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噴射式艦載機,導彈試驗!
字數:4391 加入書籤
陳紹寬的眉頭立刻擰成了疙瘩:“難啊……這事兒我琢磨過。
想用咱們的陸基航空師頂替空軍師,問題太大。
眼下海航清一色裝備地獄貓艦載機,新機型還在圖紙上呢。
我在寧京這幾個月可聽說了,空軍的噴射式戰機都快服役了!人家進步神速,咱們呢?”
他越說越感慨:“當年空軍換裝P47,咱們用地獄貓。人家上了H3,咱們還是地獄貓。
現在人家要上噴氣機了,咱們手裏攥著的還是地獄貓!
從本心上來講,地獄貓艦載機的確是一款不錯的艦載機,但你也知道,它的設計重心全在對付零式上!
如今我們要調往南太平洋應對花旗國,地獄貓艦載機顯然不夠用。
這件事我希望再拖一下,得等溧水研究所那邊研製出新式的艦載機才行,我們的地獄貓艦載機也必須要換裝。”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空軍那邊,張元初要求的“服役一代、研製一代、構想一代”搞得風生水起。
海航呢?新艦載機遲遲不見影。
不是設計師不努力,實在是空軍那邊的研發速度太快,隊伍太強。
本來H3出來那會兒,海軍的新艦載機都快定型了,結果性能一比,差太遠。
設計師臉上掛不住,直接推倒重來。
剛有點眉目,空軍的噴射式戰機又橫空出世,還得了總司令的首肯。
得,海軍這邊又得從頭開始研究噴射式艦載機。
所以海軍苦啊,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一款新式艦載機研製出來。
“換裝?談何容易!”沈鴻烈接話道,語氣也帶著憂慮,“說實話,空軍那噴射式戰機空重就快十噸了!
加上油彈、飛行員,穩穩超過十噸!咱們的蒸汽彈射器,能伺候得了這麽重的鐵鳥?
地獄貓空重才四噸出頭,最大起飛不到七噸……”
噴射式戰機可不是一般的蒸汽彈射器能夠使用的。
原本時空戰後,米字國搞出了噴射式艦載機,弄到航母上,結果發現不太實用。
最後又不得不搞一個無敵級航空母艦出來,隻是搞出來發現,還是不太實用。
那咋辦?又給搞出一個扯淡的海鷂式艦載機,這才將噴射式戰機給用到了常規動力航母上。
但這為了適應航母搞出來的噴射機艦載機,一句話,辣眼睛。
最高時速一千五百公裏,作戰半徑才七百多公裏,高空截擊隻能撐三分鍾!
所以,想把噴氣機大規模搬上航母,除非有核動力提供充沛的蒸汽。
或者研發出更強力的彈射器,造出更大噸位的航母才行。
...........
天朝本土,西北某戈壁灘上
這裏終年荒無人煙,再往北便是浩瀚沙海。
但就在這片寂靜之地,卻是有一群人聚集在一座光禿禿的小山丘上。
軍裝、白大褂、灰色短袖,他們穿著各異,但都戴著護目鏡,目光投向遠方。
他們就是“天馬計劃”和“雲計劃”的核心科研團隊,以及負責保障他們安全的部隊官兵。
“距離發射還剩不到三分鍾,三分鍾後,D1號實驗導彈準時點火!”
朱雲卿站在程廣義身邊,抬手看了眼腕表。
“唉,也不知道能不能成。”黎青宏在一旁鎖著眉頭,“這爆炸威力到底多大?落點離我們定的目標又差多少?
費了這麽大勁兒搞出來,可別讓人太失望啊。”
之前在西南雲山天馬研究室裏,算出來的數據看著還行。
可真到了發射關頭,現場這些老家夥們心裏都沒底。
這玩意兒在世界上來說,天朝不是第一列。
但把計算機用在導彈製導上,天朝絕對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計算機能否像他們之前想象當中的那樣,對導彈的命中率有著很大提升,他們尚不清楚。
三分鍾轉眼即逝,在西南雲山深處一座高聳山峰的頂端。
一塊巨大的地麵緩緩移開,露出了下方厚重的圓形鋼板。
緊接著,鋼板也向兩側滑開,一個黑洞洞的發射井口顯露出來。
“轟!”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一枚導彈拖著長長的熾熱尾焰,如利劍般刺向蒼穹!
升空至千米高度時,它自動調整姿態,猛然轉向,朝著正北方向疾馳而去。
發射井口迅速關閉複原,地麵嚴絲合縫,仿佛從未開啟過。
從發射井到預定落點的直線距離足有六百五十多公裏。
比起日耳曼國那些短腿導彈,天朝這枚導彈的理論航程達到了八百多公裏,明顯更勝一籌。
當然,理論歸理論,實際能飛多遠,還得看這次試驗結果。
D1號導彈依靠火箭助推,速度極快,遠超天朝剛服役的新式噴氣式戰機,時速接近1.0馬赫。
六百五十公裏的距離,大約半個鍾頭就能飛抵。
…………
程廣義等科學家們緊握著望遠鏡,屏息凝神地望向遙遠的天際。
當視野中終於出現那道拖著尾焰、急速逼近的軌跡時,所有人臉上都綻開了笑容,導彈飛來了!
“轟隆——!!!”
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巨大的爆炸威力以落點為中心,瞬間將半徑一公裏內的一切撕碎、摧毀!
狂暴的衝擊波掀起漫天黃沙,在半空中形成一層久久不散的黃褐色塵幕。
爆炸的餘威尚未完全平息,程廣義等科學家們就按捺不住了。
不顧軍隊人員的阻攔,急切地衝進了那片剛被蹂躪過的爆炸區域。
一進入現場,人員立刻散開,各司其職:
記錄精確落點坐標,計算與原定目標的偏差距離,評估爆炸威力、殺傷半徑和破壞效果……
程廣義和朱雲卿腳步最快,徑直走向爆炸中心,那裏還散落著導彈爆炸後的殘骸碎片。
程廣義站在巨大的彈坑邊緣,抬頭環視了一圈慘烈的景象,又低頭仔細核對著坐標數據,眉頭不由得皺緊了。
“雲卿,”他抬頭問道,“日耳曼國的導彈,落點偏差一般是多少?”
朱雲卿略一思索,答道:“普遍在一兩公裏到三公裏之間吧。
我們搞到的數據顯示,他們偏差最大的一次有十一點二公裏,據說那次是出了意外,具體怎麽回事不清楚。
最小的一次倒是隻偏了六百米,原因也不詳。”
在這個計算機尚未普及、更沒有軍事衛星的時代,導彈的精度普遍慘不忍睹,飛得越遠,偏差越大。
發射時角度差之毫厘,幾百公裏外就謬以千裏。
當然,日耳曼國的導彈普遍也就飛個兩百五十多公裏,可能動力上也有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