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出訪

字數:3338   加入書籤

A+A-


    清晨的京城還籠罩在一層薄霧中,幾輛黑色轎車悄無聲息地駛入專機樓停機坪。
    梁瑜、李歡,以及幾個同批次入選的新人,緊跟在代表團的老同誌後麵,從考斯特上依次走下。
    初秋的晨風帶著寒意,卻吹不散這群年輕幹部胸中那股溫熱的激流。
    他們幾乎是本能的,在踏上停機坪的瞬間,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背脊。
    隻因不遠處,那架噴塗著鮮紅國旗的專機正安靜地矗立著。
    機身上龍國兩個大字在晨曦的照耀中仿佛帶著千鈞重量。
    “這就是跟部長出訪的陣仗啊……”身旁的李歡小聲感歎,語氣中難掩興奮與緊張。
    梁瑜聞言,目光沒有移動,隻是用同樣的聲調道:“在新聞中見過這陣仗,但親身經曆又是另一種感覺了”
    梁瑜一邊說著,一邊下意識的輕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領帶。
    這個動作讓他的指尖撫過胸前的代表團證件,也讓他能感覺到自己有力的心跳。
    但那並非是緊張,更多是一種“終於能走到更前沿”的迫切。
    他想起雷斌曾對他說過:“舞台給你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遠處的代表團團長趙蒙生部長,正與送行的副部長低聲交談,神態從容。
    幾位同行的司局長則安靜地站在他身後半步的距離,保持著恭謹。
    整個隊伍不過十幾人,卻形成了一種無形、莊重且不容打擾的氣場。
    “緊張嗎?”一旁的李歡碰了碰他的胳膊。
    梁瑜這次坦誠地點頭:“有一點。”
    他頓了頓,看向李歡,眼神清澈而堅定,“但更多的是責任感,要盡全力,把組織交辦的任務完成好,把中國青年幹部的風貌展現好。”
    李歡讚同的重重點了點頭,挺直身板,不再言語。
    這時,趙部長與副部長的交談也恰好結束,二人握手作別。
    登機指令隨即傳來,代表團成員按照既定的順序,依次走上舷梯。
    登機的指令在趙蒙生與副部長完成交談後,很快傳來,代表團成員依次走上舷梯。
    梁瑜跟在隊伍最後,在踏入機艙前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
    梁瑜和李歡作為新人,自然走在隊伍的最後,在踏入機艙門的前一刻,梁瑜還是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
    朝陽正從東方的地平線噴薄而出,萬丈金光刺破薄霧,將整個機場染成了一片輝煌的金色。
    這一幕,讓他有刹那的失神,他想,或許他一生都會記得這個清晨。
    機艙內,眾人按著座位表,迅速而安靜地就坐,空乘人員已經開始無聲地服務,遞上提前準備好的熱毛和茶水。
    負責外事協調的秘書在這時,快步從前艙走了過來,麵向他們這些新人,低聲而清晰地重申紀律: “登機後按號入座,飛行期間,非必要不隨意走動。
    有任何需求隨時找我,所有材料都確認帶齊了吧?”
    “都檢查過了。”幾位新人異口同聲地低聲回應。
    秘書滿意地點點頭,目光在幾人臉上掃過,最後落在了梁瑜身上:“梁瑜同誌,請你跟我來一下。”
    梁瑜聽到自己被點名,心中微微一動,但臉上未露分毫,隻是迅速站起身,利落地應道:“是,明白。”
    在秘書的引領下,梁瑜穿過相對寬鬆的公務艙,來到了頭等艙區域。
    這裏,幾位司局長正各自閉目養神,似乎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
    而坐在最前排1A位置的趙蒙生部長,正側身和海關的隨行主任低聲交談著什麽。
    見到秘書領著梁瑜過來,他沒有停下話頭,隻抬了抬下巴,示意梁瑜先在過道旁的空位坐下。
    梁瑜依言在靠過道的空位坐下,脊背挺得筆直,雙手自然地搭在膝上。
    機艙引擎發出低沉的嗡鳴,為這場談話提供了天然的私密性。
    趙蒙生很快結束了與海關處主任的交談,待他起身離開後,轉而將目光投向梁瑜。
    “第一次參加這種規格的出訪任務,感覺如何?”趙蒙生端起麵前的茶杯,語氣如同閑話家常。
    梁瑜深吸一口氣,身體微微前傾,保持著標準的聆聽與匯報姿態,沉聲回答:“報告部長,首先是光榮,其次是責任。
    我深知自己經驗尚淺,一定會抓住這次機會,努力學習,堅決完成好組織交辦的各項任務。
    趙蒙生微微頷首,他放下茶杯,語氣平和道:“你的情況,組織上做過全麵考量。
    原本按照慣例和你的貢獻,安排個處級崗位也屬正常。
    但我認為,對你而言,過早固定在這個職位上,反而會限製發展。
    現在這樣,以科員的身份跟著代表團出來,卸下了職務的包袱,反倒更自在,更能放開手腳去看、去學。”
    他稍稍前傾身子,帶著推心置腹的坦誠:“在防衛部沉下心來幹半年,紮紮實實積累些實務經驗。
    之後,拿著這邊和計委的推薦信,去黨校學習一段時間,這比一個處級頭銜,對你長遠發展更有益處。”
    梁瑜心中感動,他自然領會了趙蒙生這番安排的深意與期許。
    這並非壓製,而是更具遠見的栽培——讓他避開不必要的鋒芒,在夯實基礎後,邁向更廣闊的平台。
    “部長,您的良苦用心,我明白。”梁瑜的聲音沉穩而堅定,目光清澈地迎向趙蒙生,“我一定珍惜每一個崗位的鍛煉機會,不負組織的培養和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