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同行
字數:3441 加入書籤
回到侯府,承安侯糾結許久,終於忍不住道:“我不去,你們可以嗎?”
“如果我和景淮要去,京中若是沒有人坐鎮,我怕那些宵小會趁機做亂。我們在外麵直麵風口浪尖,還得父親您在後麵為我們保駕護航,護著我們這些小輩呢。”
承安侯聞言,心裏美滋滋的,眼神中透著點得意。
裴景淮瞥了他一眼,嘴角含笑。
他這位夫人呐,可謂是把他父親拿捏得死死的。
“不過我還是有點擔心,容與真的要一起去嗎?”
承安侯看著裴景淮,他知道他的兒子並沒有看起來那麽弱,但一路上長途跋涉的,他的身子骨本就不比常人,當真吃得消嗎?
“即使我半死不活,雍帝也會命人將我抬去的。”裴景淮冷笑一聲,“若我猜得不錯,雍帝會讓我們跟溫衡同行。一來,溫衡可以監視我們,那個令牌也可以讓他們更快抵達酈城,二來,有他在,我們這一路上也可以免去不少危險。”
“允明應當已經出發去梧州了。”承安侯估摸了一下時間,“若他腳程夠快,應該會比你們先到幾日。等你們到梧州,其中的消息,想來他已經探聽得差不多了。”
說話間,下人來報,溫衡在府外求見。
三人對視,果然如他們所想。
……
溫衡站在門外,看著承安侯府那塊有些年代的牌匾,思緒萬千。
就在方才,雍帝單獨召見他,他才知道太後做了一件蠢事。
——這件事,朕最不願意的就是看到其他人插手,原本朕屬意太子的人去救,他們忠心,無論如何都會將太子帶回來,為著江山穩固,朕也不會讓老二插手,可偏偏,太後打亂了朕全部的計劃。
——若太後選擇了其他人倒還好,可偏偏選擇了裴家。當年那件事雖然已經徹底解決,可黑虎寨摻合其中,保不齊他們知道點什麽,這一次務必斬草除根。
——朕會讓永嘉和裴景淮與你同行,好在裴長淵不去,當年的事情,裴景淮怕是也不甚清楚,還能免去不少麻煩。溫衡,你給朕盯好他們,若是他們真知道了什麽,如有必要,就地處決,不必顧及淑寧和裴家,朕會幫你擺平。
溫衡想到雍帝扶著自己站起身時,那一臉的信任,可誰人不知,他溫衡不過是雍帝手中的一把劍,劍鋒所指皆為異黨。
想到這裏,溫衡眸子裏劃過一絲冷芒。
劍有雙刃,傷人傷己!
思緒紛飛時,下人走出門,恭敬道:“溫大人,侯爺請您進去。”
待溫衡進去後,那下人擦了擦額間的細汗。方才一瞬間溫大人身上的氣勢,可真駭人。
……
溫衡進入前廳時,裴景淮已經回房了,隻有承安侯和顧清瑤坐在位置上,似是在說些家常話。
“溫大人。”承安侯點頭示意。
“下官見過永嘉郡主,見過侯爺。”溫衡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禮,“方才聖上召見,下官才知郡主與世子將同行一程,特來拜見,不知路上可有需要下官注意的事情?”
“溫大人來得正好。”顧清瑤輕笑,“方才本郡主還在與父親商議,此次夫君同行,可要準備什麽。夫君向來體弱,路上禁不起顛簸,所以本郡主早已命人備下一輛馬車,並配以良駒牽引,絕不會耽誤溫大人的行程。”
溫衡蹙眉。
他們此行是為了趕赴酈城和梧州,顧清瑤這般招搖,妥否?
“溫大人,本郡主曉得你的顧慮。不過,聖上下旨,允本郡主攜夫君前往靈州拜會神醫,所以,本郡主此行實為求醫,隻是恰好與溫大人同行罷了,你的任何決定,我們絕不幹涉。”
顧清瑤隻差明說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了,溫衡自然也明白,知道他們不會阻撓他,便稍放心了些。
“不知溫大人打算何時出發?”
承安侯適時打斷他們道。
“三日後。聖上此次讓下官運送三十萬斤糧草,一百萬兩白銀,同時攜帶五萬大軍,蕩平黑虎寨,接管酈城,直奔梧州。因糧倉餘糧不足,還需從周邊調度,故而還需要三天時間。”
“溫大人,不知梧州如今怎樣了?可有家兄消息。”
顧清瑤緊咬下唇,麵上滿是焦慮:“家兄與太子一同出行,可是一起被押在那黑虎寨?”
“梧州近日降水多,使得前些日子因為橋梁坍塌造成的澇災加重,農田損壞甚多,嚴重影響了梧州的糧市,如今糧食已被炒至天價,富戶大量斂糧後再高價賣出以獲暴利,普通百姓買不起糧,死了不少人。原本正等著太子殿下攜糧草救急,一旦糧草進入梧州,富戶再想抬價就難了,平衡了糧市,百姓們再買糧就容易多了。誰成想發生此事。”說到顧清塵,溫衡眸光一閃,“郡主放心,小顧大人與太子被關在一處,目前尚且安好。”
顧清瑤麵上泫然若泣,“性命無礙就好,若是他出了事,阿娘怕是會將盛京掀個頂朝天。她最是看重家人,聽說從前也不是沒這麽做過。”
溫衡心下一緊。
顧清瑤這是在敲打他,一旦長公主府和顧家的人出事,長公主定然不會善罷甘休。這一點他毫不懷疑,相傳當年那位過世,長公主就曾大鬧盛京,也不知先帝是如何安撫的,之後不久長公主就和顧衍去江州了,但長公主的威名也是傳出去了。
“郡主放心,下官一定將小顧大人平安帶回。”
溫衡斂了思緒,忙道。
“有溫大人這句話,本郡主就放心了。夫君體弱,本郡主還得去收拾些細軟,就不作陪了。”
顧清瑤說罷,起身朝承安侯頷首行禮,便朝著漱玉軒而去。
“侯爺,下官此次離京甚久,還需回皇城司處理要務,先行告辭。”
溫衡離開承安侯府後,便回了皇城司。
推開門進入房內,隻見一名帶著帷帽的女子站在窗前,背對門口而立,深深凝望著遠方。
“你不該來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