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塹與豐碑

字數:6063   加入書籤

A+A-


    吳元捂著腹部,艱難地站起來,臉色灰敗。他看著站在“廢墟”中央,氣息平穩如初,連發絲都未曾亂上一絲的夜鶯。那平靜無波的眼神,此刻卻如同最鋒利的冰錐,刺得他靈魂都在顫抖。
    差距……天塹般的差距!這根本不是戰鬥,是單方麵的碾壓!是高等生命對低等文明的俯視!
    夜鶯的目光掃過一張張失魂落魄的臉,她走到吳元麵前,沒有勝利者的姿態,依舊平淡。
    “你們的‘網’,縫隙……很大。配合……有延遲。”她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最終隻補充了一句,“但……有基礎。”
    這句“有基礎”,在此刻聽來,更像是一種殘酷的施舍。隊員們連苦笑都擠不出來。
    吳元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翻騰的氣血和幾乎被碾碎的驕傲。他看著夜鶯,眼神複雜到了極點——震撼、挫敗、敬畏……還有一絲在絕境中看到更高山峰的、屬於戰士的不甘與渴望。
    他挺直了腰背,盡管腹部還在隱隱作痛,聲音卻異常沙啞而堅定地響起,打破了死寂。
    “全體都有!”
    隊員們下意識地、掙紮著站起來,雖然姿態狼狽。
    吳元的目光掃過他們,最後落在夜鶯身上,一字一句,如同宣誓。
    “今天這堂課,讓我們認識到自己與強者之間的差距!都給我記住了!零號的實力就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打敗零號或者在她手下存活。那麽未來當我們麵對未知敵人時,也有一戰之力!”吳元頓了頓,轉向夜鶯,眼神裏再無半分輕佻,隻剩下純粹的、對力量的敬畏和一種近乎托付的鄭重。
    “零號……不,鶯教官!以後……請多指導我們特訓!”
    “鶯教官!”隊員們的聲音參差不齊,卻帶著一種被徹底打服後的、發自內心的認同和敬畏。
    那堵名為“實力”的高牆,已經清晰地豎立在每個人心中,也將成為他們未來磨礪自身的坐標。而那個站在牆頂的身影,在他們的目光中,已不再僅僅是神秘的外星人,更是一座需要仰望的、名為“強大”的豐碑。
    訓練場的燈光慘白而刺眼,映照著“利刃”小隊隊員們臉上尚未散盡的挫敗和淤青。吳元的聲音打破了沉重的寂靜,帶著一種經曆過真正絕望的沙啞。
    “鶯教官,差距……我們認了。但差距,不是我們放棄的理由。”他環視著自己的隊員,目光落在鐵錘壯碩卻微微繃緊的肩膀上,“我們……也遇到過‘非人’的東西。”
    他走到控製台前,調出一段加密等級極高的錄像。畫麵晃動劇烈,背景是東南亞雨林的深夜,紅外模式下人影模糊。
    “一年前,金三角,‘涅槃’行動。”吳元的聲音冰冷,“目標人物由一支神秘小隊護衛。我們第一次遭遇。”
    畫麵中,一個體型明顯異於常人的身影突然從掩體後衝出,無視了潑灑過去的彈雨,一拳砸在充當掩體的吉普車引擎蓋上!厚重的鋼鐵瞬間凹陷變形!
    另一段模糊的快速切換畫麵裏,另一個身影在樹木間以近乎非人的折線速度突進,硬抗了兩發近距離***轟擊後,隻是晃了晃,反手扭斷了一名隊員的脖子!
    “力大無窮,速度遠超常人,肌肉強度和骨骼密度變態級,痛覺神經似乎被屏蔽或削弱。”吳元指著畫麵,語氣沉重,“常規武器效果極差。那次……我們丟了八個兄弟,才勉強撤離。”
    畫麵再轉,切換到一段更模糊、信號幹擾嚴重的歐洲城市巷戰錄像。
    “半年前,柏林。疑似‘光明聖殿’的勢力介入。”吳元的聲音帶著更深的忌憚。
    畫麵中,一個身著奇特銀色紋路作戰服的身影在槍林彈雨中緩步前行,子彈打在他身前半米處,竟詭異地被一層肉眼可見的、水波般蕩漾的淡金色光幕阻擋、彈開!小隊最強的反器材狙擊步槍轟擊其上,也隻是讓光幕劇烈波動了一下!
    “能量屏障!”吳元咬著牙,“那次……是鷹眼用自製的強電磁脈衝炸彈幹擾了那東西幾秒鍾,我們才找到機會重傷了他,代價是鷹眼差點沒回來。”
    錄像結束,訓練場內隻剩下粗重的呼吸聲。
    鐵錘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鷹眼推眼鏡的手微微顫抖,冷鋒的眼神如同淬了毒的冰。這些畫麵,是他們心底最深的傷痕和最沉重的陰影。
    夜鶯靜靜地看著,紫色的眼眸深處,一絲極淡的紫意掠過。這些被地球人稱為“超級戰士”的存在,在她眼中……粗糙、低效,充滿了野蠻的改造痕跡。
    “目標‘大個子’:力量型基礎生化改造。肌肉纖維過度增生導致爆發力增強,但關節結構未同步強化,成為顯著弱點。能量消耗巨大,需外部高能營養液持續補給,否則續航能力極差。戰術動作模式化,缺乏變通。”
    小鶯冰冷而高效的電子音在夜鶯意識中分析著錄像數據,同時構建出對應的三維模型,高亮標記出膝關節、肘關節、頸椎等關鍵連接處,以及背部一個疑似外掛能源包的接口。
    “目標‘小瘦子’:速度與耐力強化方向。神經反射速度提升,但感知係統未同步優化,存在約0.1秒的視覺信息處理延遲。痛覺屏蔽導致對肢體損傷反應遲鈍,易累積暗傷。戰術協同僅限基礎指令執行。”
    “目標‘護盾’:低等級便攜式能量護盾。能量核心位於後腰,護盾發生器位於左臂內側。護盾強度與能量核心輸出功率呈正相關。遭遇高強度衝擊或特定頻率能量幹擾時,核心過熱風險高。護盾無法覆蓋全身,尤其足部、頭頂存在防禦盲區。”
    分析結果瞬間傳遞給了夜鶯。她轉向吳元,聲音依舊平淡,卻帶著一種洞悉本質的穿透力。
    “弱點……關節、能量源、反應延遲、協同死板。”她走到中央光幕前,小鶯的分析模型被直接投影出來,潘多拉風格的簡潔幾何線條和高亮弱點標記讓隊員們倒吸一口涼氣。
    “對付‘大個子’。”夜鶯指向模型關節處的紅點,“放棄正麵。攻擊這裏、這裏……製造失衡。幹擾或切斷他的能量補給。”
    夜鶯模擬了幾個極其刁鑽的關節打擊動作,快、準、狠,完全不同於地球格鬥術。
    “對付‘小瘦子’。”的指尖點在模型頭部和高速移動的軌跡上,“利用他的視覺延遲。陷阱…在這裏設伏。攻擊…累積傷害,他感覺不到痛,但身體會崩潰。”
    “對付‘護盾’。”她指向能量核心和後腰,“集中火力,攻擊一點,消耗護盾能量。或者……聲東擊西,攻擊這裏。”
    夜鶯指尖點在模型的足部。
    “能量武器……最好。沒有……就用高爆,震。”
    夜鶯的語速不快,用詞依舊簡單,但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砸在隊員們心上!她不僅點出了弱點,更直接給出了基於這些弱點的高效、甚至可以說是冷酷的殺戮方案!
    潘多拉戰士對改造生物的理解和應對方式,帶著一種近乎解剖學的精準和漠然。
    “我……可以……幫……訓練。”夜鶯沒有任何廢話,直接下達指令。
    “第一:反應……速度。躲避……這個。”她指向訓練場角落一個不起眼的裝置。那是何老某個廢棄項目留下的,能隨機發射低功率、但速度極快的橡膠訓練彈。
    “第二:精準……射擊。目標……移動關節靶,大小……這樣。”她用手比劃了一個比乒乓球略大的範圍。
    “第三:分合……戰術。”夜鶯的目光掃過所有人,“你們……網。我……誘餌。困住‘大個子’,分割‘小瘦子’,消耗‘護盾’。利用……一切環境。”
    眾人聽後頓時明白了,那麽殘酷的訓練便開始了。
    反應速度訓練場,隊員們如同在槍林彈雨中跳舞。橡膠訓練彈以刁鑽的角度、恐怖的速度呼嘯而來!慘叫聲不絕於耳。
    夜鶯如同鬼魅般穿行其間,每一次隊員被擊中,她冰冷的聲音便如同鞭子般抽下。
    “慢!”
    “預判錯誤!”
    “重心不穩!”
    她甚至會在隊員即將躲開時,用指尖彈出一顆更小的石子,精準地打在其平衡點上,讓其結結實實挨上一發橡膠彈!青鳥的胳膊很快就紅腫一片,冷鋒的額角也掛了彩。
    精準射擊場,隊員們趴在滾燙的地麵上,汗水浸透了衣服,手臂因為長時間據槍而劇烈顫抖。他們要射擊的是在複雜掩體間高速穿梭、隻有拳頭大小的移動關節靶!
    命中率慘不忍睹。
    夜鶯就站在他們身後,目光如同掃描儀。
    “呼吸亂!”
    “心跳影響瞄準!”
    “手腕僵硬!”
    她的聲音沒有絲毫情緒,卻比任何斥責都讓人難受。鐵錘因為用力過猛,幾次把扳機扣到底,子彈都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引來夜鶯一句冰冷的“蠻力……無用……腦子……思考”。
    最殘酷的是第三階段的“分合陷阱”對抗。
    夜鶯親自扮演擁有“大個子”力量的改造人!她雖然壓製了絕大部分力量,但速度、反應、以及對力量運用的技巧,依舊遠超人類想象!
    隊員們按照夜鶯傳授的戰術,利用訓練場的複雜環境設置障礙、分割路線、製造局部陷阱,試圖困住她、消耗她。
    然而,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戰術顯得如此脆弱!
    “困住她!B組!絆索!”吳元在通訊頻道嘶吼。鐵錘和另一名隊員猛地拉動預設的強力絆索!
    夜鶯的身影卻在他們拉動的瞬間,如同沒有重量般輕點絆索上方,借力一個空翻,反而落入了他們中間!鐵錘隻覺得眼前一花,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撞在胸口,整個人如同被卡車撞中般倒飛出去!
    模擬的“陣亡”藍煙從他身上冒出。
    “消耗!A組!火力壓製!別讓她靠近冷鋒!”吳元目眥欲裂。
    冷鋒占據製高點,***瞄準夜鶯移動的軌跡。
    然而,夜鶯的身影在掩體間閃爍,快得如同瞬移!冷鋒的準星根本無法鎖定!反而夜鶯在高速移動中隨手撿起的碎石,如同子彈般呼嘯而至,精準地打在冷鋒的狙擊鏡上,震得他手臂發麻!
    緊接著,夜鶯如同鬼魅般出現在他側翼的視覺死角!
    “冷鋒!小心……”吳元的警告還沒出口。
    冷鋒頭盔上藍煙炸開!他甚至沒看清攻擊從何而來!
    訓練場如同地獄。
    隊員們一次次被擊倒,“陣亡”,爬起,再被擊倒。夜鶯如同一個不知疲倦、沒有感情的殺戮機器,精準地打擊著他們戰術配合中的每一個微小失誤、每一次反應延遲、每一次力量分配不均。
    她的聲音在每一次擊倒後響起,冰冷地指出問題所在。
    “配合脫節!”
    “誘餌太假!”
    “火力覆蓋有間隙!”
    “環境利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