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女真向南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朱慈炅改變了大明對蒙古人的政策,不再是拉攏利用,而是直接收用。朵顏效應外溢,那些牆頭草會觀望形勢,會看看蘇布地的結局,這些早在朱慈炅意料之中。
至於缺糧,大明、蒙古、建奴誰不缺糧啊?
可能剛開始聽到大片大片的餓死人會讓人心慌難受,可朱慈炅如今見到各地上報的餓死凍死數字以及漏澤園的統計,他已經麻木了。
沒法不麻木,他已經盡自己所能,但變不出來糧食,該餓死還得餓死,隻要不是動蕩鬧事就行。
甚至大明的傳統技能,鎮壓屠殺流民,他都默許了,隻要別讓朕發現就行。
這些人已經沒法怪罪朱家了,各地藩王都撤了,藩庫已經空了,甚至朱家人的俸祿都不要了,東林黨人再編一個朱家幾百萬人吃窮大明的故事來忽悠試試?
缺糧對大明來說超級難,甚至會崩,但建奴卻未必,他們船小好調頭啊。
朱慈炅的語氣讓阿敏有些吃驚,這種大而化之的消息根本打動不了小皇帝,他露出微笑。
“罪臣知道些大明人和大金勾結的消息。”
這倒是個有價值的情報,但朱慈炅毫不猶豫的敲桌。
“停!此事,朕不想聽,而你說出口隻會速死。”
會議室的文武大臣全部把目光投向朱慈炅,驚愕之色和阿敏沒有任何兩樣。惟有王在晉看著小皇帝,心中感歎,魏武故事嗎?這居然是四歲天子的第一反應,了不起。
阿敏突然覺得小皇帝和洪太好像,都有一種洞察人心的莫名能力,莫非上位者都必須如此。他是建州的四大貝勒之一,他很清楚,一個降人如果沒有價值會是什麽結局,他有點怕了。
“洪太有宿疾,恐怕命不久了,此事是我的親信發現的,他曾親眼見到洪太吐血,沒人知道。”
阿敏這話一出口,小會議室內一片沉默,震驚、懷疑、興奮相繼流露。
隻有朱慈炅臉上的神情居然是——同情,隻是不知道他是同情洪歹極還是同情阿敏。
朱慈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在北京天工院裝死時的場景,繼而是老帥哥張瑞圖。
在朱慈炅記憶中,洪歹極確實有病,他也曾經在望遠鏡裏看到過,那麽大一坨,心腦血管疾病不找他找誰,就像朱慈炅前兩天讓福王減肥一樣。
但朱慈炅同樣記得,洪歹極能撐到重啟十五年。
阿敏對洪歹極的窺探,跟大明閣老他的老師張瑞圖窺探他自己的病曆,簡直不要太像。朱慈炅一時不知道是該和洪歹極同病相憐,還是憐憫阿敏蚍蜉撼大樹。
“阿敏啊,你被人騙了。你真的相信你的親信還是你的親信嗎?你能給他的和洪歹家能給他的根本不是一個層次。如果你還留著建州,朕相信,先死的人會是你。”
阿敏大驚,看著朱慈炅的微笑,命運被人掌控的恐懼油然而生。無論是在建州還是在大明,他似乎都擺不脫這個宿命。
朱慈炅一語就點破了這件事的陷阱,阿敏的第一反應是分辨,但朱慈炅自信的目光讓他忍不住開始懷疑。
有了方向,一些平時不起眼的蛛絲馬跡,瞬間清晰,怪不得洪太一直罵他蠢,跟這些聰明人比起來,自己那點智慧確實顯得蠢。
阿敏的脊梁如抽了筋般塌陷。
“或許吧。還有一件事或許對陛下有用,建州的牛錄已經不是滿編,大部分牛錄都隻有兩百多人,有的甚至不到兩百。
洪太隻是外表強勢,他最想的是和大明議和,或者是投入不大的戰爭,讓建州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
孫傳庭仔細盯著阿敏說話的神情姿態,心中一動,陛下的持久戰果然有道理,每年秋冬發動一場大戰,不論勝敗,東虜絕對撐不了幾年。
他的目光悄悄轉向朱慈炅,滿眼崇拜。小皇帝果然是軍事天才,就是這種戰略,大明也難啊。
朱慈炅滿意的點點頭。
“這個消息大明無法確認,的確是最有價值的一條。但是諸卿也別得意,朕都幾乎可以看到,洪歹極一收到阿敏出逃的消息,第一時間就會召回各旗,從新編組。
建奴虛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簡單,我們還是要以我為主,以不變應萬變。當然,阿敏這個消息還是能極大的提升軍心士氣的。”
王在晉等人連忙拱手稱是。
朱慈炅看著阿敏。
“阿敏,你可願率領鑲藍旗重上戰場?”
阿敏嘴唇蠕動,卻是久久不語。
“有什麽顧慮直接告訴朕就行。”
阿敏抬頭,學著漢人拱手。
“陛下所命,罪臣不敢不從。但罪臣擔心,女真人殺女真人,鑲藍旗戰力會折損大半。而且一旦遭受逼迫,罪臣恐怕會被裹挾再降洪太,甚至危害陛下大局。”
毛文龍冷哼一聲,早就忍不住了。
“你以為你真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皇宮裏有校場,走,去試試看,老夫能不能取你項上人頭?”
阿敏毫不示弱的盯著毛文龍,胸膛起伏,但終是沒有說話。
朱慈炅小手撐著下巴,目光看似隨意的掃了眼周遇吉,周遇吉秒懂。
會議桌下,周遇吉大手一把抓住毛文龍的手腕,巨力襲來,毛文龍本能掙紮,卻發現年老的他根本不是年輕的周遇吉對手。
目光對視如火星,但周遇吉神色平靜。毛文龍又看了看眼角帶笑的朱慈炅,終是低頭,他知道自己有些僭越了,但是遼東無數屍骨猶在眼前,他有些失控。
朱慈炅似乎根本沒有發現桌麵下的暗戰,依然對阿敏微笑開口。
“是這個道理,那你們女真人適應不適應山地作戰和南方氣候?”
阿敏本來以為自己逃脫不了炮灰的命運,有幾分後悔之意,聽到小皇帝的話,有些驚喜。
“陛下,女真是擅長漁獵,山地沒有問題。罪臣一路行來,南方氣候也沒有什麽不同,我們能夠適應。”
朱慈炅點點頭,從王坤地上的小冊子中確認了一下。
“那好,朕任命你為貴州畢節衛指揮使,受五軍都督府直轄,平時不受兵部管製。但貴州此時有戰事,你仍受兵部尚書朱燮元節製。
方懋昌說你有兩千可戰兵力,朕會讓他給你送過來,畢節衛現在紙麵上還有兩千人,但朕不信,所以再給你配兩千兵力。
畢節衛是屯衛,糧秣需要你自己負責一部分,朕會給你配齊監軍、屬官、將佐。那邊也大部分已經打爛了,所有皇民土地政策,也會先在畢節施行。
你要練一隻強兵,也要遵守大明的軍律法條,否則,別埋怨朕無情。”
王在晉大驚失色,忍不住想要開口勸諫。
“陛下。”
朱慈炅擺擺手。
“朕相信阿敏。”
阿敏有些興奮,拉起兒子雙雙起身下跪。
“罪臣願為陛下效死。”
朱慈炅笑了,
“平身吧,臣赦免你過去的罪了,不用自稱罪臣。”
阿敏跪在地上。
“末將有個不情之請望,望陛下恩準。”
朱慈炅點頭。
“說。”
“臣聞多爾袞降明時,陛下曾賜漢名。臣父子二人也想求陛下賜名。”
朱慈炅稍微想了下。
“可以,你不如叫薑敏,你兒子叫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