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番薯強於麥子

字數:3484   加入書籤

A+A-


    固原城破,殘陽如血。
    穆生花立於城頭,望著城中殘垣間升起的炊煙,嘴角浮起一絲苦笑。
    張堡隆渾身是傷,單膝跪地:“穆將軍,末將……末將愧對哲派,愧對起義軍!”
    穆生花扶起他,目光掃過城中忙碌救火的士兵:“哲派之恥,已隨王大桂葬身火海;今日你率眾反正,便是洗刷汙名的壯舉。”
    他忽高聲宣布:“傳令三軍,張堡隆部歸入革命軍,編為‘洗恥營’!固原城百姓傷亡,由軍庫撥糧賑濟!”
    夜幕降臨時,城中篝火點點。
    楊文治望著穆生花映在火光中的側臉,輕聲道:“將軍劍下亡,洗恥營新生……這固原城的火,終究燒出了新天地的光。”
    穆生花將劍插入城牆裂縫,望著劍鋒映出的星河,喃喃道:“但願這火光,能照亮更多迷途之人歸鄉的路。”
    然而張堡隆卻喃喃自語道:“洗恥營!這名字可真是太難聽了。”
    聲音雖然不大,但其中的不滿和抵觸卻清晰可聞。
    眼神中透露出一陣陰霾,仿佛對這個名字有著深深的厭惡和反感。
    然而,與他一同在場的穆生花、楊文治等人卻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
    楊文治轉頭對穆生花說道:“此地就交給穆大王了!”
    “我要回去複命了!畢竟最近慶陽那邊正在進行秋收呢。”
    話語中透露出對慶陽秋收的關注,以及對自己職責的重視。
    穆生花聽到楊文治的話,不禁感歎道:“唉!還是你們陳大帥有先見之明啊!”
    話語中既有對陳大帥的讚賞,也有對自己未能占據如此有利之地的些許遺憾。
    穆生花繼續說道:“占據了西部三處最具有發展農業潛力的地方,這可真是一步好棋啊!”
    聲音中透露出對陳大帥戰略眼光的欽佩。
    楊文治笑道:“是啊!隴東董誌源沃野千裏,漢中盆地水脈縱橫,四川天府之地更如糧倉之鑰。”
    “這三處皆種番薯,畝產可抵麥子三倍有餘!陳帥曾言:‘亂世屯糧,須擇耐旱高收之物。番薯埋土即活,饑時可生啖,熟時能久儲,實乃救民之本。’如今慶陽秋收已畢,糧車如川,百姓皆頌‘陳帥慧眼,活萬民生’!”
    穆生花撫掌歎道:“陳大帥確有過人之智!昔年我亦曾疑,棄麥種薯是否冒險,如今方知其深謀遠慮。番薯不擇地,坡瘠可生,澇旱不懼,且埋種自繁,數年不絕。反觀那靈州教主,仍固守麥田,豈知麥子畏旱怕霜,一遇災年便顆粒無收?彼輩隻知循舊法,安能及陳帥之遠見?”
    楊文治冷笑接道:“教主徒守舊規,猶以麥為貴,殊不知麥稈易折,穗粒易落,勞民費力,收成尚不及番薯之半!”
    “陳帥曾譏之:‘食古不化者,如刻舟求劍,終溺於流波。’今我革命軍有薯糧為基,兵無饑色,民有飽腹,何愁大事不成?”
    穆生花頷首沉思:“確如所言。此物真乃亂世之寶!”
    穆生花也想著趁此機會,在固原和平涼等地種植土豆番薯。
    殊不知此時的曹克忠一路斬將奪旗,殺向了隴州。
    而多隆阿也率領大軍準備奪取關中革命軍最後一個據點,鳳翔周至縣城。
    此城乃是藍大順手下曹佩時和渭城撤退的部隊張化雨旅和馬百齡的雜牌軍。
    在周至城下,清軍各營的部署可謂井然有序。
    多隆阿將兵力做了精妙的分配,京營八旗的精銳之師作為主力,部署在周至城東麵,那裏城牆較為薄弱,是攻城的重點突破方向。
    黑龍江索倫兵勇悍不畏死,被安排到城北,他們負責吸引革命軍的注意力,為主力部隊創造機會。
    蒙古土默特、察哈爾兵則分布在城南和城西,他們熟悉地形,擅長遊擊作戰,負責切斷革命軍的援兵和補給路線。
    各營之間密切配合,形成了一個嚴密的包圍圈,隻待多隆阿一聲令下,便向周至城發起猛烈的進攻,試圖一舉拿下這座戰略要地。
    為確保攻城順利,清軍準備了諸多攻城器械。
    雲梯是必備之物,一架架雲梯高高矗立,頂端裝有鐵鉤,以便攀附城牆。
    攻城車也被推至陣前,這些木製的龐然大物,外裹濕牛皮以抵禦火攻,車內士兵可安全地接近城牆,進行破壞或攻擊。
    還有投石機,它能將巨石拋向城內,摧毀城內的建築和防禦設施。
    最厲害的是清軍改良的穴地爆破戰術,士兵們開挖隧洞,準備運入火藥,炸坍城牆。
    這些攻城器械各司其職,為清軍攻城提供了強大的硬件支持,也讓周至城的革命軍麵臨著巨大的壓力。
    清軍士兵在攻城前士氣高昂,多隆阿深知士氣的重要性,他親自到各營巡視。
    “兄弟們!”多隆阿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聲音洪亮如鍾,“我們即將攻打周至城,這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他的話語如同一把火,點燃了士兵們心中的鬥誌。
    “裏麵的女人,金銀財寶都是你們的!”多隆阿的聲音在營地上空回蕩,“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攻下周至城,這些都將屬於你們!”
    士兵們的眼睛閃爍著貪婪和渴望的光芒,他們對多隆阿的軍事才能深信不疑,紛紛表示要為清廷效忠,奮勇殺敵。
    “想想我們以往的勝利,我們是戰無不勝的!”多隆阿揮舞著手中的旗幟,“京營八旗的兄弟們,你們是精銳中的精銳,讓我們在周至之戰中展現出真正的實力!”
    京營八旗的士兵們頓時挺直了胸膛,他們以精銳自居,渴望在這場戰役中證明自己。
    “蒙古和黑龍江的勇士們,你們也不會示弱!”多隆阿轉身看向另一邊的士兵,“讓我們一起為了榮譽而戰,為了清廷的榮耀而戰!”
    蒙古和黑龍江的士兵們相互激勵,他們的呐喊聲響徹雲霄。
    在多隆阿的鼓舞下,清軍士兵們摩拳擦掌,隻待攻城號角吹響,便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周至城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