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提前變天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蒙將軍請講。”
    “瑤兒的婚事。”蒙武的語氣斬釘截鐵,“此前在軍中,我曾與你提及。如今鹹陽局勢詭譎,我蒙家需要一位足夠分量的盟友,而你,”
    他頓了頓,審視的目光似乎要將李斯看透,
    “也需要一根能在朝堂風暴中屹立不倒的支柱。我蒙家,便是這根支柱。”
    這番話,與其說是提親,不如說是政治結盟的宣言。直接,坦蕩,充滿了軍人的風格。
    李斯手指不自覺地輕敲著桌麵,深邃的眼眸中波瀾不驚:“蒙將軍厚愛,斯愧不敢當。令媛乃將門虎女,金枝玉葉,斯一介楚人出身,恐非良配。”
    “李軍正不必自謙。”蒙武打斷了他,
    “瑤兒自伐魏歸來,心性大變,口中時常提及之人,唯你而已。我蒙武的女兒,心比天高,能讓她折服之人,天下寥寥。她既認你,我蒙家便認你。此事,就這麽定了。”
    他說完,再次抱拳,竟是不給李斯任何回旋餘地,轉身便大步離去。
    直到蒙武的身影徹底消失,董餘才從屏風後走出,臉上帶著一絲凝重,更多的卻是興奮。
    “先生,這是天賜良機!”
    李斯端起茶杯,吹了吹熱氣,卻沒有喝,目光依舊落在地圖上,仿佛在權衡著什麽。
    董餘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先生,如今相邦勢弱,長信侯勢張,大王深不可測。先生雖得王上青眼,但根基終究淺薄。
    呂小姐代表的是相邦府,那是昨日黃花;嬴卿公主代表的是王室,那是天威難測。唯有蒙家,手握兵權,是大秦最堅實的磐石!娶了蒙瑤,先生便等於將半個大秦軍方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李斯放下茶杯,終於開口,聲音平靜:“我和相邦府的婚事還尚未明朗。再添一個蒙瑤,內宅不寧,恐非幸事。”
    董餘看著李斯那副古井無波的樣子,心中暗急,上前一步,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蠱惑人心的力量:
    “先生,內宅不寧,此乃小節。天下大局,才是根本!您所謂的‘尚未明朗’,恕學生直言,其實已是再明朗不過了!”
    李斯抬起那雙深邃的眼眸,看向董餘,示意他說下去。
    董餘深吸一口氣,開始了他的剖析:“如今先生麵前,有三條路,或者說三根支柱。”
    “其一,相邦府的呂小姐。她聰慧絕倫,代表的是相邦大人的權勢與《呂氏春秋》所立的道統。
    然則,先生也知,相邦如今盛極而衰之勢已現,尤其是在長安君之事後,大王與相邦的裂痕已無法彌補。呂小姐這條線,是錦上添花之物,卻非雪中送炭之基。聯姻相邦府,更像是登上一艘華麗卻可能即將沉沒的大船。”
    “其二,公主嬴卿。她代表的是王上天威,是無上君權。此乃最尊貴,亦是最危險的一條路。伴君如伴虎,先生今日得王上青眼,明日或因一言不慎便萬劫不複。王權是可借之勢,卻絕非可依之根。”
    董餘的目光變得灼熱起來,他伸出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代表秦軍大營的位置。
    “唯有其三,蒙氏!蒙家數代為將,執掌大秦最精銳的兵鋒,門生故吏遍布軍中,是大秦國祚的磐石!相邦會老,君心會變,唯有這支百戰之師,才是最穩固的力量!
    先生的‘義兵’之策,若無軍方鼎力支持,便是空中樓閣。娶了蒙瑤,先生便不是一個朝堂上的孤臣,而是真正在軍中有了自己的根!這根基,比相邦府的權,比王上的恩,都來得更實在,更可靠!”
    董餘的這番話,如同一把利刃,精準地切開了李斯麵前錯綜複雜的局麵,將利弊得失赤裸裸地擺了出來。
    李斯的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著,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
    董餘說的沒錯,呂娥蓉是他的精神知己與政治盟友,但呂不韋的時代正在落幕;嬴卿是通往權力核心的捷徑,卻也通往深淵;而蒙瑤,代表的是最純粹、最強大的力量,暴力。
    “可我若應下蒙家,又該如何向相邦府交代?”李斯終於緩緩開口,這既是問題,也是考校。
    “先生,何須交代?”董餘眼中精光一閃,“強者,從不需向昨日的盟友解釋為何要擁抱更強的未來。更何況,學生有一策,可解此局。”
    “說。”
    “先應下,但秘而不宣。”董餘的聲音如同毒蛇吐信,
    “先生可與蒙將軍私下立下婚約,但不公之於眾。對外,您與相邦府的婚事依舊是鹹陽城的熱議。如此,既能以蒙家為裏,穩固軍中根基,又能以呂家為表,在朝堂上繼續借重相邦餘威。
    一裏一表,一明一暗,方是萬全之策。待到時機成熟,這盤棋究竟如何落子,主動權便盡在先生手中!”
    這番話,充滿了權謀的冰冷與精準,將婚姻徹底視為了可以隨時調整的籌碼。
    李斯看著董餘,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既有讚許,也有一絲現代靈魂深處的不適。但他很快便將那絲不適壓了下去。身處戰國這血腥棋盤,容不得半分天真。
    董餘見李斯意動,又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他身體前傾,聲音壓到幾不可聞:“先生,學生近日聽得一則傳聞,不知真假,但事關重大。”
    “何事?”
    “傳聞……大王有意,提前行冠禮。”
    “轟!”
    這五個字,仿佛一道驚雷在李斯腦中炸響。他那一直有節奏敲擊的手指,猛地停住了。
    秦王政今年十七歲,按周禮需二十二歲行冠禮加冕親政。若提前……哪怕隻提前一年,都意味著相邦呂不韋“仲父”的身份和攝政之權將瞬間失效!
    鹹陽的天,要變了!
    而且是要以所有人都沒預料到的速度,提前變天!
    “此消息可確切?”李斯的聲線第一次透出一絲緊繃。
    “無法確切,但空穴不來風。”
    董餘沉聲道,“若傳聞為真,那相邦這艘大船,就不是‘可能’要沉,而是一定會沉!先生必須在風暴來臨之前,為自己找到最堅固的磐石!”
    李斯緩緩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眸中已是一片深不見底的平靜。所有的猶豫、權衡、不適,都在這驚天變局的預兆麵前被碾得粉碎。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府外那片象征著鹹陽權力的天空,喃喃自語:“冠禮……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定鼎之宴。”
    他忽然轉過身,對董餘下達了第一個明確的指令。
    “備一份厚禮,明日一早,你替我送去蒙府,回複蒙將軍。”
    李斯的聲音平靜而有力,“就說,斯三生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