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大明很忙
字數:3577 加入書籤
胡貢民和多積禮被大明遺忘了。他們開始被安置在南禮部的理藩院中,隔壁還有安南高平莫敬寬的嫡長子莫敬宇,這小子愛上大明不走了。
後來禮部有人說胡貢民和多積禮是叛逆使者,不是藩使,不能住理藩院,要把他們押入刑部,但這稍微有點過份了,於是轉移到錦衣衛的地盤。
看守他們的錦衣衛開始還好,後來錦衣衛混亂無比,改成昭武衛的人來看守他們。兩個領頭的百戶都是燕山戰場下來的,一臉橫肉,天天拿刀恐嚇他們,想要激起衝突,弄死他們的人。
胡貢民和多積禮憋屈死了,人在屋簷下,根本沒辦法,他們隻能盼望小皇帝接見。但小皇帝也不把他們當回事,禮物收了,卻把他倆忘了。
主要是朱慈炅確實很忙,整個大明都很忙。
方懋昌在山東殺人殺得夠狠,但殘局還要中樞處理。哪怕山東屬於北方,北京吏部也直接拒絕配合,因為北方沒有什麽十品官、宣令使。
沒辦法,隻能南吏部頂上去,左侍郎呂圖南親自坐鎮。第一次山東考公,轟轟烈烈的在山東全麵執行,豈料李精白這個敗家玩意,他居然敢要一萬人。
按照南天官錢狀元的指示,不能全部在當地為官,所以還要交流一批人來南直。總之,吏部很忙,前所未有的忙,禮部還來添亂,說山東皇民蒙學老師不夠,他們要三千人。
禮部也很忙的,南直蒙學和女學早開學了,山東已經落後,可是山東還有無數渴望讀書的娃娃。
禮部直接讓山東兵幫他們搭營房開課,方懋昌不敢拒絕,他現在很老實,坐擁八萬大軍這事,細思極恐。
因為教材是欽定的,需要內廷印刷,禮部也沒資格印製,而負責印刷的兩位新廠公也忙得很,這事情扯皮不斷。
禮部還有葡萄牙果阿總督的使者和日本長洲藩的毛利使者要應付,雖然都不是代表國家,但天工院的“走地錦雞”都很重視。
禮部最重要的是“天子籍田禮”,朱慈炅十分重視,他竟然真想要親耕,什麽禮節也管,反正他已經提前拿到優質稻種了。
最忙的還是戶部,西班牙人的船隊已經開始靠岸了,而戶部還要向整個南方州府派遣官員督促春耕。
南戶部衙門都一空,二月份的俸祿又開始拖欠了。不過這次不是沒錢,是沒人簽字。隻有楊一鵬一個尚書帶著幾個官員留在戶部,楊一鵬還要去排練籍田,誰管你們能不能拿到俸祿。
工部在吵架,和皇店司吵,和四城城建公司吵,甚至因為春耕,地方府縣都不鳥他們了,他們還要和地方吵。
刑部也在吵架,和大理院吵,他們沒有想過有一天刑部和大理院會是敵人,生死對頭。
因為人口聚集,新政落實,南直,運河上都非常不穩定,刑部也非常忙,可是他們抓起來的人,大理院竟然說證據不足,放了。
唯有兵部好點,基本已經穩定了。隻是需要等待四川消息,不過那裏主事的也是兵部尚書,不需要他們操心。北方還有一隻三十萬人大部隊沒有回來,不過那是北京兵部的事。
王在晉已經打出欽差旗號,放心大膽的扔下南兵部去上海坐鎮了。
大明的官員牛馬們紛紛吐槽,當官的還不如當兵的,因為當兵的餉銀照常發放,他們官員要等戶部的人回來才能拿到,多半是二月三月一起了。
南直各地的底層宣令官也很忙,皇民們晚上端著飯碗聚在一起,宣令官們拿出頭天的通報開始宣讀:
“驚蟄日,聖上寅時即起,辭別太後,率內閣六部親王國公親赴先農壇,祭祀神農,迎春牛,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這是大明天子第一次在驚蟄籍田,陛下說,立春時北方尚未解凍,所謂春耕隻是儀式,驚蟄才是真正春耕之始。
陛下此次親自曬種,在乾清宮廣場親自曬種三日,每日持小鏟揚翻揚三次。其後陛下用大缸加石灰、黃泥用木棍與稻種攪拌,漂浮的稻種全部棄之,這是選種。
其間,陛下因為人小,木棍選得小,還攪斷一根,差點摔跤,內侍見陛下不通農事,才取而代之。”
下方一片笑聲。
“陛下定然是黃泥放多了。”
“我們村今年的石灰不夠,明年裏長和宣令大人要早點去領。”
宣令官在台上大吼。“安靜,還要不要聽了。”
“陛下用清水浸泡了兩次稻種,然後放在木盆內用玻璃掩蓋。內侍開始拿的是銅盆,陛下說民間木盆更多,實際木盆更佳,民間沒有玻璃,用稻草也差不多。
驚蟄日,陛下親手端了滿滿一盆稻種到先農壇外籍田。內閣閣老,劉一燝大人和徐光啟大人親自扶犁驅牛,深耕壟畝,陛下持小鋤和諸位親王一起將土塊鋤散成泥。
其間,福王體胖,深陷泥中,剛剛出發就不能挪腿,靠三名錦衣衛力士,才將福王拔出送回田梗。”
下麵又是一片議論。
“王爺們養尊處優,這回可受苦咯。”
“大把年紀,連娃娃都不如。”
“陛下呢?陛下可揮得動小鋤?”
宣令官在台上提高聲量。
“陛下鋤地直到午後,其間,飲水七次。陛下與六部大人們一起將土壘成十塊,每塊之間留出排水溝。
此法是陛下特意邀請參加籍田的鳳陽老農劉阿財所授,劉老爹年七十有八,已經不能耕田,隻在陛下身旁指點。
午後,陛下邀請眾官和諸王食野菜饃果腹,陛下吃了整整一塊。唯有諸王,有悄悄吐掉之人,可惜陛下未見。”
台下激奮。
“陛下不能吃野菜,老王我今年可以交一石白米,我們養得起陛下。”
“就是,陛下還小,野菜饃怎麽有味?陛下要長身體的。”
宣令官在台上高聲開口。“安靜。”
“午後,陛下稍作休息,以羊糞和雞糞混合,向土壟施肥。無論諸王大臣,皆掩鼻避之,唯陛下親手持竹籃,竟然用手均勻灑肥,從之者唯有老農劉阿財。
隨後,內侍親衛從之,南吏部尚書錢士升大人從之。施肥後,陛下領眾臣又向土壟灑上細土,再均勻播種。播種後,又灑上了一層細沙和少許河水,鋪蓋草墊,完成籍田。
傍晚時分,陛下歸大內,小手竟然有六個血泡,令任太後失聲痛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