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雷霆萬鈞!勢如破竹定暹羅!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A+A-


    洪武二十九年秋,季風掠過暹羅灣的海麵,掀起層層浪濤。
    朱高熾身著銀甲,立於南洋水師旗艦“大明號”的甲板上,身後是綿延數十裏的戰船陣列,船舷兩側的火炮在陽光下閃著冷光。
    “傳我將令,水師主力沿暹羅灣北岸進軍,先取暹羅南部重鎮尖竹汶,打通通往都城阿瑜陀耶的水路!”
    隨著他一聲令下,水師戰船揚起風帆,如利劍般劃破海麵,朝著暹羅腹地駛去——這場針對叛逆藩屬的伐罪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按照戰前部署,大明此次伐暹采用“三路齊進、合圍都城”的戰略。
    朱高熾親率的南洋水師主力為東路,從占城港口出發,沿暹羅灣發起正麵進攻,依托水師的炮火優勢掃清沿海防禦,同時控製暹羅的海上補給線;交趾布政使盛庸率領的兩萬步騎為南路,從交趾布政司西南部邊境出發,由東向西穿越真臘邊境,與真臘軍匯合直插暹羅東部平原,目標是攻占暹羅東部重鎮烏汶,切斷其與東部部落的聯係;鎮守雲南的名將沐英則率領三萬滇軍為北路,從雲南南部的車裏宣慰司出發,翻越高山密林,由北向南突襲暹羅北部重鎮清邁,直擊暹羅的後方腹地。
    三路大軍中,朱高熾的水師進展最為迅猛。
    暹羅灣沿岸的海防據點,不過是些用粗壯原木搭建的簡陋堡壘,木牆外側僅裹了層薄鐵皮,別說抵禦炮火,就連尋常攻城錘都未必能擋得住。
    而朱高熾麾下南洋水師的艦船上,架著的正是大明最新研製的洪武大炮——炮身由精鐵鑄就,長逾丈許,炮口粗如水桶,填裝的鉛彈足有孩童頭顱大小,炮尾引信點燃時,火星迸濺,轟鳴聲震得海麵都在顫抖。
    當第一發炮彈從“大明號”旗艦上呼嘯而出,帶著刺耳的破空聲砸向尖竹汶港的堡壘時,整個港灣都仿佛被按下了震顫的開關。
    炮彈狠狠撞在木牆的鐵皮上,瞬間將鐵皮撕裂成扭曲的碎片,原木搭建的牆體如紙糊般轟然塌陷,木屑與碎石裹挾著守軍的慘叫四處飛濺,堡壘頂層的瞭望塔更是被直接轟斷,整座塔架帶著上麵的士兵砸進海裏,激起數丈高的水花。
    緊接著,數十門洪武大炮齊齊開火,炮聲連成一片,如驚雷滾過海麵。
    密集的炮彈像暴雨般落在堡壘群中,有的直接轟穿木牆,在堡壘內部炸開,將守軍的營房、兵器架炸得粉碎;有的落在堡壘周圍的防禦溝裏,泥土與積水被掀上半空,原本的屏障瞬間變成了坑窪的爛泥地。
    尖竹汶港的暹羅守軍何曾見過這般恐怖的殺傷力,他們蜷縮在堡壘殘骸後,看著同伴被飛濺的木屑紮穿身體,聽著炮彈轟鳴的巨響,早已嚇得魂飛魄散。
    當水師戰船逼近港口,最後一輪炮火將堡壘的正門轟成齏粉時,守軍再也支撐不住,紛紛扔下武器,沿著港口的小路四散奔逃,有的甚至直接跳進海裏,想要遊向遠處的小島。
    明軍將士駕著小船登陸時,整個尖竹汶港已是一片狼藉:坍塌的堡壘冒著黑煙,散落的鉛彈嵌在泥土裏,海麵上漂浮著斷裂的原木與兵器,唯有明軍的旗幟在港口的高台上迎風飄揚,宣告著這座南部重鎮的易主。
    朱高熾命人留下部分兵力駐守港口,其餘戰船繼續北上,沿途的暹羅海防戰船要麽望風而逃,要麽直接投降,短短五日,水師便推進到了距離阿瑜陀耶僅百裏的湄南河口。
    與此同時,盛庸率領的南路軍也在暹羅東部平原勢如破竹。
    暹羅東部的守軍本就兵力薄弱,又因拉瑪鐵菩提二世常年壓榨,早已心生不滿,盛庸率軍抵達烏汶城外時,城內守軍不僅沒有抵抗,反而打開城門投降,甚至有不少士兵主動加入明軍,充當向導。
    盛庸順勢命軍隊沿湄南河支流向西推進,沿途的村莊百姓紛紛簞食壺漿迎接明軍,有的還主動提供暹羅軍隊的布防情報,南路軍如入無人之境,不到十日便逼近阿瑜陀耶東部。
    北路的沐英則打出了一場教科書式的突襲戰,滇軍將士常年駐守雲南,熟悉山地作戰,翻越高山密林時如履平地,暹羅北部的清邁守軍,根本沒想到明軍會從崇山峻嶺中突然出現,當沐英率領軍隊出現在清邁城外時,守軍還在飲酒作樂。
    滇軍趁夜發起進攻,不到一個時辰便攻破城池,俘虜了暹羅北部的軍事統領,隨後,沐英命軍隊沿湄南河北岸南下,沿途的暹羅軍隊要麽被瞬間擊潰,要麽望風而降,有的士兵甚至扔下武器,直接逃進了山林,根本不敢與明軍正麵交鋒。
    三路大軍齊頭並進的消息,如驚雷般炸響在暹羅境內,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拉瑪鐵菩提二世原本還寄希望於軍隊能憑借地利抵擋明軍,可前線傳來的戰報卻讓他一次次陷入絕望:南部海防全線崩潰,東部重鎮接連失守,北部腹地被明軍突襲,他引以為傲的暹羅軍隊,在大明將士麵前竟如此不堪一擊。
    “怎麽可能!我的軍隊怎麽會這麽沒用!”拉瑪鐵菩提二世在王宮內歇斯底裏地怒吼,將案上的奏折盡數掃落在地。
    可無論他如何憤怒,都改變不了戰局的頹勢。
    那些往日裏對他俯首帖耳的將領,此刻要麽戰死沙場,要麽率軍投降,甚至有不少貴族偷偷派人聯係明軍,想要獻出城池換取自保。
    半個月後,朱高熾的水師沿湄南河抵達阿瑜陀耶城下,盛庸的南路軍和沐英的北路軍也相繼趕到,三路大軍將這座暹羅都城團團圍住。
    阿瑜陀耶城位於湄南河河畔,四周環繞著護城河,城牆高大堅固,拉瑪鐵菩提二世將最後僅剩的五萬軍隊全部部署在城牆上,想要做困獸之鬥。
    朱高熾站在水師旗艦上,望著遠處的阿瑜陀耶城,對身旁的將領說道:“傳信給盛庸和沐英,咱們三麵合圍,留下西門不圍,給城內的守軍留一條‘生路’,但要在西門外設下埋伏,防止拉瑪鐵菩提二世逃跑。”
    將領領命而去,很快,明軍的勸降信便攢射到了城內。
    信中以朱紅印璽為證,言辭懇切卻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嚴。
    “大明王師南征,非為掠地奪財,實乃吊民伐罪、為暹羅百姓而來!拉瑪鐵菩提二世身為大明藩屬,卻悖逆臣節,妄稱霸主,常年壓榨周邊小國、盤剝境內子民,今番又汙蔑上國、挑唆紛爭,此乃首惡之罪,大明必究其責!”
    “然我大明向來仁厚,念及暹羅子民無罪,特昭告全城:王師入城後,必嚴守軍紀,秋毫無犯,凡安分守己者,皆可保家宅安寧、生計如常;城中商賈可繼續經營,農戶可照常耕作,往日被貴族強占之土地,亦將按戶歸還。”
    “若拉瑪鐵菩提二世能認清時勢,於三日內開城投降,自縛出城請罪,大明可念其曾為藩主,免其一死,貶為庶人安置中原,保其家眷性命無憂;若執迷不悟,負隅頑抗,待我三路大軍破城之日,必破城而入,屆時不僅將擒殺拉瑪鐵菩提二世及其黨羽,凡參與抵抗之將士,皆按叛逆論處,王室府邸、叛亂貴族家產,亦將盡數抄沒,用以賑濟城中百姓。”
    “何去何從,望爾等速速決斷,莫要因一人之執念,累及全城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