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新時代的發展【中】

字數:4153   加入書籤

A+A-


    “這也是咱們國內新冒出來的行當,叫外送。”
    王文坐在張元初旁邊,給他解釋,
    “現在好多白領,中午壓根兒沒空出來吃飯,都樂意打個電話,叫人家把午飯送到公司來。”
    王文手指頭點點窗外,“喏,就比如這家‘全城外送’,他們公司就專幹這個,負責帝都城裏送飯。
    你電話打過去,有專人接聽,報上你想吃啥,再說清楚地址,一會兒就給你送到手邊了。
    他嘖嘖兩聲,繼續道:“這行當,眼下可成了白領們的心頭好!
    招的這些外送員啊,也都是本地人,收入挺不錯。
    我打聽過,像這樣的外送員,一個月平均能掙四十五到五十塊。
    要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腿腳麻利點,一個月掙六七十塊也不稀奇!”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當你需要什麽時,過不了多久就會解決你的需求,這就是商機。
    當大量的白領都在抱怨中午吃飯時間不夠,甚至是沒有時間吃飯時。
    就有一個老板想到了提前給自己的員工訂餐,然後將飯食送到公司。
    隨後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公司都是這樣,其他公司的員工是不是也存在這個問題?
    於是外送行業開始了,最開始他隻是向某一個特定的區域嚐試性營業,結果發現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你一餐隻需要加收三分錢到五分錢之間的費用,那些白領都可以接受。
    白領一個月的所有收入,大約是在七八十元左右,當然,具體情況也要看職務和行業。
    一般來說,多收三分錢左右的勞務費,白領不會嫌棄,他們也不會在意。
    一個月點外賣的配送費也不過一塊錢不到,即使收五分錢,一個月也才一塊五,對他們而言毛毛雨。
    效果好,很多白領中午都選擇點外賣吃。
    於是他就開始擴大經營,從某一個特定的區域擴展到了全城。
    你別看一個人,每一次的配送費隻有三五分錢,外賣員拿去一半多,一個人的身上他似乎隻能賺一兩分錢。
    關鍵是數量多,全城多少白領啊?
    即使是全城隻有一半的白領點外賣,這又是多少錢啊?
    假如一份外賣賺兩分錢,十個人就是兩毛,一百個人就是兩元,一千個人就是二十元。
    一萬人就是兩百元。
    但實際上一個中午,點外賣的人才一萬人嗎?恐怕會更多吧!
    帝都作為國都,雖然現在發展沒有後世那麽恐怖,但現在也是一座擁有五百多萬人的國際化都市。
    所以外送行業很快就在帝都強勢崛起,並且成為一家知名企業。
    而現在不隻是帝都,滄瀾這些地方一樣已經出現了外送行業,這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
    “嘖,這發展,真是一天一個樣兒!”
    張元初聽完,不禁感慨。
    “短短幾年工夫,就能弄出這麽大陣仗,你功勞不小啊!”
    王文這套經濟政策,順應了時代,也像加了把火,讓國內的經濟一直往上竄。
    王文沒接話,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
    眼前這些成果,都是他一點一滴拚出來的心血。
    每年跑多少地方?磨穿多少雙鞋?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
    幾人吃完飯,結了賬,走出西餐廳。
    張元初一眼就看見不遠處購物中心門口挺熱鬧,好些老百姓和穿著工裝的人正抬著大包小裹往外走。
    一個老百姓快步跑到購物中心旁邊一個空場子裏,那地方停著一排排民用小卡車。
    司機們有的窩在駕駛室裏抽煙,有的三三兩兩坐在空地上,抱著茶杯吹牛侃大山。
    那老百姓過去說了幾句,就見一個司機掐了煙,麻利地發動卡車。
    “突突突”開到購物中心門口,幫著把那些貨物裝上車,連人帶貨,一溜煙開走了。
    “嘿?”張元初挑挑眉,來了興趣。
    “這又是新冒出來的行當。”
    王文一看就明白了,又當起了解說員。
    “早年間城裏倒是有不少靠力氣吃飯的肩夫,給大戶人家扛東西。現在沒了。
    咱們自己造的汽車多了,卡車價錢也下來了。
    好些人拿著房契地契啥的去銀行貸點款,買上這麽一輛小卡車,就在城裏跑起了貨運。
    喏,像這種小的,就專門在城裏轉悠。
    他們平時就聚在購物中心、大倉庫或者碼頭邊上、
    誰家要運點東西,談好價錢,他們就給拉過去,靠這個養家糊口。”
    “還有那種大些的民用卡車,專門跑城和城之間的長途貨運,賺頭更大。
    不過眼下這種長途的還不多,大部分還是像你剛看到的,在城裏頭跑短途的。”
    作為自後世來的人物,張元初對這些自然不陌生。
    隻是親眼看著外賣、貨運、大商場這些行當,像雨後春筍似的冒出來,速度之快,還是讓他有點意外。
    “走吧!”張元初興致頗高,“正好今天得閑,咱們好好逛逛這帝都城,瞧瞧這些年到底變了多少模樣。
    我這當家的,還真沒好好看過呢。”
    一行人又坐上車,直奔金武大街。
    金武大街在帝都城裏可是鼎鼎大名,它和周邊一大片地方、
    是城裏最繁華的地界兒,用“寸土寸金”形容一點不為過。
    當然,這“金”指的是鋪麵的商業價值,可不是說房價能隨便炒。
    王文早就立了規矩,繁華地段的房價,漲跌都有個框框,不許人亂來。
    這條金武大街,足有三裏多地長,分成了金武北街和南街。
    金武北街,有人叫它“銀行街”。
    為啥?國內數得著的大銀行,總部都紮堆在這兒!
    連那些洋人在咱們天朝開的銀行,也把片區總部設在這條街上。
    走到北街盡頭那塊兒,就是國內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了。
    每天打這兒進進出出的錢,海了去了,聽說能堆成山!
    金武南街呢,那是大公司的地盤,不少響當當企業的總部都安在這兒。
    同時,這條街上還開著三家有名的人才市場。
    要找好工作,來這兒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