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欺君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宣室殿。
殿門緊閉,大殿四角四個大白玉銅盆的銀炭從裏往外冒著青色的火苗。
為了透氣,窗戶還開著,寒風襲來,張湯還挺得住,但公孫弘畢竟老了,盡管身上的衣被加得厚厚的,寒冷還是侵過肌膚,讓他覺得骨頭陣陣發疼。
“留一扇窗戶,其他的關了。”劉據吩咐絳伯道。
“是。”絳伯走過去關了幾扇窗戶。
立刻便沒有那麽冷了,兩個人站著,公孫弘眼前混沌,張湯打一入殿就發現屬於丞相的那個繡墩沒有了,自己那個繡墩倒是在。
就在張湯扶著公孫弘走到文武之首位置時,絳伯端著一個約一尺半、一尺見方、上麵鏤空著花紋的繡墩擺在了公孫弘的身後。
公孫弘、張湯正欲行禮,便聽劉據溫和地說道:“免禮,坐吧。”
“謝上君。”公孫弘、張湯答著,先後坐了下來。
屁股一挨著那繡墩,公孫弘立時便有了反應,那墩裏生了火盆,滾滾燙燙。
公孫弘注意到張湯毫無反應,便知道隻有自己坐的是熱凳,而張湯坐的還是冷凳。
公孫弘慢慢站起,恭聲道:“上君如此恩寵,臣實難消受。”
張湯一愣,下意識地望向那個繡墩,隻見凳子空格裏麵顯出紅紅的炭。
“受得的,老相國,坐下吧。”劉據笑道。
公孫弘站在那裏,不肯就坐。
“絳伯,代寡人扶老相國坐。”
聽到上命,絳伯把繡墩又往公孫弘的位置挪了挪,輕聲勸說道:“老相國,人長不以筋骨為能,冬寒,這是上君特意讓禦坊製的火凳,莫辜負上意。”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公孫弘動容不已,卻也再難辭讓,艱難地挨著那個繡墩的邊沿坐下了。
“從今日起,老相國入朝、覲見,不必趨禮,讚拜不名。”劉據又說道。
公孫弘再次站了起來,連張湯也跟著站了起來。
大漢丞相,禮絕百僚。
是向下。
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是向上。
根據朝儀,朝臣入朝,必須趨步以示恭敬,朝臣在覲見君主時,須由讚禮官宣名以示禮製。
此乃君臣之道。
大漢立國八十餘載,僅高皇帝時期首任丞相蕭何得“劍履上朝,入朝不趨”的特殊禮製,較之首相,少了“劍履上朝”,多了“讚拜不名”。
可這顯然是上君考慮到公孫弘年邁,佩劍累身,才做出的更加便宜改變。
公孫弘跪倒在地,叩首道:“臣德薄才疏,怎能受上君如此過禮的殊遇,臣萬萬不敢當,請上君收回。”
劉據沒有再叫絳伯,而是走下禦階,來到公孫弘身邊,親自扶起了他,坐回繡墩上,溫語道:“沒有老相國,寡人無以至今日,寡人盼望相國再壽十年、二十年,甚至與彭祖比壽,隻是相國一生心力所瘁,成將行世,寡人無可奈何,願相國多加保重,不為繁禮折壽。”
從很早以前,劉據就派出太醫住入丞相府為公孫弘保健身體,身體狀況報入宮中,一日不斷。
那位侍奉大漢四代君主的首席禦醫醫案很清晰,公孫弘的身體,已經是油盡燈枯了,哪怕傾盡府庫大藥也無用,現在的老丞相多活一日賺一日。
公孫弘感動到無法言語,這一刻,似乎說什麽都是蒼白的,君臣情誼至此,哪怕上古聖君賢相也就如此了吧?
“張湯,你也坐吧。”
劉據望見張湯,頷首道:“他年歲高,寡人許你丞相故事。”
同樣的感動,感受卻截然不同。
在公孫弘,這是六十年宦海沉浮、侍奉了大漢四代君主禪精竭慮換來的,而且在行將就木之際,自然是喜不自抑。
而張湯,卻是悲喜交加,喜的是,上君願意在他老年之期,以老相國一般的禮遇待他,悲的是,他很可能活不到老年。
不過,這樣的人臣之望,就不該出現在人臣身上,更不會出現在“仕途壯年”的人臣身上,生受,隻會備受朝野佞幸之譏,加快自己的死亡時間,所以,張湯沒有什麽可以抱怨的。
上君的厚道,讓人不會再有其他的奢望。
有君如此,夫複何求?
唯效死爾!
這一刻。
張湯對權力的執念忽然少了許多。
既然繡衣使事有更合適的人,自己又抓不住,為大漢計,為上君計,都不該有什麽情緒。
絳伯為劉據搬來了繡墩,劉據坐了下來,如述家常般接著說道:“此次覲見,老丞相是要說什麽。”
公孫弘勉強平複了心情,長噓一口氣,“上君,陛下動了。”
“明裏動?暗裏動?”
“都在動,明裏,陛下交出了太上皇陵動土的凶手,臣已交有司將之株族,同時,陛下從甘泉離宮啟程,正往長安太廟而來,臣已命太常卿備好告罪諸禮。”
公孫弘神情肅穆,緩緩說道:“暗裏,陛下以血契、陰書,著天使聯絡在遷徙令、清賬政令下,遭受重大損失、即將伏法的官宦豪族、巨商大賈、遊俠盜賊等人和勢力,意欲複辟……”
劉據麵色如常,上次君臣小會,就知道父皇圖謀不軌,也猜到會聯結大漢豪富,陰書是預料之中的,血契,這個倒是沒想到,父皇這麽愛惜自己的人,願意以血作書、作契約,當真是下了很大決心。
“陛下選定了前平曲侯周家周共為複辟軍統領,還許諾重利欲得前曲逆侯陳家、前酂侯蕭家、前留侯張家,試圖在來日重建朝廷,使大漢‘幽而複明’。”
公孫弘很難完全控製住表情,一個君主,沉溺於天象、占卜、童謠、讖語之類,不但荒唐,還喪誌。
三皇五帝可算天命攸歸了,然則,舜帝卻囚禁了堯帝而當權,大禹囚禁了舜帝而當權,天命何在?
為人君,不承認衛氏外戚的聰慧英武,偏偏癡心天命,相信自己總能慧眼識英才,隨手一指,就是一個衛青,一個霍去病,再一指,蕭何、張良、周勃就活了過來。
天意弄人,活了個“陳平”。
“陳家、周家、蕭家、張家心在上君,願絕陛下複辟之事。”
“如何絕?”
“未言。”
公孫弘的回答,令張湯側目,老丞相,在欺君啊。
劉據默了一下,“老相國,哪怕我背負不孝,我劉據一樣會成為聖主賢君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