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終極三國:血色疑雲與親情崩裂
字數:2241 加入書籤
長江的浪濤拍打著東吳的戰船,孫策的玄鐵戰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曆經三個月的北伐,他終於平定了江北叛亂,望著對岸熟悉的城池輪廓,嘴角不禁揚起笑意。\"等回去,定要嚐嚐阿香做的鱸魚膾。\"他摩挲著腰間的虎符,全然未察覺暗處閃爍的寒光。
當第一支淬毒的箭矢穿透他的左肩時,孫策還以為是流匪偷襲。可當數十名黑衣人從蘆葦蕩中蜂擁而出,為首者亮出司馬家族的蛇形令牌,他才明白這是場精心策劃的陰謀。混戰中,他的佩刀砍斷三人脖頸,卻在轉身時被一柄彎刀刺穿腹部。\"告訴...父親...\"他的聲音被江水吞沒,身影墜入漆黑的江底。
消息傳回江東時,整個東吳書院陷入死寂。孫堅握著戰報的手青筋暴起,將案幾上的傳國玉璽模型掃落在地:\"給我徹查!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原本計劃今夜突襲曹操糧草營的軍隊,此刻也被迫停在港口,戰船的風帆在風中無力地耷拉著。
在緊急召開的家族會議上,燭火將孫堅的影子投在牆上,宛如一頭擇人而噬的巨獸。\"周瑜聽令!\"他將學生會會長的印信拍在桌上,\"即日起,代行東吳書院一切事務!\"滿座嘩然,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低頭不語的周瑜。
周瑜的手指深深掐進掌心,想起三日前與孫策的密談。那時孫策指著地圖上的赤壁,笑著說要和他共創新的傳奇。\"我不接。\"他的聲音沙啞,\"除非找到伯符。\"孫堅猛地起身,震得酒盞傾倒:\"由不得你!若不是看在你與伯符的情分...\"
後宅深處,大喬的房間終日緊閉。她抱著孫策留下的青竹簫,將臉埋進浸透海水氣息的披風,淚水在布料上暈開深色的痕跡。侍女送來的湯藥涼了又熱,始終原封不動地擱在門檻邊。
深夜,一陣腳步聲停在門前。孫權握著青銅燭台的手微微發抖,推門的瞬間,燭光照亮大喬紅腫的眼睛。\"是我。\"他的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飄來,\"伯符的死...是我一手策劃的。\"
大喬的瞳孔驟然收縮,手中的簫\"啪\"地折斷。孫權將燭台重重擱在桌上,燭淚飛濺在他蒼白的臉上:\"父親太看重長兄了。你知道嗎?就在你被誣陷那天,父親曾說"寧可錯殺百人,也要保住孫策"...\"他的喉結滾動,\"我不甘心永遠活在他的陰影下,所以聯係了司馬家族...\"
\"住口!\"大喬抄起斷簫刺向他咽喉,卻在觸及皮膚的刹那停住。孫權沒有閃躲,任由鋒利的竹片劃破脖頸:\"殺了我吧。這樣你心裏能好受些。\"淚水從大喬眼中滾落,斷簫無力地墜地。她突然想起小時候,孫策總是把最甜的桂花糕分給她和孫權,那時的月光也是這樣清冷。
而在荊州,劉備修等人得知孫策遇刺的消息後,立刻召開緊急會議。諸葛亮望著東吳方向的夜空,羽扇輕搖:\"孫策之死蹊蹺。司馬家族為何突然對江東動手?\"曹操摩挲著失明後仍未完全恢複的眼睛:\"孫堅勢必會暫停攻勢,我們正好借此機會整頓軍備。\"
周瑜獨自坐在江邊,望著滔滔江水出神。小喬悄悄將披風披在他肩上,卻被他反手抱住。\"小喬,\"他的聲音帶著從未有過的脆弱,\"如果當初我能多勸勸伯符...\"話未說完,身後突然傳來異響。他警覺地轉身,隻見一名黑衣人扔下封信箋便消失在夜色中。
展開泛黃的信紙,熟悉的字跡讓周瑜渾身發冷。那是孫策的筆跡:\"公瑾,若你看到這封信,說明我已遭不測。記住,真正的敵人不是司馬家族...\"信的末尾,還有半行被血漬暈染的字,依稀可辨\"家...族...內...\"
與此同時,在東吳書院的密室裏,孫堅正在檢視孫策的遺物。當他打開一個暗格,取出一卷密檔時,蒼老的手突然劇烈顫抖。密檔上詳細記錄著三年前孫堅與司馬家族的秘密交易——用江東三城換取傳國玉璽的解封之法。
\"父親。\"孫權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孫堅猛地轉身,卻看見兒子手中寒光閃閃的匕首。\"為什麽?\"孫堅的聲音充滿震驚與絕望。孫權的淚水滴落在刀刃上:\"因為我要結束這場荒唐的交易。從大哥死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是那個任人擺布的棋子了。\"
刀刃刺入身體的瞬間,孫堅仿佛又看見孫策兒時在江邊奔跑的模樣。而在密室之外,大喬抱著孫策的披風,朝著長江的方向走去。她要去尋找,尋找那個可能永遠沉入江底的答案,也尋找記憶中再也回不去的溫暖。
銀時空的夜幕下,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孫策之死的真相究竟為何?周瑜能否解開那封神秘信件的秘密?孫權弑父後又將如何掌控江東?而劉備等人,又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局?江水依舊奔湧不息,卻不知又將見證多少恩怨情仇、陰謀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