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族長和少族長會離開這片土地,我們在,家就在
字數:5695 加入書籤
要吃晚飯,太熱情了,四麵八方的嬸子們來送自家最好的菜。
王小小拉著三伯一起對著一個個嬸子道謝。
家裏炕桌上已經擺不下飯菜了。
王小小調侃:“三伯,真的萬一要餓死了,把你拉出去,保證族人餓不死。”
王德謙在她耳邊說:“當初我說全族去港城,也是絕對活得好好的,你們不同意。”
王小小也低聲說:“三伯,要不你假死後帶著兩個三伯母去港城。”
王德謙挑眉:“你同意???”
王小小看著家屬院的男人回家,笑著說:“過了明麵的假死後,你們三人現在去港城,你的兩個老婆是合法的。當初不同意,我又沒有出生,三伯,做為少族長,我就一個要求,兩個三伯母就夠了,不許再多了。”
王小小看著他,本來就是在滬城商業奇才,為了家族回來,還不如去港城創下一番事業。
王小小:“三伯,你在港城有錢嗎?沒錢講個屁。”
王德謙:“我在匯豐銀行有一個保險櫃,裏麵有我在建國前滬市賺下的黃金。”
王小小挑眉:“三伯,你和我說這些,你打算把全家都帶去???”
王德謙搖頭:“大兒子守家,還剩下正義豬豬,我帶他去,一起作死嗎?我帶小話嘮一起去。”
王小小無語,不帶自己的兒子,帶四伯的兒子,你就不怕以後回來被四伯打死嗎?
想了一下三伯的兩個兒子,了然了,是她也帶小話嘮去,絕不帶那兩個添堵的娃。
王小小:“要走,在今年七月份之前走,不然就不要走了。”
王德謙笑著:“我最想帶走的人是你。”
王小小:“沒有一個族長和少族長會離開這片土地,我們的根在這裏,我們在,家就在。”
他們的龍把鬼子和混蛋玩意趕走後,得了戰爭綜合症,現在左手和右手打架中,估計要十五六年後才會恢複,等待著“龍”的康複和騰飛,就是三伯回來的時候。
————
王小小去錢海那裏最後一次複健檢查。
王小小帶著三伯去的,這次她穿55式的女士軍裝,華姐給的,再不穿,就沒有資格穿了。
三伯的黑色中山裝,裝出了西裝的範。
王小小看著錢海的手,保養的很好,王小小最後交代:“針灸、泡藥水、複健三合一,每天都要做,不要偷懶。”
楊梅把糖果、水果、罐頭、香煙、酒全部裝進她的包裏。
“小小,對不起,謝謝。”
王小小搖搖頭:“我九叔和十三叔都是島上的海軍,您的心情,我懂。”
楊梅聽到這話,抱著王小小哭,“不會打仗對不對,不會打仗對不對。”
王小小:“隻要他們不侵犯我們,就不會打仗。”
對於灣灣,大家都是一家人,能和平解決,一定會和平解決的,兩岸一家親。
走出來,王德謙又點上一支煙:“小小,和三伯去拍一張照片吧!”
賀瑾跑了過來,“姐,記得嗎?當初老丁給我們買糖是在我們陸軍的供銷社,我想了一下,拿著工作證來空軍供銷社買東西,可以買耶!總參二科的工作證這麽牛逼的嗎?我們跑到隔壁市的海軍那邊,是不是也可以買東西?”
王小小看著他:“你買了啥?”
賀瑾笑著說:“買了巧克力給三伯。”
王德謙叫賀瑾騎八嘎車,他一定要和小小排排坐。
“三伯,你幼不幼稚呀!”
“這一別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來,小小,我不想這一生蹉跎,我已經蹉跎了十年。”
王小小了然也理解。
“三伯你才45歲,還年輕,我們一定會再見麵,記得保養得好一點,別老。”
三伯臉黑了:“小小要打屁股了,老子才41歲,老二才是45歲。”
賀瑾不解問:“姐,按照這麽算起來,大堂哥不應該是三伯的兒子嗎?”
三伯臉黑了,王小小哈哈哈哈大笑起來。
“叔爺爺講過,大大堂哥和大堂哥是同一天出生,大伯和三伯為了爭這個長子長孫已經打起來,最後叔爺爺拍板,一個叫大大堂哥,一個叫堂哥,長子長孫抽獎。後來大大堂哥十四歲結婚,大堂哥也十四結婚,兩個都搞出娃來,好險那時候婚姻法剛剛出來,不是很嚴格。”
到了照相館。
照相館不大,門麵掛著“紅星照相館”的牌子,玻璃櫥窗裏貼著幾張標準照和樣板戲造型的宣傳畫。
攝影師是個老師傅,戴著套袖,看見客人進來,連忙從暗房掀簾出來。
他目光掃過王小小筆挺的55式軍裝和王德謙氣度不凡的中山裝,態度立刻更加客氣了幾分。
“二位同誌,照相?”老師傅笑著問,習慣性地拿過登記本和鉛筆。
“對,給我們拍一張合影。”王德謙說著,很自然地遞過去一支華子香煙。
老師傅笑著擺擺手,指指牆上“禁止吸煙”的紙條,但態度更熱絡了。
“坐這兒吧,背景是天安門,還是頤和園?”老師傅指著背景布簾問。
“就那個純灰色的吧,幹淨。”王小小指了指最樸素的背景。她不喜歡那些畫出來的虛假風景。
老師傅調整著座機式的大相機,“好嘞!同誌,您坐這邊,身子側一點。對,這位女同誌,您坐這把椅子上,對,就這樣,肩膀放鬆……”
王德謙卻不肯坐,他堅持要和王小小一起站著拍。“就站著,顯得精神。排排站。”
王小小心裏一軟,順從了他的意思。
老師傅鑽到相機後的黑布裏看了看,又鑽出來,指揮道:“好,好,就這樣!男同誌頭再往女同誌這邊偏一點……對!笑一笑,自然點……好!準備了!”
燈光猛地亮起,有些刺眼。
“一、二、三!”
哢嚓一聲輕響,瞬間定格。
燈光熄滅,老師傅說:“好了!二位同誌,拍什麽尺寸?幾天取?”
“最大的。”王德謙毫不猶豫地說,同時掏出皮夾子,“多少錢?”
“六寸的,一塊二。正常五天後來取。”
“能加急嗎?最好明天。”王德謙問,明天他就要去京城。
老師傅麵露難色:“哎喲,同誌,這最近活多,暗房裏都排著呢。”
王德謙不再多說,直接從皮夾裏抽出三張一塊的鈔票遞過去,“師傅,麻煩您了,我們確實有急事,想早點拿到。”
老師傅看著將近三倍的錢,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接了過去,迅速塞進兜裏,臉上笑容更盛:“成!我想想辦法,給您插個隊,明天上午,明天上午準能取!給您用最好的相紙!”
“多謝。”王德謙點點頭。
王小小回家的時候,去了後山打獵,抓了幾隻兔子和野雞,就跑回家。
晚上的晚餐是王小小親自做的。
王繼軍一看,眼睛都直了,他是軍長的長孫子沒錯,但是他們家誰去打獵?爺爺、爸爸媽媽全部上班,姑姑上大學。
家裏誰養雞,家裏最多豬肉,有了豬肉絕對沒有其它肉,就連蔬菜就是青菜蘿卜土豆,能吃雞那就是過年,想想都心塞,更多的時候,他是在食堂吃飯的。
桌子上有紅燒肉、麻辣香鍋兔子,野雞鮑魚湯、煎帶魚、就連酸辣蘿卜都甜絲絲。
最後飯後還有罐頭紅薯糖水。
對於國人來說,家始終與吃緊密相連。
王小小用這頓豐盛的晚餐,告訴三伯,族裏總有一口好飯,總能為你張羅一桌好菜的人。
她用實際行動回應了三伯的依戀和自己的承諾:我們在,家就在。
次日,王小小包餃子,這次餃子就給三伯吃,不然她要累死。
又做了很多斜仁柱餅,讓三伯帶在路上吃。
軍軍起來,刷牙洗臉,就蹲在白樺樹枝下,等著餅,餃子他不喜歡,一口一個,從來沒有吃餃子吃飽過。
王德謙也坐在一邊,:“族裏的老頭們,一直說過年說吃餃子,但是包到一半又開始鬧騰嫌棄包餃子麻煩,嫌棄自己男人是豬~”
軍軍:“我就從來沒有吃餃子吃飽過,過年部隊食堂開放,讓家屬院家屬一起去吃餃子,說是管飽,我就吃了40個,就不給我吃了,半飽。”
賀瑾懟道:“你就不會自己包餃子呀!吃白食的,哪來這麽多理由。”
王繼軍指著王小小:“我親姑,和我同姓。”
他繼續指著這個家:“我親姑家,侄子來親姑吃飯不丟人。”
王繼軍是個給點顏色就開染坊的小鬼,前天來有點忐忑不安,經過兩天不到,馬上就了解這個家,姑姑說的算,他認真去挖野菜,把給家屬院的老人送水的活給要了過來後,知道姑姑對他有好臉色後,立馬張揚起來。
王小小送三伯拿到照片,再送他到火車站。
今天的火車居然沒有晚點。
王德謙抱著王小小說:“小小,我在你藏這香煙盒裏放了一些東西,回去收起來。”
王小小也緊緊抱著三伯:“三伯,保重,我等著您回來。”
王德謙上車,王小小目送火車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