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向海圖強(三)
字數:4916 加入書籤
                    朱慈炅今天其實起床起得比較早,打完拳回到西宮書房換了衣服,還抽時間一邊看劉一燝留下的官製方案,一邊聽孫進等人的匯報。
    幾位大璫這時都在他身邊,田維章匯報的皇店公司的事,大約想幫曹化淳緩頰。
    “水泥已經燒製出來了,他們按皇上要求先澆築了一條路,的確比三合土幹得快,估計今天就能幹透。皇上,要在宮裏也修一段嗎?”
    朱慈炅低頭看文書,並沒有被田維章吸引到皇店公司的事上,隨口應付。“可以,你看著安排吧。”
    田維章還不死心,又開口。
    “平板玻璃也壓製了一批,宮中窗戶要換嗎?”
    朱慈炅抬頭了,反問。
    “還是花花綠綠的嗎?”
    田維章終於能幫曹化淳說上話了。
    “這個奴婢不清楚,要問曹公公。不過他們上次拿進宮的看著就很透了,隻是有點青色。”
    朱慈炅才沒心情問曹公公,這兩混蛋先晾個十天半月再說。
    “讓他們多實驗,硬度要求夠的話可以先吹製點瓶子杯子等器皿再說。”
    劉應坤也受李實委托,想給他求求情。
    “皇上,沈壽崇將軍今天回來了,今天要見他嗎?”
    朱慈炅點頭,
    “可以,下午讓他進宮陪朕釣魚吧,他的技術應該比景嶽先生高明。”
    劉應坤連連點頭。
    “蘇州那邊說是查清了太湖水匪顧三麻子的行蹤,說他好像和皇上見過的那個最早加入日月商會的沈鄘有聯係。”
    朱慈炅頗為意外,看向孫進。
    “你剛才沒說這事?”
    孫進有些苦笑,他已經聽懂了兩位大璫的各自站隊,但他可不想站隊。
    “這個事是李公公在負責,奴婢不太清楚。”
    朱慈炅極為敏感,這一下,瞬間明白了田維章和劉應坤的匯報是在幹什麽了,小臉一下就冷了。
    “自己管好自己的事!”
    這是譚進也來湊熱鬧了。
    “皇上,奴婢從惜薪司的董貴公公那裏找到了根廣東來的茶竿竹,給皇上做了一根新釣竿。大家都說好馬配好鞍,這好魚也得配好竿,皇上換竿後,今天一定能開張。”
    朱慈炅大笑,這順口溜還挺溜,不過,你這濃眉大眼的也學人推薦人了,還這麽直接。
    “是你討好朕,還是替董貴討好朕啊?”
    譚進一臉不屑。
    “奴婢打探過了,釣竿最好的竹竿就是茶竿竹,隻不過隻有董貴有一根。奴婢答應他在陛下麵前提一嘴,這不是就提了嗎?今天肯定能釣大魚。”
    朱慈炅更開心了,這譚進果然耿直,說提一嘴就提一嘴,結果如何他是完全不管的。不過,說到釣大魚,朕今天的確有條大魚要釣啊。
    “你們都下去忙吧!孫進,這本文書和劉閣老的信你差人送北京黃首輔。譚進,擺駕柔儀殿。”
    朱慈炅擺駕柔儀殿準備工作其實很麻煩,譚進立即出門安排禦輦儀仗。
    由朱慈炅自己招募的小宮女雖然還在訓練,但已經開始安排人輪班在房袖手下學著做事了,她們捧出朱慈炅的朝服,翼善冠,和龍紋披風,甚至還有重啟短劍,乖乖站立。
    房袖可是乾清宮的宮女主官,尚儀局的正五品尚儀,可惜鄉下野丫頭出身,一點也沒有大明尚儀風采,一直喜歡親力親為,而且還毛手毛腳。
    朱慈炅老實的站著讓她給自己換衣服,戴帽子,係披風,不過係得有點緊。但朱慈炅隻能默默吐槽,這東西保暖效果差得很,又不是係得緊就更暖和,一會還得取,真費事。
    嘴上半點不敢流露,麵前是他惹不起的袖姨。房袖幫朱慈炅整理好服裝,轉頭遞給她手下的小宮女一個瓷瓶。
    “小嫣你拿著,皇上如果頭痛發著就擦點。一會我要陪太後出宮上香,今天不跟著皇上了。”
    朱慈炅大喜,你快走吧。不過,小皇帝是有點毛病的,房袖一在身邊就希望她走開,真不在身邊,又想她在。
    十八名禦馬監護衛太監開道,四人抬轎,四個小宮女一人捧著玉圭,一人捧著重啟短劍,跟在玉輦身後。譚進在禦輦前扯開嗓子,“皇上起駕。”
    朱慈炅吐槽不已,這段路,他以前都是直接走的,哪怕他是小短腿也就十來分鍾,坐個轎子麻煩無比。
    沿途太監宮女紛紛跪避道邊,剛出西宮,皇驍衛武士立即匯入儀仗隊,朱慈炅甚至看到了嶽鳴珂這個密衛頭子也帶人跟著。
    目光從沿途太監身上掃過,突然見到一老太監。
    “停。”
    譚進連忙靠近請示。
    “皇上?”
    朱慈炅對那老太監努努嘴。
    “他就是董貴吧?”
    譚進回頭看了眼,連忙應是。
    “你這事辦得不地道,叫他近前來,朕問問話。”
    朱慈炅也知道在南京尋到廣東的竹子不容易,譚進這混蛋這是欺詐行為,以後誰還信他。
    董貴一臉掩不住的喜色,上前來先給朱慈炅大跪行禮。
    朱慈炅對太監基本上都是親切的,要是不親切了,立馬弄死,比如徐應元。
    何況能到南京來的太監,基本都挑選過,沒有啥勢力的牽扯,在北京基本屬於冷門人物,朱慈炅其實樂於提拔的,就是這董貴年紀是不是有點大了。
    “董公公是惜薪司總理?哪一年入宮的啊?”
    董貴已經有些白發。
    “回皇爺,奴婢是總理,南京炭薪都由奴婢負責。奴婢是萬曆三年入的宮。”
    朱慈炅愣了一下。
    “萬曆三年,你當時不大吧?”
    董貴依然一臉笑容。
    “那時七歲,剛記事。”
    萬惡的太監製度真是殘酷,朱慈炅小臉滿是同情。
    “董公公是哪裏人啊?你那麽小,家裏怎麽狠心送你入宮?”
    董貴對朱慈炅的同情無感,反而有些小驕傲。
    “奴婢沒有家人了,奴婢是陳璘陳宮保送進宮的。”
    朱慈炅目光一凝,太監製度好啊,應該一直堅持不動搖,原來你丫的是個小倭寇啊。朱慈炅瞬間無感了。
    “哦,東洋那邊來的啊。”
    董貴有些疑惑。
    “奴婢是廣東人啊,不是東洋來的。奴婢生父母雖然名義是倭寇,但奴婢回廣東采珠時已經查明身世。奴婢家裏其實是疍民,家裏還有一個三叔,好幾個堂弟呢。”
    朱慈炅有些呆滯,原來倭寇還不如賤民。
    “哦,那就好。朕已經下旨取消疍民賤籍,準許疍民上岸了,你老家人有收到嗎?”
    說到這事,董貴又激動了,連忙又下跪,咚咚咚的給朱慈炅磕了三個頭。
    “奴婢代天下疍民叩謝皇恩!
    這事奴婢知道,不過聖旨下到廣東可能還要些時日,奴婢已經給我三叔去信了。唉,家裏沒人識字,他們看信得走好遠。不管如何,奴婢肯定大家一定非常感恩皇爺。”
    朱慈炅露出真誠笑容。
    “你先起來,他們都叫朕小皇爺呢,一個爺字把朕都叫老了。你的釣竿朕收到了,還沒看,但相信會很好。”
    董貴投給譚進一個感恩目光。
    “皇——小皇爺喜歡就好。奴婢閑時就喜歡釣魚,我堂侄兒特意送給奴婢,就是有些長了,可能小皇爺不趁手。”
    譚進連忙插話。
    “奴婢改短了,瞎說什麽不趁手,今天一定趁手,皇上下午一定大殺四方。”
    朱慈炅咯咯大笑。
    “不會用成語就別瞎用。董公公下午有閑可以來禦湖陪朕釣魚,朕現在要去柔儀殿釣魚,你先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