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新時代的發展【上】

字數:4626   加入書籤

A+A-


    帝都的冬天漸漸有了寒意,錢詩瑤的肚子也一天天鼓了起來。
    醫生囑咐她別老悶在家裏,對胎兒不好,得適當走動走動。
    張元初自然記在心上,這天,他就帶著妻子出來逛街了。
    當然,是做了些喬裝打扮的。
    不然,以他這張三天兩頭登報的臉,全國上下誰不認識?
    要是就這麽大搖大擺出門,估計剛出自家大宅院的門,就得被熱情的百姓圍個水泄不通。
    巧的是,今天不止他和錢詩瑤出來了,王文也帶著他的妻子錢沈靖一起逛街。
    錢沈靖和錢詩瑤懷孕時間差不多,前後腳的事兒。
    兩姐妹都是大著肚子,今兒還湊一塊兒了。
    兩個孕婦在前麵慢悠悠地走著,張元初和王文跟在後頭。
    警衛人員則分散在周圍,隱隱形成一個保護圈。
    這沒什麽好說的,張元初和王文這個級別的高層出行,警衛是標配。
    “購物中心?這什麽時候冒出來的?帝都都有購物中心了?”
    看著錢詩瑤和錢沈靖一前一後走進了眼前這座建築,張元初挺意外。
    他平時也常下基層走訪,但去的多是全國各地的農村、廠礦,城裏反而來得少。
    對這種新興的購物中心,他還真不太了解。
    王文倒是門兒清,畢竟他是管經濟的,對這些新冒出來的購物中心、中介公司、婚介所之類,都一清二楚。
    “這家啊,開業有半年多了吧?算是咱帝都現在的一個新特色。
    年初才興起的,裏麵啥都有,吃的用的穿的,生鮮蔬菜、魚肉海鮮、衣服褲子、鍋碗瓢盆……全齊活兒。”
    王文一邊跟張元初解釋,一邊和他並肩走進了購物中心。
    “你們倆快點呀!怎麽連我們孕婦都走不過!”錢沈靖回頭衝王文嬌嗔道。
    “得嘞,來了來了!”王文笑著應道。
    “走,我也開開眼,看看這熟悉又陌生的玩意兒。”張元初來了興致。
    ............
    隨著經濟騰飛,時代也在大步向前。
    這不光是國民經濟的提升,更是城市居民需求的轉變。
    如今是個大發展的時代,機遇遍地。
    隻要你肯幹,哪怕沒什麽文化,大富大貴不敢說,但吃飽穿暖,過年時桌上擺滿雞鴨魚肉,那絕對不成問題。
    正因為這樣,老百姓的日子也漸漸快了起來。
    上班、下班、買菜、做飯吃飯,成了許多人生活的主題。
    時間,好像一下子變得金貴了。
    像過去那種,忙時腳不沾地,一入冬就閑下來。
    大夥兒聚在一起東拉西扯的光景,慢慢少了。
    現在的人啊,都在為掙錢奔忙。
    生活節奏一快,社會自然就催生出新行當。
    購物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擱在以前城裏頭,你要想置辦點東西,像家具、食材這些,得滿城跑。
    買張床,再配床棉被、買個枕頭?得跑西城。
    等買齊了,還得琢磨晚飯的菜,又得跑老遠。
    以前的百貨大樓,雖然多少省了點事,可在這時間越來越寶貴的當口,它也沒法兒徹底解決這麻煩。
    於是,購物中心應運而生。
    有商人盤下大片地皮,建起這種集購物、休閑於一體的大樓。
    日用品放一樓,生鮮在二樓,各種雞鴨魚牛羊肉食在三樓。
    四樓是家具、床上用品,五樓可能是五金工具……分門別類,清清楚楚。
    這種購物中心一出現,立刻受到城裏人的熱捧。
    想買啥?進去一趟就能搞定,再不用東奔西跑。
    說到底,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
    生活節奏快了,需求變了,新東西自然就冒出來了。
    張元初和王文在購物中心裏邊走邊聊,看著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
    錢詩瑤和錢沈靖則在貨架旁慢慢逛,看到喜歡的興許就買了,不喜歡的就評頭論足一番。
    女子嘛,千百年來在“逛街”這事兒上,真是無師自通。
    “這種購物中心,帝都城裏多嗎?”張元初看了一會兒,轉頭問旁邊的王文。
    “眼下還不算多。”王文笑著回答,“整個帝都城裏,這種大型的也就五六家。
    還有些小的購物中心,大概有十幾家吧,不過小的不行,東西太少,種類不全。
    總的來看,這種購物中心在帝都挺受歡迎。
    倒是滄瀾那邊更多,我聽說啊,那邊的大型購物中心少說也有十五家了。”
    聞言,張元初點了點頭,有些東西確實是時代的產物。
    幾個人在購物中心足足逛了三個多小時才出來。
    不得不說,這地方是真大!整棟樓十一層,裝了十二部電梯,左右兩邊各六部。
    占地麵積張元初估摸著得有六百多平方米,甚至更大。
    裏麵的商品更是應有盡有,吃的、穿的、用的,甚至連農用產品都有批發。
    看得出來,開這購物中心的老板很用心。
    有時候鄉下老鄉進城買農具農資,在這兒就能搞定批發,不用再滿城跑,確實方便。
    逛了幾個小時,大家都累了,肚子也開始咕咕叫。
    走出購物中心,發現四周飯店、餐廳林立。大部分是中餐館,也夾雜著一些西餐廳。
    不過,西餐廳生意似乎有點冷清,中餐廳倒是一個個人頭攢動,生意火爆。
    這也不奇怪,老百姓接受新鮮事物是快,但不代表什麽都買賬。
    咱天朝的飲食文化,光是大菜係就有八個。
    但這還隻是有名有姓的大係,各地的小菜係、特色風味更是數不勝數。
    這種深厚的飲食傳統,決定了老百姓對西餐廳裏那些口味多半不習慣。
    也就一些年輕人圖個新鮮會去嚐嚐,過了三十歲的,一般就不進那門了。
    幾個人在周圍轉悠了一圈,才在不遠處找到一家酒樓。
    酒樓生意不錯,但不像小餐館那樣擠得爆滿。
    這也正常,這種高檔地方,中午生意本來就不如晚上火。
    普通老百姓不會選這兒吃飯,消費高啊。
    隻有那些事業有成、收入頗豐的人,晚上宴請聚會或招待客戶時,才會選擇這種地方。
    張元初他們進了酒樓,服務員立刻迎了上來。
    在二樓要了個小雅間,點好菜,大家落了座。
    錢詩瑤和錢沈靖還在嘰嘰喳喳地,說著上午在購物中心看到的新奇玩意兒。張元初的目光卻轉向了窗外。
    隻見幾個穿著藍色工作服的中年人,提著幾個塑料袋從一家中餐館出來。
    他們把袋子放進一輛大杠自行車的後座保溫箱裏,一蹬車就走了。
    張元初隱約瞧見那保溫箱外麵寫著“全城外送”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