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捐零花錢
字數:3219 加入書籤
予安采納了弟弟的建議。布展過程中,她發現予寧對空間和觀眾心理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度。
畫展題為《平凡之光》正式開幕。開幕式上,來了許多予安畫中的人物,他們穿著工作服,有些還帶著工作時用的工具,形成了展覽中最動人的風景線。
予寧主動擔任了小講解員,他為每組觀眾講解畫作背後的故事。當他講到建築工人那幅畫時,甚至能流利地說出工地安全守則,讓在場的工人們都驚訝不已。
展覽獲得了空前成功,參觀人數遠超預期。市美術館決定將展期延長兩周,並邀請予安每周舉辦一次公益藝術講座。
與此同時,予寧的《家庭安全手冊》也在區政府的支持下正式出版,首批印刷五千冊,免費向社區居民發放。區教育局還決定將予寧的安全教育內容納入校本課程。
新學期開始後,予寧升入四年級。他現在是學校少先隊的安全部長,負責組織全校的安全教育活動。
“爸爸,我發現很多同學對食品安全不了解,”一天晚飯後,予寧對宋霆野說,“我想做一個關於食品安全的主題活動。”
宋霆野鼓勵兒子:“需要爸爸幫你聯係食品安全檢查部門的叔叔阿姨嗎?”
在父親的幫助下,予寧真的聯係到了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專家,他們答應派專業人員來學校做講座,還同意讓學生們參觀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
予寧的活動越辦越有聲色。他從校園安全拓展到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多個領域,每個主題都會邀請相關專家,並設計有趣的互動環節。
十月,予安的大學生活進入第二學年。她開始學習美術教育課程,並嚐試將她的“藝術守護”理念融入教學中。
每周六,予安都會在社區活動中心教孩子們畫畫。她的教學方式很特別,不局限於技巧傳授,更注重引導孩子們觀察生活,發現身邊的真善美。
“今天我們要畫的是你們心中的‘守護者’。”在一節課上,予安這樣對孩子們說。
令人驚喜的是,很多孩子畫的是予寧——那個經常在公園裏帶領大家做安全宣傳的小哥哥。予安把這些畫收集起來,準備作為送給弟弟的生日禮物。
予寧的十歲生日快到了,家人問他想要什麽禮物,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想辦一個安全知識遊園會,讓更多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安全知識。”
於是,原本計劃中的生日派對變成了一個大型公益活動。全家總動員,聯係場地、邀請嘉賓、準備物料...予安還特意為活動設計了可愛的卡通形象和海報。
生日當天,公園裏熱鬧非凡。予寧的安全知識遊園會吸引了上千名孩子和家長參加。現場設置了消防安全體驗區、交通安全模擬區、食品安全知識問答區等多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專業人員和誌願者指導。
最受歡迎的是予寧親自負責的“安全小劇場”,他用布偶表演的方式,生動地講解各種安全知識。孩子們圍坐一圈,看得目不轉睛。
活動結束時,予寧收到了姐姐的特殊禮物——那本收集了孩子們畫作的冊子。當他翻開看到那麽多孩子把自己畫成“守護者”時,眼眶不禁濕潤了。
“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予寧抱著畫冊,聲音哽咽。
深秋的一天,予安接到一個來自偏遠山區小學的電話。校長在電話中表示,他們看到了予安的報道,希望她能為學校的孩子們上一節美術課。
這個請求讓予安陷入了思考。她想起自己“藝術守護”項目的初心,不正是要把藝術帶到更多地方嗎?
周末回家時,予安與家人商量這件事。令人意外的是,予寧第一個表示支持:“姐姐,我可以一起去嗎?我可以教小朋友們安全知識。”
孟沅起初有些擔心山區條件艱苦,但宋霆野卻認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讓孩子們去看看不同的世界,是很好的成長經曆。”
於是,在初冬的一個清晨,予安和予寧踏上了前往山區的旅程。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又走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他們終於到達了那所坐落在山間的小學。
學校的條件比想象中還要簡陋,但孩子們的眼睛卻格外明亮。當予安拿出畫筆畫紙時,孩子們發出了驚喜的歡呼聲。
予安教孩子們畫山間的野花、遠處的山巒,還有他們熟悉的村莊。予寧則組織孩子們做安全遊戲,教他們基本的自我保護知識。
山區孩子們的純真和創造力讓予安深受觸動。她發現,盡管資源匱乏,但這些孩子對美的感知力一點也不弱於城市孩子。
“姐姐,他們畫得多好啊!”予寧指著一位小女孩畫的山水,“比我們班上有些同學畫得還好。”
予安點點頭:“藝術不屬於某個地方,它屬於所有心靈。”
離開前,予安和予寧把帶來的畫材全部留給了學校,還承諾會定期寄新的來。予寧則與校長商量,建立了一個“安全角”,放置了他帶來的安全手冊和教學材料。
回程的路上,兄妹倆很少說話,都沉浸在各自的思考中。終於,予寧打破了沉默:“姐姐,我們能為他們做更多嗎?”
這個問題成了新計劃的起點。回家後,予安和予寧發起了一個“藝術與安全進山區”的公益項目,號召同學們捐出閑置的畫材和書籍,組織誌願者定期前往山區學校支教。
令人感動的是,這個倡議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響應。不僅予安和予寧的學校積極參與,連區裏的其他學校也加入進來。不到一個月,他們就收集到了大量物資,還有不少大學生報名成為誌願者。
十二月,予安和予寧再次前往山區,這次帶去了更多物資和三名誌願者。他們在那裏待了整整一周,白天教課,晚上與當地老師交流教學經驗。
予寧發現山區孩子們缺乏基本的安全設施,回城後,他發起了一個募捐活動,為山區學校購買消防器材和應急燈。
“每個人捐出一點零花錢,就能為山區小朋友帶來更多安全。”予寧在升旗儀式上的演講打動了許多人,捐款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