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守護者

字數:3205   加入書籤

A+A-


    寒冬來臨之時,予安的作品入選了全國青年美術雙年展。這次她提交的是在山區創作的係列畫作,取名為《山間的色彩》。
    展覽在bj舉行,全家人再次前往參觀。在專業的美術館裏,予安描繪山區孩子和風景的畫作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那些質樸卻充滿生命力的畫麵,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予寧像上次一樣,主動當起了講解員。但他這次的講解更加成熟,不僅講述畫作背後的故事,還介紹了山區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展覽期間,一位藝術評論家找到予安,表示想為她的作品寫一篇評論文章。他特別欣賞予安作品中的“真實與溫度”。
    “很多年輕藝術家追求技巧和新潮觀念,但你的作品讓我看到了藝術的本質——連接人與人的心靈。”評論家這樣評價道。
    這句話讓予安思考了很久。她意識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不是單純的藝術家,而是通過藝術搭建橋梁的人。
    與此同時,予寧的安全教育也有了新的突破。他與一家科技公司合作,開發了一款安全教育app,通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們學習安全知識。
    “這款app裏所有的場景都來自真實生活,”予寧在產品發布會上自信地介紹,“而且我們有一個‘安全問答’板塊,有專業的安全工作者在線解答問題。”
    令人驚喜的是,app上線後大受歡迎,不僅孩子們喜歡,很多家長也表示從中學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安全知識。
    予寧沒有滿足於此,他繼續完善app的功能,增加了山區兒童安全專題,還貼心地提供了離線下載功能,方便網絡條件不好的地區使用。
    除夕前夕,予安和予寧的公益項目迎來了新的進展——一家基金會決定長期資助他們的“藝術與安全進山區”活動,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幫助更多偏遠地區的學校。
    “明年我們可以去五所山區學校,”予安興奮地計劃著,“還可以培訓當地老師,這樣即使我們離開,教學也能繼續。”
    予寧點頭附和:“我還要為每所學校做安全評估,幫助改善他們的安全設施。”
    宋霆野和孟沅看著兒女熱火朝天地討論,眼中滿是欣慰。這個軍人家庭裏的守護精神,正在通過下一代延續和拓展。
    夜晚,予寧在日記本上寫下:“守護不隻是大人的責任,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守護者。”
    予安則在畫本上勾勒新的構思:一群大小不一的手牽在一起,圍成一顆心的形狀,守護著中間的小樹苗。
    星光如水,溫柔地灑在兄妹倆的臉上。予寧在夢中呢喃著山區孩子們的名字,予安的嘴角帶著滿足的微笑。
    予寧站在新學期的教室裏,目光掃過牆上貼著的安全宣傳畫,那是他和同學們一起完成的“校園安全小衛士”主題牆報。
    “予寧,班主任請你去辦公室一趟。”班長在門口喊道。
    予寧點點頭,整理了一下紅領巾,快步走向教師辦公室。他心裏有些忐忑,不知道老師找自己有什麽事。
    “予寧同學,坐。”班主任李老師笑容和藹,“學校決定成立一個‘校園安全小衛士’社團,想請你擔任第一任社長。”
    予寧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真的嗎?老師,我願意!”
    李老師繼續解釋道:“這個社團將由三到五年級的同學組成,每周活動一次,主要任務是協助老師檢查校園安全隱患,組織安全知識宣傳。”
    從辦公室出來,予寧的腳步輕快得幾乎要跳起來。他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
    晚餐桌上,予寧興奮地描述著新社團的計劃:“我想組織‘安全知識競賽’,還可以排演安全主題的小話劇...”
    宋霆野欣慰地看著兒子:“很好,但記住,作為負責人,不僅要自己有想法,還要學會傾聽和采納其他人的建議。”
    予寧認真地點點頭:“我知道了,爸爸。我會組織大家開會討論的。”
    周末,予安從美院回家,聽說弟弟的新職務後,主動提出幫忙:“我可以幫你們設計社團標誌和宣傳海報。”
    於是,周日下午,予安的工作室裏,兄妹倆埋頭創作。予安熟練地操作著繪圖軟件,予寧則在一旁提出自己的想法。
    “姐姐,能不能把我們的吉祥物‘安仔’畫得更有活力一些?它代表著安全小衛士的形象。”
    予安笑著調整設計:“這樣怎麽樣?加上披風和盾牌,象征守護的力量。”
    予寧拍手叫好:“太棒了!同學們一定會喜歡。”
    周一的社團招募日,報名情況出乎意料地火爆。原本預計招募20人,最終有50多名同學報名。予寧不得不組織麵試,篩選出第一批30名成員。
    第一次社團活動,予寧站在講台上,看著下麵一雙雙期待的眼睛,忽然有些緊張。他深吸一口氣,想起父親的話:真正的領導者不是站在高處指揮,而是走進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努力。
    “大家好,我是予寧。感謝大家加入安全小衛士社團。”他的聲音逐漸堅定,“我們的使命是讓校園變得更加安全,讓每個同學都能學會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予寧的話引發了熱烈的掌聲。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活動計劃:“這學期,我們將分為三個小組:安全檢查組、宣傳創作組和應急演練組。現在,請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組別...”
    社團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予寧發現自己越來越享受這種帶領團隊的過程。他學會了分配任務,傾聽建議,調解分歧。每周的社團活動成為他最期待的時光。
    與此同時,予安在美院的學習也進入了新階段。她的“守護者”係列作品引起了教授們的關注,被推薦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創作大賽。
    “我想創作一組關於‘隱形守護者’的作品,”予安在電話裏對家人說,“那些不被人注意,卻每天都在默默守護著我們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