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崗子

字數:4109   加入書籤

A+A-


    宋大誌一向是唯師兄論者。
    師兄說啥就是啥!
    師兄說他想辦法,那一定就會有辦法。
    反正,距離秋收分糧還有一段時間,他一點都不著急。
    宋向文想了想,道:“折耳根、蕨菜、馬齒莧、蒲公英、卷巔巔、野蔥、天韭、車前草和山苜楂……
    有一樣算一樣,能往家裏薅的,都往家裏薅。
    拾掇拾掇,往你師兄那兒送。
    別看都是草,能墊吧一口是一口。”
    宋大誌撇了撇嘴道:“吃那個,還不如吃青崗子。”
    青岡子,是青崗樹結出的果實。外殼堅硬異常,但果肉卻香甜可口。
    在宋家村,大家會將青岡子磨成粉末,用來製作成橡子麵、橡子粉,用於製作麵條、餃子皮、糕點、餅幹、橡子豆腐等。
    宋向文眼前一亮,道:“你找到了?有多少?”
    宋大誌指了指後山,道:“翻兩座山,裏麵有座青崗林。
    沒仔細算過,就幾十根青崗樹吧!”
    宋向文一激動,扯下好幾根胡子,疼得齜牙咧嘴,卻還忍不住興奮道:“那還等啥?
    你今天晚上早點睡,明天一早咱們倆一起去看看。”
    宋大誌點了點頭,把桌子上的吃食一掃而光,拍了拍肚子,睡覺去了。
    心裏惦記著事兒,天還沒亮宋向文就睜開了眼。
    估摸著中午回不來,宋向文幹脆給自己整了點低糖版本的八珍糕,當做幹糧。
    倒也不是宋向文摳搜,實在是這年頭啥都要票,他又得支援倆師弟。
    要不是前段時間,宋大誌搞到倆蜂巢,他那低糖版本的八珍糕都搞不定。
    等宋向文搞定了八珍糕,宋大誌也躡手躡腳的跑到了最左邊的藥房,敲了門。
    宋家攏共五間石頭房兼兩間土坯的茅房,除去中間的堂屋,右邊最外邊的廚房和左邊最外邊靠大路的藥房,師兄弟倆一人一間廂房。
    誰知道,宋苗一開懷,宋大誌就五年抱仨。
    等到宋南星出生,讓宋大誌一家五口擠一張床有點不合適,宋向文把左廂房讓給宋半夏和宋小滿倆小子,自己卻搬去藥房。
    正因為如此,宋大誌每次敲藥房的門,都會有一股子莫名的心虛之感。
    聽到門口停下的腳步聲,宋向文就迫不及待的朝著門口走去,半路上聽到宋大誌那輕得離譜的敲門聲,宋向文忍不住搖了搖頭。
    家有房屋千萬間,睡覺不過三尺寬。
    四麵有牆不漏風,頂上有瓦不漏雨,旁邊有藥飄清香,宋向文滿足得很,隻有宋大誌替他覺得委屈。
    殊不知,他那一牆藥櫃和藥櫃裏麵滿滿當當的藥,可比這幾間石頭房值錢多了。
    並且,有三分之一的藥材,還是宋大誌替他尋來的。
    宋向文看破不說破,輕輕拉開門,拿上掛牆上的細竹篾背簍,背在後背上。
    一扭頭,鎖上藥房的門,掛上有事外出的牌子,這才輕手輕腳的和宋大誌一起走出了曬滿藥材的後院,朝著大峰山走去。
    翻過一座山,天剛蒙蒙亮,宋向文從胸口的小紙包裏拿了塊低糖八珍糕遞給宋大誌,自己也拿了一塊,小口小口的吃了起來。
    知道這玩意兒噎得慌,一向大口吃飯,大碗喝湯的宋大誌都分成了三口,但還是喝了半竹筒水才給順了下去。
    看著他那窘迫樣,宋向文搖了搖頭,暗歎一聲“山豬吃不來細糠”。
    宋向文把手裏的八珍糕吃完,又喝了兩口水,忽略掉宋大誌那渴望的眼神,繼續往前走了兩步。
    宋大誌期期艾艾的喊了一聲“師兄”,宋向文這才不情不願的摸了一塊八珍糕遞給他。
    “就這一塊!”
    宋大誌嗬嗬一笑,接過了塞嘴裏,又是三口咽了下去。
    宋向文看著宋大誌那吃相,簡直和他乞兒老班長如出一轍,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真是教好要三年,教壞就三天。
    “趕緊的!快上工了。”
    宋大誌抹了一把嘴,趕緊帶著宋向文翻起了第二座山。
    剛上山頂,宋向文就看到了那一片高手如雲的青崗樹。
    “我看到了!你趕緊回去上工吧!下工了別忘了帶背簍來接我就行!”
    宋大誌點了點頭,還真就轉頭走了。
    宋向文知道他的性子,也沒放在心上,直接朝著青崗樹奔了過去。
    青崗樹四五月開花,十月結果,這個天照理說是沒有青崗子的。
    可誰讓這片青崗樹林藏得深,這麽多年落下的青崗子到現在都沒有人來撿,全都便宜了宋向文。
    隻幾個小時而已,背簍就滿了。
    宋向文幹脆把他的道袍脫了下來,打上幾個結當包袱使。
    即便如此,也沒有撐多久。
    就在宋向文猶豫著要不要把褲子也拿來用的時候,宋大誌背著背簍、拿著麻袋過來,解除了他的窘境。
    看到漫山遍野的青崗子,宋大誌毫不猶豫的投入到了“撿便宜”的工作中。
    天邊最後一絲光亮都被黑暗吞沒,宋向文和宋大誌師兄弟倆這才咬著手電筒,帶著他們的收獲回了家。
    把涼透了的紅薯吞下肚,師兄弟倆把青崗子平鋪在後院的條石地板上,略微衝了衝,便沉沉睡了過去。
    六月的太陽正好,青崗子暴曬三五天,青皮水分蒸發收縮出現褶皺裂紋時,用木棍輕敲縫隙,便會呈片狀脫落。
    把果皮拿來當柴火,果仁泡在陶缸裏,隔三差五的換換水。
    等澀味去除後,這才磨成粉,加水過濾,放回缸裏沉澱。
    把上麵的水分倒掉,下麵的澱粉起出來曬幹,得到了大半袋的橡子麵。
    打那以後,撿青崗子就成了宋大誌的日常。
    至於宋向文?
    作為十裏八鄉唯一的“先生”,偶爾離崗一下還行,時間長了可不行。
    再說了,他還得去城裏呢!
    七月的太陽,明晃晃的掛在天上,照得地上白晃晃的,宋向文藥房這頭人就沒有斷過,都是中暑的鄉親們。
    宋向文手裏的藥材雖然不少,卻也架不住這麽消耗。
    “被逼無奈”宋向文隻能跟大隊長告假,去城裏買點藥材。
    聽說宋向文要進城,大隊長毫不猶豫的同意了,隻是一扭頭就打開了大喇叭,召喚起了十裏八村的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