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求問大乘佛法!

字數:7238   加入書籤

A+A-


    摩訶止觀雙手緩緩合十,置於胸前,微微欠身,動作帶著一種古老的韻律。
    他的聲音依舊平和,卻清晰地穿透了夜晚的微風,傳入贏子夜耳中。
    “阿彌陀佛。”
    “驚擾殿下車駕,老衲之過。”
    “當初殿下提及大乘佛法,言及‘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宏願,振聾發聵,令老衲心潮難平,輾轉反側。”
    “故不揣冒昧,夤夜來訪,隻求殿下能不吝賜教,為老衲詳解何謂……大乘?”
    果然,是為了大乘佛法而來!
    贏子夜心中冷笑,這理由冠冕堂皇,挑不出錯處。
    他對自己拋出的超越這個時代佛學認知的概念感興趣,實屬正常。
    但時間太過巧合,就在他與東皇太一深談,觸及核心猜測之後?
    “原來如此。”
    贏子夜語氣淡然,帶著一絲仿佛被打擾的不經意,卻又透著一種對學問探討的開放姿態。
    “大師既為求道而來,本公子豈有拒人千裏之理?”
    “請入府一敘。”
    他這才從容起身,彎腰下了馬車。
    玄色的常服在燈下更顯深沉,步履沉穩地走向府門。
    早已聽到動靜的府內暗河侍衛無聲地打開大門,垂首肅立。
    就在贏子夜引著摩訶止觀踏入府門,穿過前院,走向燈火通明的主殿時,一道紫色的倩影正從廊廡下輕盈轉出。
    少司命依舊是一襲淡紫長裙,身姿窈窕,清冷如玉。
    她似乎正低聲吩咐著身後的侍女準備點心。
    抬眸見到贏子夜歸來,眼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絲暖意。
    隨即,目光落在緊隨其後的摩訶止觀身上,紫瞳中掠過一絲極淡的訝異與審視。
    但很快便恢複了一貫的平靜。
    對著贏子夜微微頷首,便要退去安排。
    就在這時,摩訶止觀的目光落在了少司命身上。
    他那雙古井無波的眼眸,仿佛能洞徹表象,在少司命身上停留了足足兩息。
    隨即,他再次合十行禮,聲音帶著一種奇異的篤定,緩緩開口。
    “阿彌陀佛。”
    “殿下,若老衲眼力不差,令夫人應已身懷六甲。”
    “觀其氣韻流轉,胎息雖初凝,卻已隱現勃勃生機,未來必是福緣深厚之子。”
    此言一出,贏子夜腳步猛地一頓!
    他霍然轉頭,先是看向少司命。
    少司命清麗絕倫的臉上也首次出現了明顯的愕然。
    她下意識地輕輕撫向自己依舊平坦的小腹,紫瞳中充滿了難以置信。
    這老僧……竟能一眼看穿?
    一股寒意,夾雜著難以言喻的警惕,瞬間攫住了贏子夜的心髒!
    這絕不僅僅是眼力的問題。
    這摩訶止觀,或者說他背後的佛法,果然有著窺探生命本源的神秘手段。
    聯想到東皇太一關於信仰之力與生命奧秘的猜測,贏子夜心中的警鈴大作!
    然而,他臉上的表情卻在瞬間的凝滯之後,綻放出毫無破綻,混合著驚喜與一絲不敢置信的笑容,目光灼灼地看向摩訶止觀。
    “大師好眼力!”
    摩訶止觀雙手合十,枯槁的臉上多了幾分慈悲之意,緩緩道:
    “老衲早年遊曆,曾偶得一卷《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其中載有專門庇佑孕婦與胎兒的殊勝咒語與祈福法門。”
    “若至誠誦念,可消災解難,增福延壽,令子嗣聰慧安康。”
    “殿下若是不棄,待老衲回去之後,便命人將相關經文抄錄整理,送來府上。”
    “殿下若有心,可於閑暇時每日虔誠誦念,必能加福於未出世的麟兒。”
    “善。”
    贏子夜撫掌,臉上洋溢著感激與期待。
    “那便有勞大師了。”
    “此等厚意,本公子先行謝過。”
    他心中卻是冰冷一片。
    祈福?
    送來經文?
    這分明是投石問路,是示好,也是試探。
    更可能是一種無形的捆綁與滲透!
    想借由子嗣之事,將手伸入六公子府嗎?
    但他麵上絲毫不顯,反而顯得極為受用,側身做出一個更加誠摯的“請”的姿態。
    “大師,請。”
    “殿內已備好熱水,你我可細細論道,詳解那大乘佛法之精義。”
    摩訶止觀微微頷首,不再多言。
    隨著贏子夜邁步走向燈火通明主殿。
    少司命站在廊下,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纖細的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衣角,紫瞳中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
    夫君那無懈可擊的驚喜笑容之下,她分明感受到了那如同深海般洶湧的警惕與算計……
    ……
    殿內,燭火通明。
    驅散了冬夜的寒意,卻驅不散贏子夜心頭那越聚越濃的迷霧。
    溫熱水氣在兩人之間嫋嫋升起,模糊了彼此的神情,卻讓話語中的機鋒愈發清晰。
    摩訶止觀的問題,起初確實圍繞著“大乘佛法”。
    贏子夜便順著那日觀瀾台的思路,進一步闡述菩薩道的“六度萬行”。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他刻意引用了更多超越此時小乘佛教體係的理念。
    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思想。
    以及“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觀。
    老僧聽得極為專注,那雙古潭般的眼眸中,不時閃過驚歎與思索的光芒。
    他時而追問細節,時而陷入沉思。
    對贏子夜提及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等大乘宏願,表現出了近乎癡迷的興趣!
    “殿下慧根深種,所言發前人未發之覆,老衲……茅塞頓開。”
    摩訶止觀的聲音帶著真誠的歎服,“昔日隻知尋求自我解脫,猶如乘坐羊車、鹿車,雖能出離火宅,卻格局狹小。”
    “今日聞殿下說大乘菩薩道,方知尚有駕馭大白牛車,承載一切眾生同赴寶所之無上法門!”
    “此乃真慈悲,真智慧!”
    他的讚譽毫不吝嗇,甚至帶著一種宗教狂熱者見到全新真理般的激動。
    然而,贏子夜冷眼旁觀,心中那根弦卻越繃越緊。
    他敏銳地察覺到。
    每當話題稍微偏離“終極成就”與“生命形態轉化”時,摩訶止觀總會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巧妙地將話題重新引回。
    果然。
    在又一次對“般若空性”表示讚歎後。
    摩訶止觀話鋒不著痕跡地一轉,雙手合十,語氣變得愈發深邃:“殿下所言空性,妙不可言。”
    “然則,既言諸法空相,那這輪回流轉,生生不息,又是以何種相而延續?”
    “菩薩發願度盡眾生,若眾生皆在輪回中沉浮,形態變幻,記憶蒙塵,又如何確保能度到那原本的他?”
    “這輪回之機製,究竟為何?”
    “轉生之奧秘,核心何在?”
    他的問題開始深入得令人不安。
    不再是單純的教義探討,而是直指輪回運作的原理和機製。
    贏子夜心中冷笑,麵上卻依舊平和,斟酌著用詞:“佛法所言輪回,乃業力牽引,因果相續。”
    “形態雖變,業力種子不滅,如薪盡火傳。”
    “至於具體機製,玄之又玄,非言語能盡述。”
    “大師修行多年,於此當有更深體悟。”
    他巧妙地將問題拋了回去,同時仔細觀察著對方的反應。
    摩訶止觀並未回避,反而順著說道:“業力如種,遇緣則發,形成新的生命形態,此理固然。”
    “然老衲曾於古卷中見得一種說法,謂真正的大成就者,或能……幹預此過程。”
    “非被動隨業流轉,而是主動選擇,甚至重塑轉生之身?”
    “殿下博聞廣識,不知對此可有聽聞?”
    “重塑轉生之身?”
    贏子夜眉頭微挑,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好奇,“此說倒是新奇。”
    “莫非是指修煉到極高境界,能凝聚不滅元神,擇胎而投,乃至凝聚某種法身、報身,乃至化身?”
    他故意用了幾個大乘佛教後期才完善的概念。
    摩訶止觀的眼中驟然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雖然一閃而逝,但那份渴望與探究卻被贏子夜精準捕捉!
    他身體甚至微微前傾,追問道:“殿下果然知曉!”
    “卻不知這法身、報身,與尋常輪回之身,有何本質區別?”
    “是否……更具威能?”
    “更近不朽?”
    他的關注點,完全落在了威能與不朽上,而非佛法通常強調的解脫與智慧。
    贏子夜心中的疑竇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
    他不動聲色,繼續與之周旋。
    引經據典,談及“三身”理論。
    說法身無形無相,遍一切處。
    報身乃修行功德所感,莊嚴無比,居於淨土。
    化身則隨緣應現,度化眾生。
    他刻意描繪了一幅成就者超越凡俗輪回,擁有無盡壽命與神通的美好圖景。
    摩訶止觀聽得如癡如醉,呼吸都似乎急促了幾分!
    他不再掩飾那份熱切,反複追問細節:“如此說來,若能成就報身,便可脫離這無常肉身的束縛,得享近乎永恒之生命與自在?”
    “那淨土何在?”
    “如何往生?”
    “需要何等龐大的功德或願力,方能成就?”
    “功德願力,自是根本。”
    “需發大菩提心,行難行之事,積無量善根。”
    贏子夜一邊說著,一邊心念急轉。
    這老僧對“輪回機製”“轉生選擇”“重塑金身”“功德願力積累”的執著,已經完全超出了一個尋求解脫的僧侶應有的範疇!
    這更像是一個……
    尋求某種技術路徑以實現永恒和力量的探索者!
    而且,他提及功德、願力時,那種語氣,並非宗教徒的虔誠,反而帶著一種衡量與計算的意味!
    聯想到東皇太一關於信仰之力,成就神位的猜測。
    贏子夜幾乎可以肯定。
    這摩訶止觀,或者說他背後所代表的勢力,絕對是在有目的地研究並試圖利用這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