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劃圈廢鞭
字數:4208 加入書籤
連裝死的劉一燝都瞪大了雙眼,會議室內諸大佬互相眼神交流,然後才齊齊開口。
“臣等遵旨。”
畢自嚴主動提出議題。
“陛下的意思是漕糧改走海運?”
朱慈炅點點頭。
“當然,不是已經部分開運了嗎?大運河能運就運,不能運就走海路。曹化淳,秋收時海船應該足夠吧?”
曹化淳也打開了自己的書冊,他跟小皇帝學的,很是認真的查找了下,還默默計算。
“回小皇爺,如果到秋天,沙船可以增加大約三百艘,但如果要運漕糧,可能還要暫停一些戰船。”
朱慈炅當即不幹。
“不停,多運幾次唄,還分擔風險。”
畢自嚴又追問。
“漕工的問題呢?皇民村莊好像也沒有安置啊。”
朱慈炅又看向郭允厚。
“郭尚書在膠澳考察最重要的事還沒說呢。”
郭允厚眼神中對朱慈炅竟然有種莫名崇拜。
“回陛下。青島口的確可以建大港,膠澳也適合建城,不過那裏隻有兩個漁村,和一個廢棄的港口,人口,建材都是很大問題。”
朱慈炅笑了,朕在中國的東海邊,先劃一個圈,青島就是大明的深圳,膠澳膠澳,太拗口了。
“畢先生不是擔心漕工嗎?
曹化淳,成立大明青島城市建設公司,按上海模式運營。鄭芝龍不是也說他想要在上海入股嗎?青島,朕允他了。那裏離日本朝鮮更近點,也可以是兩京海運的中轉。
商會如果有人願意投資,沒趕上上海的,去青島也一樣,皇店司可以帶頭去那邊發展。”
畢自嚴和郭允厚互相對視一眼,小皇帝真是大手筆啊,可北京苦得很啊。要知道,無論南京、蘇州、揚州、上海的城市建設公司都至少是兩千萬以上的投資。
所謂的南京模式,就是國資全股,蘇州模式,是商人合股,揚州模式,則是用政治利益換取投資,而上海模式是國有控股商人入股。
對於商人來說,蘇州模式風險最大,一不小心要玩虧。揚州模式,其實在乎的已經不是商業上的盈虧了,更多是其他利益。
而上海模式,風險最小,朝廷帶著經營,還能虧損?那不跟撿錢一樣,人人都想加入,搞得上海的資金都快趕上南京了,商會隻好緊急叫停。
當然,這幫商人不知道小魔帝最擅長虧本經商了,他的煤礦、煉鋼等好幾個產業都是一直在虧錢,越大越虧得多,曹化淳都快跟著瘋魔了。
不過,此時的曹化淳還是恭敬的點頭。
“奴婢下來就去通知商會,皇勳公司和皇家公司需要加入嗎?”
朱慈炅隨意開口。
“通知他們有這事就行,朕不強求。反正朕給機會了,要求的事他們都是懷疑,天天哭窮,朕懶得管了。”
畢自嚴終於還是忍不住了。
“陛下,太倉最近支出太大,快見底了。”
朱慈炅愕然,突然想到郭允厚是昨天才到南京,估計還沒跟畢自嚴正經碰過頭呢,一時童心大熾。
“這個事畢先生可得找大司徒,朕口袋裏也空空如也,聽說大司徒可是發了一筆橫財,見者有份吧?”
郭允厚碰了畢自嚴一下,滿臉堆笑。
“陛下,那是方懋昌發的橫財,可不是老臣。再說,老臣在北京都聽說陛下收了三千五百萬兩銀子,陛下也不可憐下太倉。”
畢自嚴大驚,忍不住開口。
“有多少?”
所有人都好奇,一起盯著郭允厚。
郭允厚比了個勝利的手勢。
“兩千萬兩,不過,都是帶血的。看著都瘮得慌。”
畢自嚴頓時不語了,身體都矮了一截,舒服的靠在椅背上了。天,老夫早上還到處化緣,這方懋昌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不貪。不過這麽多,他估計也不敢貪。
徐光啟也激動了,南京是錢多,但全是別人的,財政其實也緊巴巴的,小皇帝撒起幣來,從來都是沒輕沒重的。
“大司徒,南直也需要資金運轉的。”
畢自嚴不幹了,當即開口。
“金州,錦州,九邊,陝西,還有那個什麽天汗部,兩千萬聽著是多,今年可能都不夠。”
郭允厚有些小得意。
“徐閣老老家那麽多銀子,你來找戶部就沒有意思了。畢閣老,金州屬於安東,安東和平郭隸屬山東,戶部可不管。”
連劉一燝都投來目光,郭允厚把安東和平郭都扔給山東,那說明山東還有很多錢啊,方懋昌這莽夫到底在山東抄了多少銀子?
朝廷這個動向非常危險了,一個省推行一下皇民土地政策就足夠大明不止一年的開銷,還是不斷瘋狂增加的開銷。
徐畢二人都在眼紅這筆銀子,明年又弄哪個省?劉一燝皺著眉頭看向一臉笑意的朱慈炅,治國理政不是抄家滅門啊喂,小皇帝。
朱慈炅看著會議氣氛輕鬆,也很高興。
“有銀子是好事,可銀子多了就未必是好事了。朕請畢先生和大司徒南下,就是想當麵聽聽二位的意見。南京這邊,他們都跟朕說沒事,大明足夠大,容納海量的銀子沒問題。
但真的是這樣嗎?朕很不放心,因為這種說法不是道。”
會議室所有人都恢複了正色,因為這才是小皇帝此次會議的真正主題。
畢自嚴再次坐正,首先開口。
“老臣收到陛下的書信後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老臣總結白銀有個三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我大明並不主產白銀,曆史上白銀並不是我們的貨幣。我們的白銀來源主要是海上,這本身就很有問題。
泱泱大明,我們竟然依賴別人的貨幣,借用陛下的話,我們沒有貨幣主權。國家命脈為別國所控,別國可以輕易通過加大或者減少白銀輸入來操縱大明經濟。
這並非老臣危言聳聽,試想一下,就如陛下所說如果海外銀礦枯竭,大明就會被踢出別人的支付係統。諸位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發展海貿型產業,會發生什麽事?
第二,白銀流入更大的傷害是造成南北割裂,南方諸省會培養出一批依賴白銀和海貿的商人。恕我直言,這些人全是無國無君之徒,他們甚至會綁架中樞決策,讓我大明更加依賴海貿。更甚者,他們會成為,外洋國家侵略我大明的帶路黨。
江南之地,或許的確不會受到白銀流入的傷害,甚至因此得利,但付出代價的必然是北方諸省。陛下說的通貨膨脹會發生在江南,但江南能夠承受,而北方會發生的是通貨緊縮,物價倍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國家財稅可能將陷入長期困難。去年推行的南稅改糧效果並不明顯,而北方賣糧換銀納稅。
依靠糧商,白銀最終還是會流入江南,北方會繼續缺銀,我等無法阻止。如此循環,不出十年,財稅必敗。
所以,陛下,老臣諫言:請廢一條鞭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