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製度革命(三)

字數:3566   加入書籤

A+A-


    朱慈炅努力讓自己顯得心平氣和一點。
    “回爐技術還需要實驗,冶鐵場的高爐剛剛建好,還沒有正式點火。供應邊軍或許可行,但北方還沒有高爐,回收成本太高,暫時不考慮。
    至於大福船,洪卿確定嗎?”
    洪承疇馬上搖頭。
    “回稟陛下,這隻是紙麵數據,可能有部分船根本無法出海。但是提前保障昭武衛海軍有船可用,臣認為應該能做到,就算誇大,一半五十艘絕對沒有問題。”
    朱慈炅的激動馬上被澆了一盆冷水。
    他突然想起,張可大當初攻打蓋州沉了兩艘大船的事,衛所的船就是個大坑啊。
    他的眼神瞬間冷了,他突然明白洪承疇為什麽會有這個數據了。他媽的,洪承疇你個白癡,被人當孫悟空了,平賬大聖啊。
    朱慈炅手中炭筆在胖拇指上轉了個圈,臉上表情凝固。
    這兩個人都展示了能力,陳子壯看起來很純,實際恐怕也有些小心思的,洪承疇看起來很能幹,也不知道是被人欺騙還是甘為棋子。
    朱慈炅看著洪承疇的自信放光芒,淡淡開口。
    “洪卿,如果朕下旨收攏沿海所有福船。如果,朕是說如果,船在送過來的時候,或者送過來幾天後就沉了,這船算昭武衛的還是沿海諸衛的?”
    洪承疇嘴唇微張,如遭雷擊,怔怔的看著小皇帝,半天憋不出一個字。
    他也很慌了,他突然發現這個事不是那麽簡單。為啥楊嗣昌沒有發現報告,錦衣衛提都不提此事,這是大坑啊。
    自己費心費力忙活了兩天,就這麽一頭掉進坑裏了,皇帝怎麽看我?跟衛所軍官沆瀣一氣?
    他的官帽有點發抖,和陳子壯一樣低垂頭顱。
    朱慈炅此時相當不爽,好在他還算理智。
    “以後做事謹慎點吧。朕組建天工院是幫朕查漏補缺的,不是朕幫你們天工院查漏補缺。朕這裏是允許犯錯的,但不能老犯錯,多想想總是沒錯的。
    你們現在的位置還不高,將來肯定會擔任更關鍵的職位,甚至主政一方,要是釀成大錯,這世上可沒有後悔藥。”
    朱慈炅抬手向侍候在旁的吳良輔揮揮手,吳良輔轉身從書櫃上打開一個錦盒。從中拿出一塊玉佩和一具望遠鏡放在錦緞上,捧遞給洪承疇。又轉身拿出另一塊玉佩和天工院印的玉印同樣放在錦緞上,捧遞給陳子壯。
    兩個人小心捧著,互相看了一眼,趕緊起身。
    “君子如玉,朕賜二位卿家玉佩,便是相信二位為人,以玉為盟,君臣不負。
    洪卿手上那個叫望遠鏡,朕親征時用的那具被孫傳庭要去了,這是後來造的。邱致中忽悠朕,說是窺天神鏡,實際看不清天的,但能看得更遠,朕也希望洪卿以後能看得更遠些。
    陳卿手中玉印與朕隨身龍紋是同一材質,先前為倪元璐所用,但朕收回的時候是王坤去收的。朕隻希望,將來從陳卿手中收回,是陳卿親自奉於禦前。”
    兩人捧玉長揖及地。
    “臣等謹記,定不負陛下所托。”
    朱慈炅看著二人告退,眼神有些迷茫。洪承疇還會叛國嗎?陳子壯還會殉國嗎?
    西宮書房內,一片靜謐,朱慈炅的目光凝視在案頭的破帆船上。高宇順上次從常熟回來的時候用細木條將船帆撐起來了,看起來不是那麽破了,他的手法倒有幾分天啟爸爸的風采。
    朱慈炅想的還是海軍的事,朱慈炅已經收編了整個中軍都督府的大部分衛所,二十萬大軍不是玩笑,其中也包括淮安、大河、高郵、揚州、儀征、鎮江、蘇州、太倉、金山九個海防衛所,得到的船隻能用的非常有限。
    沈壽崇就跑了一趟台灣,一半船隻不能再用,說什麽蟲蛀嚴重,難抗風浪。這兩天他應該就要北返了,不知道這次海運護航又要無緣無故損失多少船,
    朱慈炅以為開發火炮火銃是個燒錢的大項目,結果海軍才是啊,諸王對龍江船廠和寶山船廠深不見底的投入已經有意見了,這個項目感覺不賺錢,朱慈炅也感覺到壓力了。
    他用的雖然是諸王和勳貴的銀子,但這光支出,沒收入,是個人都得慌。
    朱慈炅這次可比當初的皇店投入規模大多了,而皇店公司至今才堪堪持平,這次朱慈炅雖然是半放手綁架著親王和勳貴,可是投資風險依然巨大。
    朱慈炅還需要鑄幣,不能把銀子用光了,這東西真的牽一發而動全身啊,要是玩崩了,整個帝國都得崩。
    海軍該怎麽自我造血,光靠幾艘打漁船,玩不起啊。航運不是朱慈炅一時興起才問陳子壯的,他已經想過這個問題很多天了。
    必須要遠洋貿易,光是在近海玩,玩得再溜,朱慈炅也吃不消,十萬海軍玩不起,但一萬遠洋海軍還是沒有問題的。
    朱慈炅已經暫停絲綢瓷器貿易有段時間了,就算還有點走私,外洋那幫海盜也該坐不住了,作為賣方市場,大明必須要在全球貿易中吃下最肥美的一塊。
    怎麽他們還坐得住?朕都快坐不住了啊。唉,這比的就是戰略定力,一定要穩住。反正我家從來小農經濟發展了五千年,廣大農村大有可為,誰怕誰。
    與朱慈炅和洪歹極的距離差不多的南方,這裏有座宏偉的堡壘建築叫馬尼拉總督府。此時的馬尼拉總督叫胡安·尼奧·德·塔瓦拉,在朱慈炅想念外洋人時,胡安總督和西班牙國王的王室審計官洛倫佐·德·奧拉紮·伊·萊庫巴裏也同時把目光投向了南中國。
    “這個國家的皇帝死了,繼位的是個孩子,可能因此導致今年絲綢和瓷器減產。”
    胡安總督試圖向財政官洛倫佐解釋,但洛倫佐根本不理他。
    “我不管這個,馬尼拉大帆船還有一大半船艙空著呢,你自己看著辦。”
    胡安總督很頭疼,因為朱慈炅控製了整個蘇州,便是鄭一官也拿不到足夠的絲綢,更別說瓷器。他扯了扯自己身上的中國絲袍,看向了自己的副官。
    “塞雷佐,準備派幾艘船去澎湖看看。”
    塞雷佐立即站直。
    “總督是打算進攻中國嗎?”
    胡安擺擺手。
    “不,到明年六月大帆船出發還早。我隻是想知道,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麽事,也想看看是不是那幫尼德蘭叛逆在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