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再遇1)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臘月廿四,祭祀灶神。
灶神,專司廚房做飯,家庭和睦,健康平安。
正如禱文所言。
誌心皈命禮。
位證東廚,司命灶君,
妙供喉舌,經理庖廚。
錄人間功過之因,依期上奏。
體天地生成之化,覆佑下民。
驅不正之鬼神,掃塵中之疵癘。
一家吉慶,合宅昌榮。
朝夕承匡扶之仁,庚申察是非之目。
雍雍瑞相,赫赫靈隻。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九天東廚司命。
所以,祭祀灶神是大事,須得隆重待之。
就算再忙,也得騰出閑暇來準備啊!
夥計們大多是有家室的,便想著回家準備相關事宜。
程智鑫幹脆放了半天假,就是暫停午間的用膳,隻提供晚膳。
話說這日早上,程智鑫陪父母吃了早飯,便出門了。
這一回,程智鑫獨自出門,就是走路唄!
說真的,酒樓生意紅紅火火,是好事。
但是,程智鑫覺得自己難得有個清閑的日子。
想當初,程富祥明言,凡是做飲食生意的,就是難得有清閑。
旁人休假的時候,酒樓就得趁著這閑暇招攬客人呢!
旁人忙碌的時候,酒樓的生意同樣要開門迎客。
說白了,就是難得有清閑呢!
若是清閑的話,隻怕酒樓也沒生意啊!
所以,忙碌比清閑好啊!
然而,程智鑫也珍惜清閑的日子,就像現在。
且說中鋒鎮東南邊有一條小河,可以通船,甚是寬闊。
這河中設著兩個小渡,因為這裏並沒橋梁之類。
所以,用渡往來行人,埠頭則是就地取材,以石砌成。
河的彼岸,有幾座小小的土山,雖無古木大樹,但那滿山青竹,四時秀雅,倒影入河,故而有個名字,叫做“大竹瀝”。
大竹瀝,有個特色的小吃,就是竹筒糯米飯。
采取新的竹筒,將糯米塞進去,有時加些紅豆,或者玉米粒,上鍋蒸熟,倒是一道別具風味的小吃。
埠頭邊上,就有兩個小攤販專門售賣竹筒糯米飯呢!
這一個小攤販是個高瘦大叔,賣的糯米飯有甜鹹之分。加了紅豆的,就是甜的。不加紅豆的,可酌情淋些醬油,還有些榨菜。
雖說甜的糯米飯好吃,但很多負責卸貨的大漢喜歡這種鹹的糯米飯,加了榨菜,開胃嘛!
另一個小攤販就是肥胖漢子,腰圍堪比柱子。他賣的糯米飯全是甜的,除了紅豆與玉米粒,還有椰絲。
所以,光顧這個小攤的多半是婦人孩童。
在這兩個賣糯米飯的攤販中間,往往有幾個攤販,不是賣糯米飯,而是賣其它吃的。
譬如,有個外地人就在這位置擺個小攤。
隻見裏三層,外三層,圍觀者大多是屏聲靜氣,偶爾歡呼兩聲。
瞧這架勢,像是圍著看人下棋。
但程智鑫想啊,按理來講,應該沒人會在埠頭這地兒下象棋啊!
因為好奇,程智鑫便擠到人群當中看個究竟呢!
往裏一瞧,原來這是個賣糖畫的。
買糖畫的是一位老者,瞧著滄桑,像是知天命之年。
老者麵前有一個純白的平板。
那塊平板的左側有個小泥灶,灶上是熬好的黃糖漿,洋溢著黃糖的甜香!
那位老者就從鍋裏舀出一勺熱乎乎的糖漿,將手裏的大湯勺當成是毛筆,便在白板上麵精心描繪。
須臾間,那勺糖漿便化成一幅鳳凰長鳴圖,栩栩如生。
真的巧了啊!
那位老者拿出一根竹簽,趕緊壓在糖畫下端,又用小鏟子壓了壓,便捏著那根竹簽將糖畫遞給一個半大的孩子。
那個孩子高舉著糖畫,開開心心,便走開了啊!
有人喊道:“除了鳳凰,還能做什麽圖案啊?”
那位老者不說話,就是伸手指了指右側的小圓盤。
那個小圓盤瞧著像是木製,中央有個黃銅的指針,可轉動。
圓盤的周圍有十二個方格,格子裏有四個簪花小楷。
譬如,青龍出海,就是龍。
鳳凰長鳴,就是鳳凰。
猛虎下山,就是老虎。
玉兔搗藥,就是小白兔。
白馬奔騰,就是馬。
呦呦鹿鳴,就是小鹿。
鵬程萬裏,就是大鵬鳥。
喜歡閻緹錄01:天容海色本澄清請大家收藏:()閻緹錄01:天容海色本澄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