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流言蜚語
字數:3859 加入書籤
拜師儀式完成之後,蘇苒便會正式成為雲璟劍尊的真傳弟子。
薑寧汐曾經在追雲峰上的那些獨一無二的回憶,也終將成為過去式。
如此熱鬧盛大的場麵,她隻覺得心中被無盡的落寞充滿。
隨著儀式的進行,心中那落寞逐漸變成了細小的痛,最後成了令她難以忍受的劇痛。
她以為經過了這麽多日的緩衝,此刻應該不會再有感覺才是。
饒是心中再難受,她麵上也不可露出任何異常的神情。
“雲璟劍尊真將那蘇苒收為真傳弟子了?他一向清明,怎的在這件事上糊塗了?”其他門派的長老們議論著。
“隻是可憐了薑寧汐啊,真傳弟子隻能有一人,當初雲璟劍尊收她為真傳弟子的時候便該考慮清楚。”
“將人收入座下後,如今又想要收旁人,最後鬧成這樣,兩名真傳弟子,這不是打薑寧汐的臉嗎,往後她在無極劍宗裏的地位多尷尬。”
他們是當真不理解,雲璟劍尊放著薑寧汐這樣一個極品單靈根的天才不顧,還非要再收一個雜靈根的真傳弟子。
議論的人多了,聲音也嘈雜起來,分不清是哪個門派的人在說話。
“薑寧汐能夠成為雲璟劍尊的真傳弟子,不過是借了她爹娘的勢,因著她爹娘的名聲,霸占著這個位置。”
“雲璟劍尊尊重前輩,所以才一直留著她真傳弟子的位置,否則便直接將她降為內門弟子,將蘇師姐收為真傳弟子了。”
“是啊,雲璟劍尊好像根本不在乎薑寧汐,寧願讓她受這樣的屈辱,蘇師姐才是雲璟劍尊真正中意的真傳弟子吧?”
“都這樣了,薑寧汐居然還願意來參加典禮。”
眾人的目光有意無意落在薑寧汐的臉上,想在她臉上看到些精彩的神情,卻沒能如願。
“不愧是薑峰主的女兒啊,如此還能保持平靜,若是鬧起來,今日可有好戲看了,可惜了。”
“我們薑師姐各類禮儀最是得體,這種有礙無極劍宗顏麵的事,她可萬萬做不出來。”
“本來就是她仗著自己的身份搶了蘇師妹真傳弟子的位置,說得像是旁人虧欠了她似的。”
“嘁,我要是她,便識趣地主動離開追雲峰了,怎還會這般沒臉沒皮地賴在追雲峰上,免得蘇師妹尷尬。”
議論聲愈演愈烈,好似被人有意朝著某個方向引導。
“寧汐,你莫要聽他們胡說。”身旁的江寒舟終於有了反應,對著她壓低聲音道。
“那些人張口便是亂說,當真是閑得沒事做了,待儀式結束,師兄便去找他們好好說道說道。”
薑寧汐不知他聲音中的憤怒從何而來。
他們在同意蘇苒成為真傳弟子的那一刻,便該想到她會被這些流言蜚語淹沒,不是嗎?
她隻低低應了聲,不願同江寒舟多說。
江寒舟還想說什麽,見她頭已偏向一邊,專注看著拜師儀式,他隻能作罷。
這段時間,薑寧汐對他一直是愛答不理的態度,雖然他總共也沒找過她幾次。
相較於其他兩人,薑寧汐對他的態度變化是最明顯的,似乎在有意疏遠他。
可是為什麽呢?按理來說,她應最生師尊的氣才對。
他那日後麵又去問了宗主,薑寧汐確實隻求了丹藥,沒有其他異常。
這次怎麽生了這麽久的氣?
小時候的薑寧汐受了委屈是會同他哭訴撒嬌,要他這個哥哥替她出氣的。
此刻麵對這些流言蜚語,薑寧汐卻連一句話都不願和他多說。
江寒舟心中很不是滋味。
罷了,或許過段時間便好了。
往後的時間還有那麽長,薑寧汐總會與他和解的,畢竟他們是難以割舍的養兄妹啊。
江寒舟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他們是養兄妹,薑寧汐才會對他如此冷漠。
爹娘離世後,她便隻剩下了江寒舟這一個親人,她將他看得極重。
她以為他們會相依為命下去,可等來的隻有江寒舟改姓,疏遠了同她爹娘的關係,還有江寒舟的背刺。
這世界上任何人背刺她,她都能夠接受。
甚至是雲璟劍尊和容西辭她也沒有立場要求他們不準做什麽。
隻有江寒舟,他是她的家人,他的背刺是她最無法接受的事情。
她沒想到過,連他也會站在蘇苒那邊。
這些年她與江寒舟最後的那點親情在她聽到他同意的那一刻徹底斷裂。
“蘇師妹拜師儀式快完成了,薑寧汐怎麽還沒主動開口退出追雲峰?”
“就是就是,真要坐到儀式結束嗎,怎麽會有這麽厚臉皮的人。”
“留下來也不會受雲璟劍尊和江師兄他們待見。”
那些議論聲還在繼續。
薑寧汐事事妥帖,在無極劍宗裏人緣極好,如此明顯的敵意,任誰都能看出是有心之人故意為之。
蘇苒聽著這些議論聲,笑容愈發燦爛。
在眾人眼中,她隻是因為拜師儀式而高興。
她是“女主”,所有她想要的東西都能輕鬆得到,任何“阻礙”都將被她踩在腳下。
往後她的人生將一帆風順,薑寧汐注定是過去式。
蘇苒看向前方的雲璟劍尊,很快她便會走到他麵前,完成最後的儀式成為他的真傳弟子。
可不遠處的雲璟劍尊眉頭緊蹙,似乎很在意那些針對薑寧汐的議論聲,連她欣喜的目光也被忽略。
蘇苒笑容微僵,在雲璟劍尊出聲前小聲開口。
“師尊,弟子想擁有一個完美的拜師禮,拜師儀式馬上便結束了,等結束師尊再去處理其他事好嗎?”
雲璟劍尊不自覺看向一旁的薑寧汐,看到她如常的神情,終究還是選擇繼續儀式。
下一刻,一道冷嘲熱諷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這便是無極劍宗的風氣?當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齊齊望向聲音的來源,墨華真君手中的折扇已打開,倚靠在座上,一下一下扇著。
臉上帶著一副看好戲的神情,“可能是習俗不同吧,我們白鹿書院那邊沒有反而對遭遇不公之人言語攻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