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強人所難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隻是宋南星小朋友的長勢太快,宋苗辛辛苦苦繡花的上衣,最多就能在宋南星身上呆一年。
等下一年,竄了一頭的小姑娘,就穿去年衣服,就有一種穿七分袖、七分褲的窘迫感。
大部分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想著接一截什麽的,甚至宋立夏和宋小滿也都是這麽過來的。
可輪到宋南星小朋友這兒,宋向文和宋大誌可就不樂意了。
再加上一個偏心眼、又舍得出錢出票的幹爹鄭遠成撐著,宋南星小朋友硬是沒有穿過任何一件帶布丁的衣服。
甚至,還有那多孩兒的家庭,尤其是有小女孩子的家庭,還會巴巴的找上宋苗,想要勻一點宋南星的舊衣服。
當然,不白給。
紅薯什麽的,管夠。
宋苗還能怎麽辦?
當然是,成全大家咯!
紅薯再燒心、反酸,那也是救命糧。
沒見李桃花,不,是桃源村的所有人,每年都要拿細糧到宋家村來換麽?
宋南星也感慨萬千,可她並沒有掌握農業科技研發方麵的技能,隻能不動聲色的在大峰山種一些澱粉多的藥材。
譬如,山藥、葛根、茯苓、薏苡仁。
雖然不能代替米麵,但也能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讓人墊吧一口,解一時之急。
隻是,十裏八村的村民似乎都不識貨。
宋南星辛辛苦苦耕耘了兩三年,最終這些藥材還是落到了她和張仁德手裏。
當然,也有一部分出現在了他們家的餐桌上。
清蒸山藥、清炒山藥、拔絲山藥、山藥排骨湯、葛根粉雞蛋餅、葛根紅豆糕、涼拌葛根粉……
怎麽吃,都覺得比紅薯好吃。
連帶著張仁德家的餐桌都豐富多了,不再是紅薯配紅薯。
隨著張仁德的采藥、種藥技術的日趨成熟,宋南星開始逐漸放手。
三年期滿,宋向文大手一揮,宣布張仁德出師,順利給他和宋南星解綁。
當然,采藥的收益,宋向文也是一分不落的全部給了他。
隻是分門別類晾幹就行的藥材還好,遇到需要炮製的藥材,張仁德還是隻能求助於宋南星這個“小師姐”。
宋南星偶爾搭一把手,但更多的時候,卻是跟著宋向文習武、看書和出診。
十裏八村的鄉親們,也習慣了宋向文身後的小尾巴。
鄉下可沒有城裏講究,行醫資格證什麽的更是聽都沒有聽過。
宋南星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在把脈、辯證、藥方的應用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一般的毛病,根本難不倒宋南星。
等到宋南星的手勁漸漸練出來了,宋向文便漸漸的把正骨和針灸的活兒交到了宋南星的手上。
為了激勵宋南星,宋向文甚至特意為宋南星定製了一套四十九根的銀針。
漸漸的,宋南星也就有了“小先生”的稱呼。
再加上每年春末夏初、秋末初冬的時候,宋向文都會帶宋南星去軍醫院坐診一陣。
軍醫院裏“小神醫”的名頭,也漸漸的打響了。
隻是這樣,宋向文還不滿足。
聽說,上級了解到中國衛生技術人員的情況,對於農民常見病治得少、多發病治不好、急病重病治不了的矛盾很是不滿,安排軍醫院務必要為地方培養一批接受短期培訓的農村醫療工作人員。
宋向文想都沒想,帶著宋南星就去了。
問?
就是交流學習!
宋向文打什麽小九九,鄭遠成還能不清楚?
正巧軍醫院忙不過來,鄭遠成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教授”人選,宋向文就自投羅網,鄭遠成當然不會放過他。
在這個藥品匱乏的年代,能配發給這些農村醫療工作人員的,通常隻有紅汞、碘酒、阿司匹林等有限的藥物。
靠這些治病救人,根本不現實。
與其讓他們學西醫,還不如跟著宋向文學點中醫,去山裏麵找點草藥,跟著宋向文學點針灸,作用肯定大得多。
一向老謀深算的宋向文,就這麽被趕鴨子上架了。
被迫走馬上任的宋向文,第一時間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農村醫療工作人員,必須在農村就地選拔;要能認字,有一定的閱讀寫作能力;要家庭出身好,思想覺悟高,勞動積極;要優先從農村土醫中選拔。
標準?
宋南……
趁著最後一個字還沒有從宋向文嘴裏禿嚕出來,鄭遠成一把捂住了宋向文的嘴。
以宋南星為標準,這培訓班就不用開了。
“上級的要求是:
初步了解醫療知識。
在廣大農村地區普及愛國衛生知識、除“四害”。
同時緩解鄉村缺醫少藥問題。
另外,來的都是農民,他們不能脫產,培訓期越短越好。”
宋向文瞪了鄭遠成一眼,毫不留情的拍開了鄭遠成的手,瞪了他一眼。
“怎麽短?三年夠不夠?”
鄭遠成蹙著眉頭,艱難的開了口。
“上麵希望的是,三個月!”
宋向文一聽這話,差一點跳了起來。
“三個月,能幹嘛!”
培養一個醫生不光要有醫學知識,還要有臨床經驗。
別的不說,就宋南星小朋友,博聞強記,三歲就能背湯頭歌,四歲就跟著宋向文學把脈、辯證,可現如今六歲了,還沒能獨立行醫呢!
如今,給他一群“半路出家”的半吊子,讓他三個月搞“速成”。
玩兒呢!
鄭遠成也知道這事兒不太靠譜,可上級發布的任務,他總不能當看不到吧!
“先教人體構造,傳染病防治和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指望他們能像大醫院的醫生那樣去給病人診治是不切合實際的,解決一些簡單的頭疼腦熱問題,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就算立了大功。”
宋向文一聽這話,腦瓜子嗡嗡的。
現在就這麽個情形,明擺著根本沒有這麽多條件和資金來培養專業的農村醫療工作人員。
隻是,讓初中和高中畢業的青年,或是有點藥理知識的人,隻要學習幾個月時間,畢業後就能當醫生。
別說宋向文覺得匪夷所思,就連鄭遠成都難以接受。
有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是好事兒,但醫生除了醫德,更重要的還是醫術啊!
隻是,上級的任務就這麽明晃晃的壓了下來,鄭遠成也沒有拒絕的權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