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漏洞和監管

字數:3814   加入書籤

A+A-


    “嗬嗬,王教授,那您可以問一下,如果您侄子不介意的話,我公司裏倒是還缺人手,可以讓他來幫幫忙,隻要他不嫌棄就行。”
    吳世道微笑著說道。
    “這會不會太麻煩你了?”
    王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著。
    “這怎麽是麻煩呢?這是雙贏啊。”
    吳世道笑道。
    “那行吧,那我回頭問問他。”
    王教授越看吳世道越覺得滿意了。
    小夥子,很上道,也不枉自己平時這麽照顧他。
    “王教授,那我就先走了啊。”
    吳世道打了一聲招呼離開,去往公司的路上,他琢磨著一會兒還得給張磊交待一下,把這個關係戶安排個輕鬆的位置。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沒辦法。
    這就是個人情社會。
    說白了,也就是所謂的利益交換。
    不過,王教授這個侄子識相點也就罷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混日子也可以,但如果不識相,吳世道有辦法讓他自己離開。
    “張總。”
    到了公司,來到張磊的辦公室,吳世道將自己擬好的公司構架方案扔到他麵前,笑著說道:“這是我琢磨出來的公司構架方案和股份激勵方案,你看看有沒有什麽不足的地方,如果沒有問題,那回頭我們就在公司正式推出。”
    “行。”
    張磊一聽,立刻明白,眼前這份輕飄飄的紙,實際上有著很重的份量,他拿起來,仔細認真的看了起來。
    這份方案,張磊足足看了十幾分鍾,然後閉上眼,仔細在腦海裏思考了許久,方才睜開眼,對一旁坐著喝茶的吳世道說道:“這個方案,我沒什麽意見,但我覺得還要再增加考核製度,這樣才能夠避免有員工混日子,同時還能增加相互監督。”
    吳世道頓時來了興趣,放下手裏的茶杯,問道:“仔細說說?”
    “比如由你來考核副總職位的人,副總向下負責考核地區經理以及部門經理,部門經理考核自己部門下的員工,地區經理則是負責區域經理,區域經理考核主管,主管考核員工,這樣逐級向下考核。”
    張磊說到這裏,頓了頓,“最後就是最下一級的員工,可以越級向上舉報,也就是等於反向考核。”
    “越級舉報?”
    吳世道一怔,旋即就明白了,說道:“張總,你的意思是防止下麵沆瀣一氣,相互串通?”
    “沒錯。”
    張磊點頭,解釋說道:“其實對於地區經理以及部門經理的考核,還是比較輕鬆的,畢竟,他們的工作有沒有做好,從直觀數據上就能夠看見,但具體到了更下一層的區域經理以及主管到員工,其實最難監督的是這裏。”
    頓了頓,他舉例說道:“我舉個例子,比如蘇市這邊,區域經理上報需要更換50個廣告牌,財務這邊審核通過撥款了,但蘇市那邊實際更換了45個廣告牌,剩下的經費私吞了,更高一級的地區經理,是無法察覺到的!”
    “這倒是。”
    吳世道仔細想了一下,點了點頭,果然薑還是老的辣,老實說,他其實都沒有往這方麵想過。
    思忖了一下,他突然心裏一動,脫口說道:“張總,那你說,我們之前在其他十二市推廣業務時,有沒有你剛才所說的這種情況出現?”
    金市這邊大概率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所有公司高管都在這裏,基本上隻要不傻,沒人敢這樣做,而且金市這裏,負責的人是董建偉,他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大。
    但其他地方,遠離金市,沒人監管,即便就算是有人謊報數量,從中牟利,也根本發現不了。
    除非是先從財務這裏,一筆一筆的對賬,然後再去當地查看。
    “咳咳……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張磊幹咳了幾聲,含糊的說道:“我剛才也說了,其實目前公司的架構,缺點就在這裏,就是無法兼管下麵真正執行或者說幹活的人,他們如果想要搞點小動作,總部很難兼管。”
    “那看來是不是要單獨設置一個這樣的監管部門?”
    吳世道像是問他,又像是自言自語。
    “這個事情,怎麽說呢,水至清則無魚。”
    張磊歎了一口氣,掃了一眼辦公室的門,壓低聲音說道:“任何製度,都會存在漏洞,所以需要震懾。”
    深深看了張磊一眼,吳世道腦海裏冒出一個想法,他覺得,張磊肯定是聽說了一點什麽,或者是知道一些事情,所以才會提出監管的問題。
    這也是吳世道的一個疏忽。
    一直以來,他關心的都是激勵以及公司的發展方向。
    至於有沒有人,掌握了權力後,在私下裏以權謀私,吳世道還真沒有往這方麵想過。
    現在想想,的確是要注意這個方麵了。
    以前之所以沒有想,是因為大部分業務都是在金市這裏進行的,有吳世道在公司坐鎮,恐怕就算有人想搞小動作,但是也沒辦法進行。
    而一旦業務放開,下沉到其他地方,一些地區經理拿到了相當大的權利,比如人員支出、公車報銷油費、業務推廣經費、廣告費等等,有心人想要私吞一點,的確是很難讓人發現。
    就比如人員支出,目前地推人員,有公司的業務員,還有臨時招聘的兼職工。
    畢竟地推這種業務,不會持續時間太長,基本上,一兩個月就差不多了,都是短期行為,而且,比如在蘇市招聘的地推人員,他不可能將來跟著去其他省市工作的。
    所以這部分人員支出的費用,在財務這邊直接就是以宣傳費用名義走賬的。
    並不會體現在公司固定員工的薪酬獎金裏。
    如果下麵的地區經理,明明在這個月的地推業務中,隻招聘了10個地推人員,但他在宣傳費用中申報了15個人或者是20個人,財務這邊也沒辦法,也不可能去一一核對。
    而作為主管業務部的董建偉,自然也不可能會關心這些問題,因為他主要關注的是推廣業務進度完成的快慢。
    假如某市的地推業務,隻進行了一個月,臨時雇傭了10個人,但是結算了20個人的支出,這個月過後,就解散了臨時招聘的地推人員,那麽這筆費用這輩子也沒辦法查出來了。
    吳世道將這個事情記在心裏,話鋒一轉,對張磊說道:“那對於員工越級舉報,這個事情怎麽操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