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羽王求情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A+A-


    朱慈炅打發走了張延登和常延齡,提筆寫下了司法改革四個字,準備找時間謄寫到自己的筆記本上。
    他其實並沒有深入考慮過這個問題,隻是沒有官位安置張延登了,逼出來的靈光一閃。反正他覺得這個也有必要的,反對聲音肯定比較低,因為這個新司法機構可以安置大量官員。
    哼,現在進入司法係統肯定容易,但要想出來可不容易,品級是有,但絕大多數人都隻能在這個係統裏升遷了。未來還要培養專業的法官,甚至可能牽扯到科舉改革,任重道遠啊。
    不管了,先把茅坑占著,慢慢拉吧。反正搞司法救不了大明,也害不了大明,張延登這個大理寺係統和實驗中的平遼大法官李邦華還不同。
    李邦華依然是傳統的監察體係,主要是軍法,兼顧民法,剝奪了將領對手下的生殺大權,靈感是原來曆史上毛文龍的死因。
    而張延登,涉及的是全新體係,主要是民法,分的是縣官的司法權力。至於靈感,唉,沒有靈感,被逼的,也許這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吧,搞督政院鬧的。
    朱慈炅沒有意識到,自己被黃立極埋伏了,對自己的急智非常滿意。喝了半杯溫開水,才滿麵笑容的看著施鳳來。
    “施先生回家幾月,麵色倒是紅潤了。”
    施鳳來看了看隔了兩個位置的寇慎,不是,老臣是私事,不是都說過了陛下先忙國事的嗎,怎麽還有個人。
    喂,年輕人,你是知府吧,有啥事要匯報快點,別不好意思,
    寇慎沒有領會前閣老的眼神暗示,他有啥事?他是被皇帝召來的,路上還把他的官擼了,他還不知道是不是被彈劾了呢,啥情況都不知道。
    不過小皇帝果然是傳說中的天慧,言談應對完全不像三歲娃娃。
    大理寺升兩級與六部平行,提刑按察司並入,寇前知府低著頭,默默盤算這個新大理寺好像很有搞頭,完全無視前閣老了。
    施鳳來沒有辦法,隻好開口,醞釀情緒。
    “陛下也長高了啊。想著當初陛下以稚齡繼大統,老臣還一度充滿擔心。
    但這半年多,陛下大開皇店,收京師流民,活人無數。陛下親征薊北,驅逐韃虜,千古未見。如今陛下收藩歸京,一舉解決了大明宗藩問題。建南京新城,更是以工代酬,未發一役而行大工,也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老臣唯有感歎,聖天子在朝,而老臣已經風華不再。陛下雖幼,已經是名傳千古的仁君了。便是浙江僻鄉,也感歎陛下仁德,時有鄉民追問老臣陛下音容。天下百姓,俱盼陛下健康長大,早日大婚親政,一紓大明困頓。
    來寧路上,聽聞陛下小疾,老臣如焚五髒。如今見到陛下已然康健,老臣也是喜不自禁。
    昨日老臣夜夢先帝,頗多感歎,但忍不住也要勸諫陛下。陛下尚幼,切莫操勞過甚。天下尚安,切莫怒發雷霆。”
    朱慈炅感覺小臉有些發燙,是哦,朕雖小,已有四功,天啟爸爸你看,你的閣老都說朕做得比你好。
    施鳳來還是有水平的,雖離中樞,但依然有中樞視野,能夠看到和理解朕做的事。這個人絕對比張瑞圖強,唉,當初草率了,隻想著要在內閣安插自己人。
    他喵的,所謂自己人一進內閣就全變了,張瑞圖不是東西,徐光啟能力堪憂,畢自嚴更是毫不感恩,都是白眼狼。
    突然,朱慈炅意識到不對。奸臣,果然是奸臣。朕這麽英明神武都差點被騙了,難怪皇帝明知道是奸臣也喜歡。
    這番話不過是閣老們的基操,施鳳來是帶著很強的個人目的來的,他想救人。
    朱慈炅又提起了他常用的小號漆雕紫檀貂毫,扯過旁邊一張新紙蓋住了先前文字,緩緩揮毫:
    慎獨慎微。
    “施先生之諫,朕記住了。來,施先生看看朕的書法有沒有進步?”
    朱慈炅收筆放在玉硯上,目光欣賞著自己的字。
    施鳳來連忙佝僂著身子起身,湊到禦案上欣賞,心中也有幾分驚奇。小皇帝的確功力見長啊,已經初見筆力了,嗯,堪比十歲蒙童。
    “好!頗有些峻險鋒芒,陛下已得張長公之氣骨,惜筆力稍弱,這是年齡之故。陛下,用個印吧,老臣要了。”
    朱慈炅大感意外,老家夥打蛇隨棍上,真是拿他沒辦法。
    算了,饒你幾個近親吧,株連其實本來就不合理。
    如果沒有特殊的政治目的,朱慈炅並不想搞株連。隻不過,這三個商人手段太過,內閣中書三法司所有人都要求株連,似乎隻有這樣才能震懾犯罪。
    朱慈炅抬起頭看向施鳳來,餘光與好奇望過來的寇慎對視,突然改了主意,指著王坤剛剛加好印的四字。
    “寇卿名慎,朕這幅字還是送給寇卿更好。”
    寇慎,蘇州知府,他到南京來做什麽?施鳳來突然想起此人了,不過臉色不改,沒有計較,他已經不是閣老了,也沒法計較。
    寇慎大喜,連忙起身,上前跪接。
    “臣謝陛下賜字,臣定牢記陛下教誨。”
    賜字?寇永修要改字獨微嗎?
    寇慎小心翼翼的伸出雙手從王坤手中接過宣紙,至少肯定了一件事,他不是犯官,心中忐忑頓消。
    朱慈炅看著施鳳來稍顯失望的眼神,心情愉悅。
    “兩位都回座吧,不必拘禮。”
    施鳳來不幹了,他想要測試下自己這個前閣老在皇帝心中還有多少地位。
    “陛下何薄於老臣?難道老臣求不來陛下一副字?”
    朱慈炅盯著他不語,你這老家夥求的是字嗎?
    他低頭提筆蘸墨,第一次嚐試行書。
    戒無詬,思無辱。
    然後抬頭看著施鳳來。
    “施先生要嗎?”
    施鳳來倒著沒有看清內容,但毫不猶豫。
    “要。老臣家裏還有陛下太子時高大伴賣的字,陛下親賜的可還沒有。孫稚繩家裏可是有副,據說張長公也有,反正老臣錯過了,追悔莫及啊。”
    啊,朱慈炅驚呆了。
    高起潛,你這混蛋,給朕在地裏再挑五年大糞。
    施鳳來,言外之意,這是還有起複之心?他才六十五歲,倒是真有機會啊,朱慈炅有些慎重了。
    “施先生坐吧,你的目的朕知道。偽官藥案已經結案,主犯問斬,從犯問罪,株連,發配吧!”
    施鳳來施羽王大喜,連忙拂袖下跪磕頭謝恩。
    “陛下仁德,老臣感激涕零!”
    朱慈炅稍停了一下,繼續補充。
    “發配台灣。”
    施鳳來有些愕然,一時竟然沒有反應過來台灣在哪,那破地隸屬澎湖,隻是一個小小巡檢司,此時的大明中樞根本沒有人重視台灣的。
    朱慈炅微笑著讓王坤攙扶施鳳來入座,正準備詢問施鳳來浙江民情,譚進入室稟報。
    “皇上,劉閣老攜太常寺卿錢謙益,戶部主事瞿式耜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