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字數:6933 加入書籤
36
太陽威力減弱後,澀度才外出勞作。
回到家,盡管澀度體質強健,仍熱得汗流浹背。
他用井水從頭淋到腳,才感到些許涼爽。
下午三時多,眾人重返田地繼續勞作。
但棒梗兩人明顯沒了幹勁,勞作時懶散。
他們幹一分鍾歇十分鍾,一下午下來進度幾乎未動。
而澀度這邊,僅憑蠻力已耕了三畝地,完成了十分之一的工程。
照此速度,他很快能完成所有任務,剩餘時間可自由安排。
張雨真也未閑著,協助澀度,主要是幫他撿樹根,在一旁為他加油打氣。
臨近收工時,黑子出現,對澀度的進度驚歎不已,稱讚他比村裏的老黃牛還厲害。
澀度謙遜表示這隻是開始,若全力以赴,三百畝地也不在話下,但這話他並未說出,以免被人當作苦力。
澀度轉而問黑子來此緣由,黑子答說是老支書派來查看進度和質量的。
但一看澀度的開荒成果,他認為已無需檢查,澀度做得比他父親還好,按此速度,很快能完成任務。
澀度笑罵黑子別亂認親戚。
被開玩笑後,黑子並未動怒,隻是笑著去檢查其他兩人的工作進度。
不久,黑子臉色陰沉地返回,對澀度抱怨道:“葉哥,那兩人真是和你一起來的知青?效率差太多了!”
“他們忙了一整天,連一畝地的三分之一都沒完成,還不到你的十分之一。”
“我提醒他們,他們還不理我,真是讓人無語。”
“以前聽說有差距,我還不太明白,現在算是見識了真正的差距。”
“和你相比,他們簡直就是累贅。”
“這事我得跟老支書反映,這樣的工作態度怎麽行?”
“照這個速度,別說秋收前完成,一半都懸。”
“到時候土地凍結,還耽誤明年春播呢。”
澀度對此並未多言,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他們消極怠工,與自己無關。
這時,張雨真走來,先與黑子打招呼,然後對澀度說工具已幫他收拾好,提醒他走時帶上,並表示自己先回去,明早再來找他。
澀度答應,兩人約定明日相見。
望著張雨真遠去的身影,黑子露出古怪的表情,問澀度是否與張雨真有特別關係。
澀度連忙否認,並警告黑子不要亂說,以免影響張雨真的名聲。
黑子神色急切,勸澀度不要與張雨真走得太近,稱她家裏是個“大坑”,容易栽跟頭。
澀度好奇,追問詳情。
黑子表示,張雨真在周圍地區小有名氣,但家裏情況特殊。
澀度追問特殊在哪裏,黑子賣關子後,開始講述張雨真家的情況。
想娶張雨真的小夥子眾多,幾乎排滿整個村子。
有人甚至願出五張狼皮作彩禮。
但張雨真不是不想嫁,而是有個無人願答應的條件。
正因如此,她至今未婚。
黑子講述後,澀度終於明白一切。
張雨真的故事得從她父親講起。
他父親是個有名的獵人,每次 幾乎滿載而歸,家境殷實。
也因此,他娶到了當年的村花,張雨真的母親。
婚後,他們很快有了雙胞胎女兒,長得漂亮可愛,令人羨慕。
若一切順利,他們雖不能大富大貴,但過上小康生活綽綽有餘。
然而,意外總是難以預料。
張雨真的母親生產雙胞胎時準備不足,雖保住性命,卻元氣大傷,落下病根。
張雨真的父親為給妻子治病,嚐試各種方法,但效果不佳。
後來得到一個偏方,需用即將冬眠的野熊熊膽作藥引。
這熊膽非同尋常,必須是即將冬眠但未冬眠的熊的膽。
因為此時熊為了冬眠積攢大量營養,熊膽效用最高。
張雨真的父親深信,此時獵熊取膽能治愈他母親的疾病。
然而,即將冬眠的熊膽雖珍貴,取膽的風險也極高。
老練的獵人通常會等到熊冬眠後,在倉庫中將其捕獲。
無人敢於正麵挑戰這種皮厚力大的生物,因為即便 ,也可能隻造成輕傷。
而且,別看熊體型龐大,奔跑速度卻遠超人類。
一旦被追上,後果不堪設想。
熊掌巨大,輕輕一拍就能致人骨折。
夏日裏,獵人遇見熊大多選擇逃避,正麵交鋒九死一生。
冬眠前的熊最為強壯,脂肪積累一年,力量爆發增至平時的15倍,危險性大增。
普通時期獵熊已屬危險,冬眠前更是幾乎無生還可能。
張雨真的父親起初猶豫,深知此時獵熊的風險,但看到妻子憔悴的麵容,他下定了決心。
他不懼危險,為妻子健康願意冒險。
不顧家人勸阻,他帶上工具上了山。
多年的 經驗讓他有信心,即便不敵也能逃生。
他知道熊通常在10月底至11月初冬眠,不願讓妻子再受一年病痛折磨。
林中尋熊不易,遇見是緣分也是考驗。
那天,張雨真的父親上山不久便遭遇了正在捕食的老熊,準備冬眠前的最後一餐。
遺憾的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老熊此時的凶猛。
盡管他憑借多年經驗與之周旋,但仍不敵老熊的強大力量。
張雨真的母親預感此行凶險,未能勸阻丈夫,隻能求助於同村村民,希望追回丈夫,但為時已晚。
當村民們找到他時,他已失去大半身軀,未留遺言,家中留下孤兒寡母痛哭不已。
這正如俗話所說,“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偏找苦命人”。
老張家的支柱倒塌,生活已足夠悲慘,但命運似乎仍不滿足,繼續給予打擊。
張家有兩個女兒,雙胞胎姐妹,張雨真和張雨初,她們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天生麗質。
父親去世後,張母因悲傷過度而病倒,本就虛弱的身體幾乎難以支撐。
幸運的是,張父生前積攢的家底和村民們的熱心幫助,讓張母在求醫問藥數月後得以保命,但也耗盡了家中最後的積蓄。
那時,張家姐妹才七八歲,麵對家庭變故,她們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家務。
家中失去經濟來源,兩姐妹在照顧自己的同時,還要照顧病母。
眼看家中糧食將盡,兩姐妹心急如焚。
恰逢開春,春雨過後,山中長出野菜,這在當時是重要的口糧。
家家戶戶紛紛出動,進山采摘,張家姐妹也不例外。
兩姐妹見那活計,自信也能勝任。
家中糧食匱乏,上山挖野菜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於是,她們尾隨眾人進了山,打算挖些野菜給母親補補身子。
山民挖野菜,猶如掃蕩,所過之處,能見的可食之物皆被搜刮一空。
兩姐妹年幼體弱,落在隊伍後麵,忙活半日,一無所獲,還累得筋疲力盡。
正當她們心灰意冷之際,姐姐眼尖,發現了一處野菜。
走近一看,那地方卻坡陡路滑,村民們因懼怕危險而放棄。
但兩姐妹年少無畏,見野菜豐盛,便不顧危險,爬上了陡坡。
起初,她們挖得頗為順利,籃子很快就裝滿了。
姐姐提議回家,妹妹卻貪心,想挖更多。
姐姐拗不過,隻得繼續。
春雨過後,山路泥濘,坡上更是滑不溜手。
姐姐在挖菜時,不慎滑倒,從坡上滾下,當場昏迷。
村民們下午歸途,聽見張雨真的哭聲,才找到她們,將姐妹倆送回家。
姐姐張雨初因滾落山坡,摔斷了腰骨,從此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張家因此遭難,日漸衰落。
幸得老支書及時相助,村民們也心善,時常接濟,張家才得以度日。
盡管如此,張家也隻是勉強支撐。
張家此時一貧如洗。
張雨真長大後,成為了附近最美的大姑娘,許多男子的心儀對象。
媒婆們絡繹不絕地上門提親,彩禮一次比一次高,都希望能贏得這位佳人的芳心。
然而,盡管求親者眾多,卻始終無人成功。
原因並非他們不夠優秀,而是張雨真提出了一個條件。
這個條件讓所有人都猶豫不決。
其實,條件很簡單:想娶她,就得連她的家人一起接納。
她可以不要彩禮,但娶她的人必須承擔照顧她母親和姐姐的責任。
簡而言之,娶張雨真一人,卻要帶上兩個負擔。
一個是長期生病的母親,一個是癱瘓的姐姐。
娶一個妻子,卻要承擔三人的開銷。
這樣虧本的買賣,自然無人問津。
這年頭,誰家也不富裕。
即便有些富裕人家,也不敢輕易涉足,因為這關係到一生的責任。
張雨真雖美,但美貌不能當飯吃。
自從她提出這個條件,張家便門庭冷落。
媒婆們不再上門,求親者也望而卻步。
在人們心中,娶妻是為了生子過日子,而不是添負擔。
張雨真讓人望而卻步,沒有誰願意承擔這份重任。
自此,張家成了眾人避之不及的“大坑”。
那些曾經的追求者,也都自覺地遠離,生怕被張家拖累。
聽完黑子的敘述,澀度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張家這種情況,確實是個“坑”。
一家三口都是女子,其中兩個還是重病纏身的累贅。
難怪黑子談及此事會麵露懼色。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張家確實是個不好惹的麻煩。
張雨真是個重情重義的女子。
麵對那樣的家庭環境,她本可借由婚姻逃離困境。
憑她的容貌,即便不能大富大貴,過小康生活也是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