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00章 你管這叫難題?餘總師的技術儲備深不見底!

字數:4327   加入書籤

A+A-


    錢振華的話音剛落,聲呐實驗室的主任也跟著站了起來,他是個瘦高的中年知識分子,臉色激動到漲紅。
    “不止是動力!還有微型化集成的問題!”
    他用鉛筆重重地在草圖上畫了幾個圈。
    “餘總師,在這個不足一米長的筒狀空間內,我們要塞進去主動被動聲呐基陣、導航模塊、通訊係統、姿態控製舵機,還得給動力係統和戰鬥部留出足夠的空間!”
    “這些設備每一個都精貴得很,硬要壓縮在一起,故障率會高到無法接受的程度!而且深海的壓力那麽大,對外殼的材料和密封工藝要求……這……”
    他說不下去了。
    每一個技術點,單獨拿出來都是一個需要攻關數年的國家級難題。
    而現在,餘宏要求把它們像罐頭裏的沙丁魚一樣,完美地塞進一個小小的罐子裏去。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坐在他旁邊的,一位負責通訊技術的專家推了推鼻梁上的厚鏡片,補充了第三個,也是最致命的環節。
    “水下通訊,餘總師,您說的水下量子通訊是母巢和岸基指揮部之間的鏈接,可是48個潛航器之間,它們構成的網絡內部又該怎麽溝通?用傳統的水聲通訊嗎?”
    他搖了搖頭,否定了自己的提法。
    “水聲通訊延遲太高,帶寬又窄,根本無法支撐這麽龐大的集群進行實時信息交換。”
    “更關鍵的是,我們用水聲,敵人的反潛機和潛艇一樣能聽到!我們還沒鎖定他們,自己的位置就先暴露了,這不成了一個活靶子嗎?”
    最後一個問題,由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技術員怯生生地提出,他負責軟件算法:
    “餘總師……48個單位,怎麽……怎麽協同指揮?我們廠裏最好的計算機,同時處理四個通道的目標數據都已經是極限了。您說的那個蜂群,幾乎就是需要……初級人工智能了啊。”
    轟!
    這四個技術難題一提出,整個會議室剛剛被點燃的狂熱火焰,就像是被接連潑了四盆刺骨的冰水,瞬間熄滅大半。
    現實的冰冷,將所有人的幻想拉回了地麵。
    激動,興奮,崇拜……這些情緒都還在。
    但是,壓在這些情緒之上的,是巨大到讓人喘不過氣的無力感。
    每一個人,都是各自領域的權威,他們太清楚這四個問題背後代表的技術鴻溝有多麽深不見底。
    這已經不是單純依靠意誌和加班就能解決的範疇了。
    錢振華用力地搓了搓布滿皺紋的臉,他看著坐在上首,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平靜的餘宏,眼中閃過焦慮。
    他生怕餘宏那天才般的構想,最終會因為這些現實的製約而功虧一簣。
    那將是整個國家,整個海軍的大損失。
    然而,餘宏沒有讓他們失望。
    他看著眾人臉上從狂熱到凝重的表情變化,沒有立刻開口。
    他隻是拿起講桌上的一個搪瓷茶缸,不急不緩地擰開蓋子,吹了吹上麵漂著的幾片茶葉,然後喝了一口熱茶。
    這個簡單的動作,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鎮定,瞬間安撫了會議室內騷動不安的情緒。
    放下茶缸,餘宏用清亮的聲音,給出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錢總工,關於動力問題,你說得對,我們現有的電池技術,全部都是垃圾。”
    他一句話,直接否定了國內所有的電池儲備技術,但沒人覺得刺耳。
    “所以,我們不走那條老路。”
    餘宏轉身,在背後的白板上唰唰唰地寫下了一行字:
    【固態硫化物鋰電池】
    這個陌生的名詞讓所有人都是一怔。
    “這是新型電池技術,它的基本原理,就是用固態的硫化物電解質,來代替傳統電池裏的液態電解液。”
    餘用一根白板筆,敲了敲那行字。
    “它的優點有三個。”
    “第一,能量密度極高。理論值是我們銀鋅電池的8到10倍。同樣的體積,它可以支撐無人潛航器工作24個小時以上。”
    “第二,極端環境適應性強。沒有了液體,它就不用擔心深海的低溫和高壓對電池性能造成的影響,結構更穩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製備它所需要的大部分基礎材料,比如鋰、硫、磷,我們的礦產儲備都極為豐富。化工部門已經在我的理論指導下,成功製備出了第一批實驗室樣品,一周之內,第一塊工程樣品就會送到351廠。”
    咕咚。
    錢振華艱難地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臉上的愁雲猛地抹去了一半。
    他們在這裏愁腸百結的難題,在餘宏那裏,居然隻是另一個項目裏被順帶解決的副產品。
    接著,餘宏的目光投向了聲呐實驗室那位主任。
    “微型化集成,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更簡單。”
    他的話語透露出強大的自信。
    “高精度七軸/九軸加工中心、100納米光刻機。這些舉國模式下,為了長征號兩大核心技術配套攻關的底層工業母機,最近三個月,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用這些設備,我們可以將過去的電路板,用精度高兩個數量級的方式,集成到半導體基片上去。”
    “我們也可以用一次性精密鑄造成型技術,生產出強度更高、結構更合理、耐壓性更好的潛航器外殼。”
    他看著那位主任的眼睛。
    “具體的圖紙和工藝流程,明天一早,我會放在你的辦公桌上。”
    “你需要做的,不是去想能不能行,而是組織全廠最優秀的技術工人,按照圖紙,把它百分之百地給我複現出來。”
    那位主任拿著鉛筆的手停在了半空,他怔怔地看著餘宏,感覺自己的大腦有些缺氧。
    他這才意識到,他和其他人的思維,跟餘宏完全不在同一個層麵上。
    對於第三個通訊問題,餘宏笑了一下。
    “水聲通訊肯定不能當主力,它隻能作為備用,你們難道忘了J20和北鬥是怎麽通訊的嗎?”
    “主通訊方案,依然走我們自己的技術路線。”
    他在白板上,龍飛鳳舞地又寫下兩個詞:
    【藍綠光短程通訊】、【微型量子通訊收發器】
    “潛航器之間的組網,用水下穿透性最好的藍綠激光。激光的方向性極好,隻要不是恰好對準了敵人的接收器,它就根本無法被竊聽和破解。用編碼脈衝的方式傳遞信息,帶寬足夠用了。”
    “至於母巢對整個蜂群的指揮,用微縮版的量子通訊。”
    “一個長征號潛艇,就是一個移動的量子網絡基站。每一個潛航器,隻要在通訊範圍內,隨時可以被母巢點名進行超遠距離操控和信息回傳。信號延遲?沒有延遲。信息安全?絕對安全。”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止了。
    藍綠光、量子通訊……這些聽起來如同天方夜譚般的技術,從餘宏嘴裏說出來,卻是那麽的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