眾衝向西門。
火光中,清軍將領厲聲喝罵:“反賊!爾等叛徒必遭天譴!”
張堡隆卻嘶吼著回應:“天譴的是你們這些屠民之賊!”
他渾身浴血,砍斷門閂,轟然推開城門。
霎時間,革命軍的呐喊與城內的殺聲匯成一片,穆生花一馬當先衝入城門,劍鋒所指,清軍防線如潰堤般崩裂。
萬年新在城樓目睹西門失守,目眥欲裂。
他抽出佩劍欲自刎,卻被親衛死死抱住:“總兵,留得青山……”
話音未落,穆生花已率兵殺至。
劍尖挑飛萬年新頭盔,冷聲道:“降否?”
“寧死不降!”
“那就去死吧!”
隨後穆生花將萬年新頭顱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