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軍工轉型,海軍部署!

字數:4502   加入書籤

A+A-


    轉眼十一月初,天氣漸漸轉涼。
    天朝本土這邊,經濟發展也重新步入正軌。
    由於老婆懷孕好幾個月,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張元初待在家裏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於是乎,老張家的一些生意,重新交到了他和老管家張德手上。
    這天,張元初穿著一身舒適的藍色羊絨睡衣,正翻看著一份文件。
    旁邊坐著老管家張德,手裏還拿著另一份等著遞過去。
    “少爺!”張德見張元初看完手頭的,適時地開口,“目前我們旗下的產業,已經開始著手轉型了。”
    張元初“嗯”了一聲,示意他繼續說。
    張德翻開手裏的文件,條理清晰地匯報:
    “按照計劃,軍工企業封存了一批軍工設備,隻留下一部分用於生產部隊的平時消耗。
    那些空出來的廠房和工人,正緊鑼密鼓地安裝民用重工設備,估摸著還得些日子才能完成。”
    軍工企業就是這樣,戰時開足馬力,和平年月就得精打細算。
    部隊日常消耗有限,總不能一直造槍造炮。
    封存部分設備是常態,隻維持基本需求。
    剩下的產能得想辦法轉向民用,生產點老百姓用得著的東西,維持廠子正常運轉還能賺點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戰時擴得太猛,仗打完了就得收著點。
    張元初點了點頭道:“嗯,轉型的事兒,讓各處工廠都抓緊點,不過也別搞得太極端了。
    另外,煙台船塢、大連船塢、青島船塢這幾個地方不用轉。他們照常開工建造就行。”
    說到轉型,海軍的軍工那是肯定不會動的。
    因為截止到眼下,天朝海軍服役到一線艦隊的航母,一共有三十三艘!
    可這裏麵,沒有一艘是自己造的!這肯定是不行!
    要當海軍強國,光有能打仗的海軍不夠,必須還得有強大的造艦本事。
    要說天朝自己造的航母,目前就三艘,都是護航航母,每艘排水量也就一萬噸上下。
    現在全都在近海巡衛艦隊裏服役。
    而天朝自己自行設計研製的大型航母,這還在船塢內建造。
    要想下水,最快也要明年夏季,服役估計得明年年底去了。
    ............
    海軍部,最近這幾月陳紹寬和沈鴻烈都回到了寧京五行大樓內的海軍部,最近幾月都在這裏麵辦公。
    戰爭結束了,但後續事務還有很多,目前三十三艘航母全部服役,所有的配套艦船全部生產完畢。
    一線艦隊:航母33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12艘、重巡洋艦72艘、輕巡洋艦96艘、驅逐艦245艘。
    近海巡衛艦隊:護航航母3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13艘、驅逐艦21艘。
    全國海軍總噸位大概在三百三十五萬噸左右。
    按總噸位算,天朝現在是世界第一。
    後麵排第二的是花旗國海軍,一百四十五萬噸。
    米字國排第三,五十八萬噸。
    看著噸位挺大,但要守的海域更大!
    近海防禦、遠洋戰略布局……要負責的海域麵積超過三千五百萬平方公裏!
    這麽大的攤子,沒這麽多海軍真不夠用。
    當然,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近海以外的海軍軍港體係還沒完全建好。
    另外,全國海軍的編組也得重新規劃。
    原來的七大艦隊計劃要廢除,改用按區域命名的方式來分艦隊。
    本土巡防艦隊:軍港在寶島。
    計劃下轄1艘主力航母、2艘護航航母和其他艦船。負責東海、寶島東部及南部海域安全。
    東部海洋巡防艦隊(東洋巡防艦隊):軍港在橫濱。
    計劃下轄1艘主力航母、1艘護航航母和其他艦船。負責小鬼子本土東部及北部海域安全。
    北部海洋巡防艦隊(北洋巡防艦隊):軍港在庫頁島。
    計劃下轄10艘主力航母及其配套軍艦。負責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巡邏和安全任務。
    這可是防著花旗國從北邊打過來的關鍵門戶,所以配了10艘主力航母,實力很強。
    這是三大近海防禦艦隊,計劃裏還有其他遠洋力量:
    南洋防衛艦隊:港口駐馬六甲,下轄5艘航母及其配套軍艦。
    負責南洋海域安全,保護南洋各國免受外國入侵,同時也是威懾他們!
    南太平洋巡航艦隊:駐紮在莫爾斯比港。下轄8艘主力航母及其配套軍艦。
    負責保護南太平洋各國和澳洲安全,也是咱和花旗國在太平洋勢力範圍的前沿。
    計劃在軍港旁建軍用機場,停兩個空軍師的戰機。
    西太平洋艦隊:駐紮在關島和塞班島一帶。下轄6艘主力航母及其配套軍艦。
    負責威克島、馬紹爾群島等島嶼的巡衛。
    這麽一分,還剩下4艘航母。
    海軍部計劃,這4艘先待在舟山軍港,等米字國撤出天竺。
    按照約定,戰後米字國會撤出天竺,讓天竺獨立建國,印度洋的海上安全就由天朝負責了。
    到時候,海軍會再建些航母和其他軍艦,組建印度洋巡航艦隊。
    值得一提的是,兩月前,核動力航母的研製計劃正式啟動!
    ........
    “厚甫兄,別看了!”沈鴻烈笑著在陳紹寬對麵坐下,“這些計劃你都快翻爛了,再看十遍也看不出花來。”
    “哎,不多看幾眼,心裏總不踏實,老覺得要出岔子似的。”陳紹寬歎了口氣,把文件推到一邊。
    這份海軍重新部署方案是張元初親自下的指示,海軍部花了近一個月才敲定,可他總覺得……好像還缺了點什麽。
    “厚甫兄,要相信咱們的參謀。”沈鴻烈微微搖頭,
    “那幫年輕人是嫩了點,可個個有本事,有衝勁。這種文件,出不了錯。”
    “是啊……他們眼裏有光,是咱們海軍的未來。我這把老骨頭啊,是得學著放手了。”陳紹寬苦笑著自嘲。
    年紀大了,做事總怕有紕漏,非得自己一遍遍過目才安心。
    “艦隊部署的事兒您就別操心了,眼下倒是有個新問題。”
    沈鴻烈話鋒一轉,“仗打完了,總司令又給咱們下了新指示,其中一條,就是要重組海航的陸基航空師。”
    他頓了頓,解釋道:“當年咱們海航有十二個陸基航空師,後來十個劃給了空軍,就剩倆了。
    現在南太平洋、西太平洋,還有北洋巡防艦隊那邊,情況複雜。
    總司令的意思,是讓咱們重建陸基航空師,好就近應對那些地方可能爆發的衝突。”
    空軍在那邊畢竟沒有完整的補給線,而且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空軍和海軍,配合起來也差點默契。
    所以,張元初希望海航能夠有自己的陸基航空師,避免指揮起來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