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人選
字數:7471 加入書籤
趙構發了一通火,把那個俯首跪地的官員罵得瑟瑟發抖,這才看向一旁的眾臣們,問道:
“各位愛卿,如今看來江南之計全被這群酒囊飯袋給毀了,現下朕該如何是好?”
趙瑗聽了那臣子的描述,也不由得蹙起了眉頭。
他先前就在擔憂江南一事不會如此順利,各方官員為了搶奪功績,而往隊伍裏安插各種人員,牛鬼蛇神聚在一起,能成事就怪了。
所以他才會暫時放下臨安城內情報勢力的發展,安排利州四義等人先行前往江南,以防萬一也可以護住郭瑊性命,更能迅速傳回情報,讓他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隻是事情的發展實在是讓他意想不到,這南宋官員究竟腐爛到了什麽程度,竟然會被如此簡單的計謀陷害。
就連趙瑗都想要罵一聲此人簡直就是豬腦了。
下方官員也一樣議論紛紛起來,舉薦那蠢貨的官員滿頭是汗,生怕趙構因此事遷怒自己,腦子裏估計早就把那害了一鍋湯的老鼠屎全家上下連著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
“官家,微臣以為,江南方麵對此事早有警覺,如今他們扣住了人,卻沒有讓消息傳入臨安,顯然也同樣不想將事情鬧大,微臣覺得朝中不如重新再派一隊人前去與對方交接,先商議將被扣押之人救回之事最為穩妥。”
有人當先提出了建言,但很快就被旁人嗬斥。
“放屁!江南如此行事,分明就是因為做賊心虛,才被迫先下手為強,將人抓了之後以此要挾朝廷!你的意思是如今放著江南貪腐,甚至意圖威脅朝綱不管,甚至不惜與這等亂臣賊子委曲求全?你居心何在?你是想等著其餘州府見狀紛紛效仿,讓我大宋好不容易換來的安生養息的機會再次陷入窘境?”
“那你說怎麽辦?難道再派人去送死?如今江南稅供幾乎以一己之力支撐起了大宋的半邊國庫,要是再起波瀾,你讓哪個州府來填這份缺?”
“要我看就是江南府得寸進尺,實在不行就幹脆從其餘州府調兵過去,直接將江南那些貪官汙吏一舉拿下,省得夜長夢多!”
“你簡直不可理喻!如今兵戈才熄,你就想重新掀起戰亂嗎!”
“你才愚蠢至極!”
“放你娘的狗屁!”
“你他娘的...”
這群官員正經意見一個都給不出,反而越爭越急,各自麵色漲紅好似關公,甚至已經顧不上自己還在禦書房裏,當著趙構的麵,指著對方的鼻子開始了潑婦罵街。
這樣的場景實在難以見到,趙瑗開啟了吃瓜看戲模式。
他甚至注意到一旁的範衝和他一樣,正津津有味地聽著這群官員罵到上頭,甚至開始互揭對方痛處,甚至罵起了對方家中不和,小妾劈腿等陰私之事。
趙構麵色已經鐵青。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些官員居然如此不堪重用。
大聲嗬斥道:
“夠了!朕讓你們來是給朕出主意的!不是讓你們這群酒囊飯袋學那市井潑婦互相對罵的!還有一點在朝為官的樣子嗎!一群蠢貨!”
這罵聲隨著趙構砸下又一塊鎮紙戛然而止。
這些對罵的官員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此刻還在禦書房內,頓時麵麵相覷。
趙構看著下麵一時間全成了縮成了鵪鶉的臣子們,正要責罰,就見到一旁沒有參與罵戰的範衝站了出來,替他們解圍道:
“官家,這些朝臣毫無禮數,殿前失儀,實在該罰,不過微臣覺得如今正事要緊,官家不應為他們這種小事勞神,不如就罰他們各自罰奉兩月,以儆效尤如何?”
趙構本來想罰得更重一些,但有範衝替他們解圍,便應了下來。
範衝之舉讓那些官員感恩戴德地看向他。
鬧劇結束,討論又回到了江南一事上。
各方官員還是各執一詞,始終拿不定主意。
就連趙構連續詢問了李光和範衝等人,卻始終難有一個真正的定奪。
直到趙構將目光看向了正在一旁發呆的趙瑗,問道:
“元永,江南一策本就出自你手,眼下你可有什麽辦法挽救這局麵?”
趙瑗一愣,他沒想到趙構居然會在這種場合提自己。
畢竟在他看來,趙構召集眾臣禦書房議事,卻把自己也一起叫上,目的是讓自己多看多學,而非真的希望自己能有什麽見地。
所以他一直在旁邊安心吃瓜,順便思考江南此刻的危局該如何解決。
結果沒有想到,這群朝臣吵得都快把禦書房給掀了,都沒有商量出一個合適有用的對策。
趙構對他們失去信心實在是不足為奇。
如今趙構當著群臣的麵詢問自己,雖有死馬當活馬醫的嫌疑,但是更多的是在給自己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也想看看自己是否還能如同先前一樣,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來。
趙瑗隻花了數息便消化了趙構此舉的心思。
他從人群之後站了出來,躬身作揖後答道:
“兒臣覺得,先前諸位大臣有一點沒有說錯,江南如今既然已經發現了朝廷正在追查他們貪腐的證據線索,卻隻是秘而不宣的困住前往江南的臣子,其意願大約並不想在此刻與官家翻臉,事情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但朝廷必不可為此而放過江南,否則此例一開,各州將會紛紛效仿,導致外亂才熄,內禍又會橫生。”
趙瑗的話說得有理有據,也沒有否定先前那些官員們的思路,讓他們紛紛點頭,朝著趙瑗投來讚許的目光。
趙構點頭,認可了趙瑗的分析。
“那元永你覺得此事該如何是好?”
“兒臣覺得,如今不可再起兵戈,所以討伐江南也不可行,不如幹脆再派一批人前往江南,再來一次先前之計。”
“什麽?再派一批人羊入虎口?”
“這簡直就是胡扯!江南如今已有警惕,根本就行不通。”
趙瑗的話瞬間引起了眾臣的劇烈反應。
但趙瑗隻是笑著解釋道:
“怎麽會羊入虎口呢?這次若是派遣去的人光明正大的打出調查朝堂派遣的旗號,明麵上江南黨係絕不敢輕舉妄動,反而會鼎力配合,他們挾持前一批人無非就是想要有一個能與朝廷交易的籌碼。兒臣甚至能想到江南為了平息朝廷怒火,而拋出一批替罪羔羊,讓朝廷既挽回了麵子,也能讓那些實際上早就紮根江南的蛆蟲們藏在暗處避過風波,這對江南與朝廷而言,是最好的兩全其美之法。”
趙構聽了趙瑗分析,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趙瑗說得其實並非沒有道理,江南抓住人質,卻秘而不宣,自然是不願真的與朝廷為敵,而是想看朝廷的反應。
若是此刻朝廷拋出台階,雙方都有借坡下驢的機會,想必江南也會順了朝廷臉麵,讓朝中抓住幾個無關痛癢的貪官汙吏,互相利好。
但這絕非趙構最初的設想,江南貪官如今看來早就盤踞江南,將那裏徹底經營成了自己的老巢。
如此貪腐成災,卻還是能使江南成為國庫稅供最重要的一部分,足以證明江南富饒絕非一星半點。
如果大宋能夠徹底清剿江南水患與貪官,清治漕運,那能夠給大宋帶來的利益將是無法想象的。
但趙瑗的計策卻無法完成趙構的目標。
不過饒是如此,趙構還是問道:
“元永覺得這次又該派誰,才能妥善完成此事呢?”
趙瑗答道:
“兒臣先前覺得自身能力不足而不敢擔任前往江南的重任,但如今事關父皇心願,兒臣願意為父皇努力一試。”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趙瑗居然舉薦自己前往!
這是所有人,包括趙構都未料想到的走向。
隻有範衝看著趙瑗,拂須而笑。
就在眾臣為趙瑗所言再次議論紛紛之時,範衝又站了出來,說道:
“老臣以為,建國公所言並無錯處,如今江南一事淪落至此,皆是因為先前人手派係混亂所致,如今再從朝中挑選人去並不合適,既然江南之策本就是建國公所出,想來對於如何應對這種危機,建國公或許心裏已有打算,不妨就讓建國公一試,老臣覺得建國公或許並不會讓管家失望。”
範衝話裏有話,讓趙構聽得明明白白。
他索性心灰意冷的擺擺手,說道:
“罷了,這事既然江南方麵暫時不願真的與朕為敵,朕也得好好考慮一番,你們先散了吧,讓朕好好想想究竟該如何是好。”
此等大事居然如此虎頭蛇尾,連計劃都沒有徹底商議出來,趙構也沒有宣布一個結果,就這樣讓人散了?
朝臣們雖然疑惑,但還是聽了趙構的話,紛紛退出了禦書房。
等接送他們的馬車行至宮門前時,趙瑗的馬車卻默默的脫離了隊伍,一名內侍敲響轎門,小聲說道:
“建國公,官家讓您回去禦書房一敘。”
趙瑗早就料到了會有這出,點點頭說道:
“那就走吧,別讓父皇等急了。”
等趙瑗再回到禦書房,除了趙構之外,就隻剩下了李光與範衝兩人而已。
見趙瑗兜了一圈又總算回來了,趙構也不再虛與逶迤,叫來內侍替趙瑗搬了板凳,看了座之後,便開口直接問道:
“元永,你真覺得你能獨自前往江南,解決此事,是心中已有定計了嗎?”
趙瑗誠懇答道:
“父皇,兒臣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夠成事,父皇這次讓兒臣繞了一圈,應該也是意識到了朝中有人在暗中幫助江南,所以才這樣行事。兒臣覺得,如今定然不能真的與江南妥協,但明麵上暫時拖延住江南方麵後,再讓人查明情況,見機行事才是當前最合適的選擇。”
他頓了頓,見趙構和範衝三人並未插嘴,而是側耳聆聽,便繼續說道:
“如今朝中可用之人不多,又能完全為父皇所信得過的人實在難找,李大人和老師如今還需坐鎮臨安,所以兒臣覺得或許兒臣作為明麵上代表朝廷前去與江南協商的人去,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樣一能讓江南感受到朝廷協議的誠意,以此麻痹江南,同樣兒臣的身份也會讓江南短時間裏不敢輕舉妄動,兒臣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弄清楚江南到底發生了什麽。”
趙瑗的話讓趙構思慮了一下,有些遲疑的說道:
“元永,你的意思是,你準備去當這個餌?可這樣太過危險,若是江南再次察覺問題,豈不是會讓你也跟著身陷囹圄!”
“父皇,如果兒臣不去,隻怕再難有更合適的人選前去江南了,其他人恐怕連一點機會都沒有,隻能讓朝廷被迫與江南妥協,讓那群蛀蟲繼續安然的享受著江南的富饒,啃食我大宋的根基,您還不如讓兒臣前去一試。”
而且郭瑊還被困在江南,他自然得去救出自己的嶽丈,順便查明江南究竟發生了什麽,並在江南布置出自己的根基。
隻是這些話他隻會在心裏默默說,並不會讓趙構知道。
也不知趙瑗轉了個彎回來前,範衝與李光給趙構說了什麽。
趙構雖然麵色犯難,但還是看向趙瑗說道:
“此去江南,你需要什麽?”
趙瑗正色道:
“兒臣需要徹底調度江南一行所有官員的權力,還有在重要關頭能夠讓兒臣放權收編江南水寨。”
趙構一揮手,大方道:
“都準了!朕還給你再派一批宮中侍衛隨身保護。”
“謝過父皇,不過若是可以,這些侍衛兒臣希望不要出現在兒臣身邊,兒臣或許有更好的用處。”
“既然派給你了,那他們自然全聽你的指使,你讓他們做什麽都行!”
趙瑗一喜,拱手朗聲道:
“謝過父皇!兒臣還有一個請求。”
“你說!”
“兒臣手下那位從小跟著兒臣的侍衛裘興,先前被父皇安排去了巡鋪軍,兒臣想讓他陪著一起去江南,幫我。”
趙構回憶了一下,似乎確有其人,揮手道;
“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待會兒朕給你寫個旨意,你去巡鋪軍把他領回去就是了,那巡檢使的差朕還給他留著,若是這趟辦妥了,朕就幫你給他再升幾階,連你也一樣有賞!”
趙瑗代裘興再次謝過趙構。
又詳細聊了一番出行江南的事情。
因為這次趙瑗需要更加妥善的準備,隨行人員全部都有趙瑗指定,所以便定在了三日後出發。
趙瑗一告別禦書房,便看到範衝與李光攜步朝自己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