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埋人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A+A-


    委以重任,外派出京。
    消失於權力中樞,便等同於從人前消失,再令其自殺。
    不是被斬殺,現在及以後的功臣內心就不會恐慌。
    至於好端端的人,為什麽要自殺,那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當今元功家族大多原罪在身,朝廷可以做出許諾,死一人不死全家,令其做出選擇。
    當然,世間不缺少極端自我,哪怕犧牲整個家族也不願意犧牲自己的人,那樣,朝廷就會告知其族人,死一人保全家,元功家族都是大族,相信會有果決之士出現,為朝廷解決禍患,為家族獲得生機。
    背中八十刀為自殺,不是朝廷說的,是其族人說的,誰又能說不是呢?
    這便是對付有影響力存在的辦法,先調虎離山,再借刀殺人。
    而朝廷,始終在裏麵扮演著光彩的角色,我在重用你,你怎麽能說我不好呢?
    殺你的,是你自己,是你的族人,與我何幹?
    墨子墨、霍光、陳莫終於見到了丞相老師的“殺人心經”,冷汗瞬間便下來了,太恐怖了。
    張湯無表情,想到了主父偃之死,想到了董仲舒走險膠西國,這兩位世間大才,深受老丞相借刀殺人之術,一人死了,一人留下了無可彌補的心理創傷。
    現在,老丞相又要對開國功臣集團出手了。
    初代平陽侯曹參的曹家、初代安國侯王陵的王家、初代什邡侯雍齒的雍家……有元功,也有原罪。
    在大漢建立中,戰功卓著者,曹參功最多,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
    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禦史各一人。
    所以,高祖六年,高皇帝與諸侯剖符為憑,使被分封者的爵位世代相傳而不斷絕,把平陽縣的一萬零六百三十戶封給曹參作為食邑,封號叫平陽侯。
    孝惠帝二年,蕭何死,曹參繼為大漢丞相,一切皆遵蕭何之法而無所變更,留下了“蕭規曹隨”的佳話。
    然而,美談的背後,是曹參繼相的三年裏,大漢開國功臣集團和宗室藩王集團的勢力瘋狂膨脹,這在多年以後,引發了一場政變,滅呂安劉。
    徹底成長起來的元功家族和宗室藩王,大漢用了四代君主,花了六十多年的時間,才削弱了兩個權力集團。
    而安國侯王陵呢,高皇帝劉邦曾奉其為大兄,在秦末亂世,高皇帝在沛縣起兵,王陵此時同樣起兵,以廄將身份另率部隊向北平定東郡的魏國舊地,又往西進軍去平定南陽郡。
    受封為楚國武安侯的高皇帝也率兵西進,所經過的城邑沒有不降服的,高皇帝到了丹水,高武侯鰓、王陵此時也逼降秦國南郡的西陵縣。
    在王陵和高皇帝的部隊攻入南陽郡後,陽武縣人張蒼因為犯法差點被斬首,被王陵救下。
    兩軍抵達霸上,高皇帝進入鹹陽時,王陵卻不肯從屬高皇帝,自己聚集黨羽幾千人,割據南陽郡。
    直到王陵之母為霸王項羽烹殺,王陵才真正投靠了高皇帝。
    這便是高皇帝在統計功臣功勞時,按王陵在豐邑以“客從之”,最終王陵深厚的資曆僅位列大漢初定十八侯的第十二位的原因。
    原罪,不服。
    什邡侯雍齒更是了。
    雍齒原為沛縣豪族,秦二世胡亥元年,高皇帝反秦,雍齒隨從。
    但雍齒素來輕視高皇帝,在高皇帝領兵外出的時候,雍齒獻出豐邑投靠了魏國周巿,高皇帝大怒,回兵攻打豐邑卻沒攻下,高皇帝因此對雍齒非常痛恨,於是收編碭縣兵馬再次攻打豐邑,又沒打下,最後向項梁借兵,第三次攻打豐邑,才把雍齒打跑。
    後來雍齒從屬趙國,再降高皇帝,高祖六年,高皇帝恩賞功臣,大封列侯,聽說有人不服,天天發牢騷,便問計於張良,張良說陛下最恨誰就厚賞誰,這樣讓所有人都有得賞的希望。
    雍齒這才得了什邡侯爵位。
    高皇帝帳下最大叛徒,沒有之一,原罪深重。
    今朝,到了償還的時候。
    當代安國侯王辟方、當代什邡侯雍桓,繡衣直指禦史掌握著兩位侯爺、兩座侯府大量罪證,而且,作為“元侯”曾孫的王辟方、雍桓年事已高,相信會為子孫就範。
    唯獨……張湯想了想,“老相國,平陽侯府,朝廷不能赦其罪。”
    不論是對抗過朝廷政令的平陽侯曹襄,還是其母,一直為陛下獻美的平陽公主,都在朝廷的必殺名錄之中。
    母子倆能活這麽久,不外乎老母的平陽公主是孝景帝長女、陛下長姐,其子是陛下的外甥和女婿,加之屁股底下比較幹淨。
    但是,繡衣直指禦史已經拿到了平陽侯府勾結郡縣官吏,故意製造災禍,毀堤淹田,以兼並土地的證據。
    也拿到了平陽公主越軌淫樂,敗壞先皇製度的確鑿證據。
    摟草打兔子,平陽公主“喜美少男”,而為平陽公主所喜的美少男中,有一人名曰:董偃。
    就是那個被陛下封為平樂將軍,備受太主、陛下喜愛的董偃,董偃十三歲隨母親出入竇太主府,為竇太主所幸前,是住在平陽公主府的。
    再說明白點,董偃先後侍奉了大漢兩代長公主,甚至,董偃侍奉竇太主正是平陽公主玩膩後指使的。
    此事還沒有上報上君,但張湯打定主意,要借此機會,一舉打響繡衣直指禦史之名,令天下臣民聞繡衣使名而為之膽寒。
    竇太主、平陽公主、平陽侯、張湯一個都不會放過,怎麽可能給曹家死一人保全家的選擇?
    陛下、竇太主、平陽公主……錯綜複雜的關係,聽得墨子墨、霍光、陳莫師兄弟三人眼睛放光。
    兩代長公主麵首,陛下之寵臣,“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的董偃董君,某種程度上,也是“人中楷模”,貶義的。
    龍子龍女的滋味,是什麽呢?
    “慎思!”
    公孫弘的手指敲到了墨子墨、霍光的頭上,劇烈地疼痛感令他們瞬間百思齊消。
    公孫弘望向張湯,恨鐵不成鋼道:“那你動手啊!”
    “明知上君、衛氏皇後痛恨竇太主、平陽公主,為什麽不立刻動手呢?”
    “埋人,也要挑日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