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北京一幕
字數:3790 加入書籤
                    太祖三百年誕祭是南北同祭,北京這邊是信王朱由檢主持,沒有所謂家祭,結束得比南京早多了。
    按理說有大祭就沒有朝會了,文淵閣應該清閑才是,但三位閣老大祭結束都回到了內閣,太忙了。
    來宗道南下了,便是張瑞圖也不能悠閑摸魚,再說修《純宗實錄》這事也不是他張瑞圖親自動手。
    他自動接手了來宗道處理的一大攤子事,各種彈章的內閣批紅,地方賢良的表彰,朵顏鐵鍋的補發。大約就是禮部、工部、刑部、大理、太常、鴻臚這一堆的事,還有他本就負責的翰林、國子、欽天。
    張瑞圖突然成了內閣負責最多事務類型的人,把來徐二人的事一起兼了。但是除了禮部,其他都沒有啥話語權的,在大明帝國政治中的權重都偏低。
    彈章雖多,朱慈炅繼位後處理起來都很簡單,掃一眼就可以建議留中了,反正最後結果也是留中。
    下麵地方官員也學聰明了,想要得到批複,一定不能把正事夾雜在彈章中說,一定要另起奏章,最好是十萬火急的雞毛信。
    因為小皇帝性子很急,這樣就能得到最快處理。
    不管啥閑事爛事,通通打上急事的標簽,這就是有朱慈炅特色的治政新風。黃立極曾經三次大發雷霆,要嚴厲處置這幫混蛋,簡直是浪費閣老生命力。
    但是沒辦法,他發飆一次緩解一次,過幾天又恢複原樣。魚龍混雜,治標不治本,國家大事就是這樣一步步變壞的。千年流傳的政治理念都是人治至上,迎合上意是根深蒂固的當官訣竅。
    當然,朱慈炅南下後情況緩解了很多,不過,最近內閣的事又很忙了,隻因為京察大計。
    便是張瑞圖也十分小心,來宗道在還能製約黃立極打擊政敵,他一走,現在的黃首輔權勢滔天,無人能製。
    他喵的,最近黃立極的炭敬冰敬都翻了好幾番,讓人眼紅。
    張瑞圖隨意下筆,書法功夫依然老練。不過他的眼神總是頻頻望向黃立極值房,那個位置離他好遠了,該怎麽修複和皇帝學生的關係呢。
    畢自嚴也很忙,秋糧入庫,秋稅開收,他睜開眼就是一腦門官司。小皇帝一場大戰,黃閣老大手一揮,部分地區提前征糧買糧,現在報應來了。
    畢閣老手下有兩位中書幫忙,方逢年和邱瑜。方逢年已經確認要高升外任了,但畢閣老不放人,讓他再協助自己一段時間,因為邱瑜是個榆木腦袋。
    方逢年很鬱悶,他又不敢得罪畢閣老。至於畢閣老說的錯過了再幫他謀更好的位置,他隻能聽聽笑笑,畢閣老天天和首輔吵架,他怎麽謀官?直接找皇上?
    邱瑜其實很聰明,不然怎麽能考上庶吉士,人家也是翰林下放中書的,是標準儲相人才,隻不過不擅長算術罷了。你畢閣老不天天給人家加擔子,處理那麽多事,讓人家有時間係統學習下,你再看看。
    邱瑜很老實的,他是天啟五年的進士,本來天啟八年的進士出來後,他也可以升官了的。但是天啟八年的進士全被皇帝弄到草原上去了,他也隻能在翰林中書打轉。
    朱慈炅的翰林和中書似乎已經是同一種職位了,天工院那一幫人同時掛兩種名頭,翰林有需要時就是翰林,中書有需要就是中書。
    北京這邊也有學有樣,翰林院沒事做的,統統到中書去,大明沒時間給你們學習了,給內閣打下手不香嗎?
    邱瑜覺得很不香。他苦著臉回到內閣。
    “閣老,瑞王不在。劉侍中說他大祭結束就去了拍賣行,瑞王今天要賣一批珠寶,估計今天不回來了。”
    畢自嚴大怒。
    “他的私事比國事重要?王八蛋!慧王有印沒?”
    邱瑜低著頭。
    “慧王也去了,隻有信王在。”
    畢自嚴擺擺手,歎了口氣。
    “沒用。要先有輔政親王的印,那個王承恩才會加監國印。你下值後去瑞王府找瑞王,今天必須把這事辦了。
    你先來幫老夫算算這漕船租用天啟車船的話多少合算。還有,去工部問問,清江浦十月能拿出多少船。還有,來子由帶去南京那批船是太後特批的,返程應該不算錢,你也要計算進去。
    陛下也是的,都是他的事,還要收錢,吉慶那管事心忒黑!
    書田,戶部那邊吉慶上個月的稅交完沒有?”
    方逢年從文書堆裏抬頭,“閣老,他們五號準時交,查不出問題的。”
    畢自嚴很不爽,內閣的權力還是不夠大,皇店公司竟然絲毫不給麵子,自己想收拾他們都做不到。
    畢自嚴正要自己去書櫃拿資料,剛出門就看到黃立極指示孫之獬。
    “告訴駱養性,這個田生蘭,也抓了。什麽他兒子的事他不算九族,侯大真以糧換馬換的馬就是他的馬場出了,朵顏那邊詳細情報很快就會送回來。人先抓了,要是跑了,我要他腦袋。”
    孫之獬連忙點頭,轉身就跑出內閣,此人能得黃立極看中不是沒有道理,至少做事就很積極。
    昨天因為衍聖公上彈章,畢自嚴和黃立極大吵了一架。畢自嚴現在還耿耿於懷,見到這幕,忍不住開口嘲諷。
    “首輔越來越威風了啊!連錦衣衛都能指使了。”
    黃立極神秘一笑。
    “景會,好事,喜事。弄到一條大魚。”
    畢自嚴停住腳步。
    “多大?”
    黃立極眼睛都眯上了。
    “堪比崔太倉,還不算馬。”
    畢自嚴大吃一驚,轉身就闖進黃立極值房,急切的目光直射他案上文書。
    “馬就算了,朵顏那邊馬太多,不缺的,拿來純浪費糧食,直接賣了。有糧嗎?”
    黃立極胖臉上笑意收斂,有些氣餒,聲音都小了。大明如今不缺銀子,都快貶值了。改他媽的缺糧了,還是無解的缺。
    “似乎也不多。”
    畢自嚴放慢動作,一下就不激動了,搖晃著腦袋。
    “唉,孫稚繩要得太多了,沒法滿足。”
    他抬眼卻看到劉若愚走了進來,直接來到黃立極麵前,遞給他一張紙。
    “陛下密詔,首輔回信直接找咱家。”
    黃立極接過滿是折痕的紙,看了眼戳記,含笑點頭打開,孝陵特供鬆煙墨氣息撲麵而來。
    很快,大明首輔就雙目圓睜,驚慌出聲。
    “督政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