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一代機【下】

字數:4898   加入書籤

A+A-


    張元初有些意外地看向錢成寧。
    裝上雷達,如果再配合速度提升和武器升級,那這款新戰機很可能已經初步具備一代機的雛形了。
    “有沒有這款戰機的詳細技術資料?能給我看一下嗎?”張元初朝錢成寧問道。
    錢成寧點了點頭,從旁邊一位研究員手裏接過一疊挺厚的文件“這份裏麵是這款戰機的完整數據記錄!”
    張元初一頁一頁仔細翻看,資料裏的數據確實非常詳盡,連翼載荷這種參數都清清楚楚。
    大致性能如下:
    乘員:1人
    機長:19.94米
    翼展:12.76米
    機翼麵積:58.62平方米
    空重:10.8噸
    最大起飛重量:28.6噸
    最大平飛速度:1220公裏/小時
    最大升限:16500米
    理論航程:4200公裏(無副油箱)/ 5400公裏(帶副油箱)
    作戰半徑:1980公裏
    爬升率:218米/秒
    推重比:0.72
    武器:四門37毫米航炮,機翼可掛八枚空地火箭彈
    看到這些數據,張元初有點發愣。
    單從某些性能來看,它屬於一代機的範疇,但從另一些設計上看,卻又明顯超越了一代機。
    一代機的速度普遍在一千公裏/小時左右,隻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勉強超音速。
    但這架戰機的最大平飛速度幾乎貼著臉撞上音速,這已經摸到二代機的門檻了。
    真要歸類的話,這差不多屬於“一代半”。
    它的航程、速度、爬升率完全碾壓傳統一代機。
    尤其是爬升率,比早期噴氣機強太多了!
    “這款戰機上我們加了不少新設備,比方說電子瞄準係統、火控係統,還有遠距離電台。
    說實話,這飛機速度太快了,要是還用以前那光學瞄準儀,根本應付不了未來的空戰。
    裝上電子瞄準儀,飛行員瞄起來就更準、更穩!”
    “遠距離電台也是我們最近才正式搞出來的!
    之前的大功率電台實在太笨重,裝在飛機上根本傳不遠,有啥緊急情況都傳不回指揮中心。
    所以我們就研發了這款新電台,能在三百公裏內實現中短距離通話,電報的話,一千五百公裏內都沒問題……”
    錢成寧細細介紹這架新戰機。
    比起一號,這飛機不光是航速和作戰半徑有所提升,裏麵的電子設備也是實實在在增加了不少。
    這也意味著,以後的飛行員不光要身體好,更得有點兒文化、懂技術。
    像前些年那樣,拉個身體不錯的練半年就上天打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未來的飛行員,必須得有基礎文化,還得把這些設備摸得門兒清。
    這是大勢所趨,誰也擋不住。
    以前的活塞戰機才幾個儀表?簡單明了。
    你再看看這架,儀表盤、顯示器、數據屏,前前後後加起來差不多二十個!
    按鈕也多了不少,設備就更不用說了。
    造價嘛……“一號”一架二十五萬華元,這架理論造價要四十萬,等量產了還能降點兒。
    不過張元初估計,再降也在三十五到四十萬之間徘徊。
    這價錢放在這年代,真不算便宜。
    要知道,一架H3活塞戰機也才六萬塊
    ……
    錢成寧絮絮叨叨說了好一陣,總算把大體情況講清楚了。
    “真不錯!”
    張元初長長舒了口氣,笑著對錢成寧說道。
    這幾年,這幫老專家就像上了發條似的停不下來。
    上一次他們搞出“一號”,他獎了六個億,本來是想讓他們好好歇歇。
    畢竟年紀都擺在那兒,真不能太拚,萬一累垮幾個,他得心疼死。
    可這幾個老專家,獎金一分沒留,六個億,全捐了。
    然後沒休息幾天,又扭頭紮進了新飛機的研發。
    說實話,“一號”哪怕是現在,張元初都覺得挺滿意了,可他們不滿意,總覺得還有潛力可挖,速度還能再提。
    於是他們拉著噴氣發動機的團隊一起攻關,花了一年多,終於又搞出了這架新戰機。
    錢成寧幾個笑得嘴都合不攏,一臉成就感。
    張元初又把目光轉向旁邊那架艦載機。
    艦載機不像空軍戰機那麽“放得開”,它得盡量收著體型。
    主引擎是渦輪風扇發動機,這也是後來噴氣發動機裏應用最廣的類型,尤其是民用客機。
    看中的就是它推力大、噪音小、還省油。
    優點明顯,缺點也有:速度比不上渦輪衝壓式發動機。
    而另一個是副引擎,裝在機尾下部,噴口明顯小一號。
    那是一台脈衝噴氣發動機,不過體積和功率都比常規的小不少。
    張元初了解過,艦載機設計團隊真是費盡了心思。
    他們從數據推算發現:以現在常規動力航母的條件,如果要上噴氣式艦載機,就得盡量減重。
    蒸汽彈射器如果儲備足夠能量,確實可以彈射起飛,但能耗太大、儲備時間又長。
    萬一碰上緊急情況,短時間內根本起飛不了幾架。
    這樣的話,海軍就算再想要,也不敢真把它搬上航母。
    科學家們就想能不能搞個輔助動力,在艦載機靜止的時候配合彈射器,額外提供一股爆發力,幫飛機彈射起飛!
    基於這個思路,科學家們投入了長時間的研究,最終成功研製出了脈衝噴氣式發動機。
    它沒能成為主引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油耗偏高,二是性能始終趕不上其他類型的噴氣發動機。
    但它有個獨一無二的優點:可以在靜止狀態下工作。
    我們都知道,一般的噴氣發動機一旦啟動,就不可能保持靜止。
    因為要靠運行時壓縮空氣送入燃燒室,這個過程本身就會產生推力。
    但脈衝發動機不一樣,它在啟動前就能預先壓縮空氣,並開始蓄能。
    產生的能量不會馬上釋放,而是持續積存在燃燒室中。
    等到能量積蓄到一定程度,燃燒室內部壓力升高,就會迫使進氣閥關閉。
    然後控製排氣口打開,能量瞬間噴湧而出,形成一股強勁的推力。
    正因為采用了這種間歇性燃燒的工作機製,脈衝噴氣發動機可以讓艦載機在靜止狀態下就開始蓄力。
    等到彈射器也給飛機施加推力的一刹那,脈衝發動機同時釋放能量。
    兩股力量瞬間疊加,就能把艦載機推上天空。
    這就是科研團隊為艦載機設計的獨特起飛方案:
    一開始借助脈衝發動機和彈射器的雙重動力起飛,升空後關閉脈衝發動機。
    轉由渦輪風扇發動機提供主要動力,全速飛行。
    這個設計還有一個戰術優勢:如果在空戰中需要突然加速、擺脫敵機,飛行員可以臨時啟動脈衝發動機。
    讓飛機瞬間提速,拉開距離。
    但缺點也很明顯:脈衝發動機油耗太高,如果頻繁使用,會大大縮短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