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可愛的監軍製度
字數:5072 加入書籤
閭丘仲卿在離開前,懷著慎重的語氣,將他家人的下落告知給了趙德秀。
閭丘仲卿這麽做,表麵上看是在留“質子”給趙德秀,但他的目的不僅在此。
當今世道中,如趙匡胤般重視家人者有之,但亦不乏淡漠親情之輩。
家人為質,並不能完全保證一人的忠心。
閭丘仲卿是在托孤。
“深入敵國,遊說敵相”,這是一招被驗證過的妙棋,但同樣是一步險棋。
走這一步時,閭丘仲卿若有絲毫差錯,他麵對的很可能是死亡的結局。
這一點,閭丘仲卿與趙德秀都知道。
趙德秀並非是不愛惜人才,找一巧舌如簧的使者,是不難的。
可要想成功說動趙華,那名使者還要對北漢政局有著十足的了解。
這兩點兼備者,趙德秀麾下當下唯有閭丘仲卿。
至於閭丘仲卿,他的想法很簡單——富貴險中求!
因知閭丘仲卿之心意,在他離去前,趙德秀作出承諾道:
“若卿此事不利,汝之妻子,吾自養之。”
得到了趙德秀的保證後,閭丘仲卿心中再無顧慮,他帶著金銀在一些澶州軍的護衛下,毅然地踏上了前往太原的路途。
站在城牆上的趙德秀,望著閭丘仲卿越走越遠的背影,這時他聽到了背後的一聲擔憂:
“郡侯認為,他這一去能成功嗎?
若無法成功,那就損失慘重了。”
呼延讚望著遠去的金銀,眼中流露出不舍。
那些財富本來都應該是趙德秀的戰利品。
聽到呼延讚的話後,趙德秀淡淡一笑。
財富是最直觀的利益,呼延讚的話,才是當世絶大多數人的想法。
“舍財成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沒幾個人做的到。
趙匡胤稱帝後,是如何穩定人心的?
有一招很樸實無華,就是不斷地撒錢。
陳橋兵變後,將領上至百萬貫的給,士兵上至百貫的給,當錢發下去後,每人都喊了“大宋萬歲”。
這一手段,曆任五代君主並非不知,唯有趙匡胤是真正的實施了下去。
身為趙匡胤的兒子,趙德秀完美繼承了他的格局。
“縱算失敗,我失去的無非是金銀。
但若成功,我得到的將是廣闊的未來。
懂否?”
說完心中所想後,趙德秀看向呼延讚問道。
呼延讚努力的思索了好一會,最後他給出了一個誠實的回答。
“懂!
然末將做不到。”
呼延讚一如既往保持著實誠。
呼延讚的實誠引得趙德秀大笑,笑完後,他對著呼延讚問道:
“叫你準備的東西,可準備妥當了?”
見趙德秀問起這事,呼延讚連忙答道:
“已製作妥當。”
呼延讚的回答讓趙德秀滿意的點了點頭。
據斥候匯報,最多再過兩三日,北漢軍就要兵臨城下了。
敵人初至,他豈能沒有大禮備上?
...
大宋建隆元年六月上旬,伴隨著陣陣雄渾鼓聲,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出現在上黨城外。
這支大軍,正是由劉繼業帶領的北漢軍。
當數萬北漢軍來到上黨城外後,得知消息的李守節,一臉喜意的早早等在城外以示迎接。
在見到劉繼業後,李守節建議北漢軍依上黨城紮營,而起到拱衛之效。
李守節的這一建議,並未得到劉繼業的同意。
“宋軍詭詐,易動難安,不能放任不管。
我軍當前往壺關,圍堵宋軍。”
劉繼業不會再給趙德秀,掌握戰場主動權的絲毫可能。
在婉拒了李守節的建議後,劉繼業繼續率軍南下。
趙德秀早就料到,劉繼業不會選擇在上黨城外駐紮。
故而當得知北漢軍逼近的消息後,趙德秀就領著一眾僚屬上得城牆來。
後世聽多了楊業的大名,趙德秀想著若有可能見上一麵倒不錯。
趙德秀不知道的是,劉繼業與他有著一樣的想法。
劉繼業知道見過不少名將,可他還是想見一見,在十六歲就能與他爭奪戰場主動權的人。
率軍來到城外,在將安營的事務委托給副將後,劉繼業親帶幾名親衛來到城牆外百步處。
借著良好的天氣,目力不錯的趙德秀隱約可見百步外有一將領裝扮的人在騎馬遊曳。
趙德秀尚還不知那人正是劉繼業,但他下意識的眯起了眼睛。
在認真評估了一番距離和風向後,趙德秀放棄了開狙的打算。
不久後那位將領身旁的一名騎兵,駕馬朝著城下奔來。
見隻有一名騎兵到來,趙德秀沒讓城上宋軍放箭。
百步的距離,駿馬疾馳下不過轉瞬即至。
當停穩馬蹄後,洪亮的聲音便從城下傳至城上:
“我家劉將軍有言,今我數萬精兵已至,貴國可退兵矣。”
本著先禮後兵的原則,劉繼業想讓城上的宋軍主動知難而退。
畢竟從明麵上看,有他率數萬精兵守在壺關城外,宋軍自保都尚顯不足,更遑論謀取上黨。
漢軍騎兵在傳達了劉繼業的話後,便一直在觀察著城上眾宋軍的臉色。
因趙德秀及眾將隱於城樓中,這名漢軍騎兵並未看見他的身影。
而隨著這名漢軍騎兵的觀察,眼中出現的幾麵旗幟讓他色變。
漢軍騎兵本欲快速離去。
不過趙德秀哪會放過送上門的機會?
在趙德秀的示意下,盧多遜從城樓中走出,以“太原郡侯有言”的緣由來到城牆邊止住了他。
哪知在漢軍騎兵停駐後,盧多遜一直顧左右而言他,遲遲沒講到重點。
心中雖多有不滿,可身為傳話兵,這名漢軍騎兵又無法自行離去。
盧多遜說多少廢話是他的事,身為傳話兵的職責,他要做的便是將“趙德秀的話”一五一十轉達回去。
不知拖延了多久後,盧多遜以拂袖離去的舉動,結束了這場會麵。
最後一頭霧水的漢軍騎兵,回到了劉繼業的身邊。
劉繼業亦好奇,他的親衛怎麽會去這麽久。
當從親衛口中聽了一大堆廢話後,劉繼業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
直到他從親衛的口中,聽到了這麽一句話:
“城上有,有府州與麟州的旗幟!”
說這番話時,親衛吞吞吐吐。
而在聽聞了這事後,劉繼業臉色大變。
府州與麟州,是大宋的兩個西北要鎮,掌管那兩個西北要鎮的人分別是折德扆與楊重勳。
這兩人與劉繼業的關係可不一般。
折德扆是劉繼業的嶽丈,楊重勳則是劉繼業的胞弟!
初聞這消息時,劉繼業是驚愕的。
驚愕之餘,劉繼業握住韁繩的手,都不免有些顫抖起來。
這趙德秀的用心,好險惡呀!
而就在劉繼業快速思考對策時,有幾騎正快速的朝他所在逼近。
那幾騎中為首的,正是監軍盧讚。
名為監軍,本質上盧讚監的不就是劉繼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