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廉政風暴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新六衛的這場反腐風暴震懾全軍,但在朝臣中影響寥寥。
十一名監軍太監,全部杖斃,那是皇帝家奴,殺得好。一名參將,三名遊擊,十四名千戶,十人斬首,七個人十年到五年的苦役。
其中有兩個人還是參加過燕山大戰後立功提拔的,一樣問斬,沒有以功抵罪一說。不過原先隸屬於衛所的將官,才傷得最重,三個遊擊全是出自衛所,一個活命的都沒有。
除了這些明確貪腐的,還有一個參將因包庇等罪,降級千戶,有五百多違紀的人跟著他發配台灣,全部開除新六衛序列。
這個參將叫李輔明,並不是最早的新六衛出身,而是遼東軍,當初袁崇煥那支部隊的一員。長城整編時,他通過人情加入了昭武衛,而今也算是還了這份人情了。
孫傳庭等人擔心的軍心動蕩,根本不存在,新六衛在產生之初就和大明的傳統軍隊有些不一樣。這輪反腐後,連小兵都主動盯著自家將領,看看有沒有損害我們天子近衛軍的榮譽了。
僥幸躲過僉軍衛審查的人,飛快的切割收起尾巴,現在看著遍地巡營的僉軍衛都不自覺的感覺低人一等了。
偶爾幾個“老將”閑聊,都無比可惜焦龍文。他都是警備區指揮了,再等幾年,放出去差不多就是副將,運氣好點還可能是一方總兵。出身那麽硬,全毀在女人身上了。
兄弟們啊,江南女人是漂亮,可是她們都有毒啊。
軍中反腐來得快,也結束得快。除了兵部官員幾聲唏噓,沒有人在乎。但朝廷反腐也突然降臨了,***就是沐世子的翻船案。
刑部成了重災區,廉政部第一次打響了他們的名號,南刑部一名員外郎,三名郎中,七名主事,加上在湖廣落馬的那名郎中,南刑部十二天王直接被人從衙門請走。
胡應台再沒有心情給《通報》投稿賺潤筆費,這可是專欄作家胡尚書合法又可觀的收入,他被迫親自坐鎮衙門滅火。
這次很明顯不是什麽黨爭,是刑部官員真的有問題,他處理部務時都提心吊膽的,生怕手下又有誰被供出來,然後人就突然消失了。
大明官場如果隻是一個部院的問題就簡單多了,事情很快外溢,先是吏部、大理院、戶部、最後禮部、兵部、工部都沒有逃脫。
南京官員直接少了近十分之一,連吏部右侍郎劉廷元都被請去喝茶了,還是劉一燝出麵保出來的。
事情更是很快又蔓延向北京,朱慈炅就要在乾清宮正殿裏接待即將北行的廉政禦史傅永純、黨從雅、張鳳翮三人。
襄王、周王、楚王、內閣三位閣老、新城侯王國興和五部尚書、大理寺尹張延登、天工院臨時總召王鐸全部在列。
廉政部的確大大的打響了名號,已經嚴重影響到大明的行政了,現在又要向北京伸手。所有人的臉上都是嚴肅的,哪怕最得意的楚王也沒有笑容。
三個年輕的廉政禦史臉上卻是都洋溢著激動和興奮,皇上接見禦史啊,自今上登基,他們是頭三個,不枉費這幾天沒日沒夜的辛苦。
襄王和周王都有些神色不善的偷瞄楚王,督政院想搞大佬,但是大佬牽扯太大,很容易碰壁,搞得剛開張的心情都沒有了。
他們就弄了一個衍聖公,還是按皇帝意思弄的,結果現在還關著,誰都不想去審了。但楚王聰明啊,從小官下手,居然弄出個規模效應來了,誰現在還敢小看楚王。
孫承宗算是簡單熟悉了南京政務,從督師的位置回歸次輔,但南京朝廷,他依然有很多地方沒有看懂。
第一次接到“翻船案”刑部官員受賄就是他越過劉一燝暴怒拍板嚴查的,好家夥,拔出蘿卜帶出泥,南京各大衙門沒幾個幹淨的,然後他就被幹自閉了,有點投鼠忌器了。
但是他有點抹不開臉麵叫停,總覺得劉一燝在看他笑話,他還在猶豫。廉政部這幫人打了雞血,簍子是越捅越大,他們才不管你是哪個大佬罩著的呢,統統都是我的政績。
內閣也停不下來,短短四五天時間,就控製不了了。下麵的部門太積極,有時也能反推著上麵發力,不過,這屬於非常嚴重的政治過失,孫次輔義不容辭背了這口大鍋。
此時,他的臉也跟鍋底一樣黑。
劉一燝臉色也相當不好看,這次落馬的一百多人,東林或者接近東林的人占了三分之二。這幫人以為有他罩著,什麽地方都敢伸手,然後一個個屁股還擦不幹淨。
劉閣老隻有一雙手,能給幾個人擦啊?他開始還以為是黃立極出手了呢,結果黃立極的大將劉廷元也被查了。
他才知道可能是小皇帝在暗中動手,毫不猶豫的保下劉廷元,賣首輔一個好,希望一起給小皇帝施壓。小祖宗你快別這麽搞,大明可經不起這麽折騰。
徐光啟也憤怒不已,他主持的多項事務幹到一半,負責人被關起來了,找不到人了。
這還不是讓他生氣的地方,這幫人吃進嘴裏的,不少都是他批出去的銀元,真要一查到底,他徐光啟絕對有連帶責任。
他是啥也沒撈著,白白落了個壞名聲。好像這幫蛀蟲是他養的一樣,他要說自己沒有拿好處,朝堂上誰信啊?
老徐感覺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他現在是生怕皇帝派人去鬆江,隨時盯著宮裏動靜。他其實也在自我懷疑,自家親戚很可能真有好處。
五位尚書加上張延登,他們同樣是各有各的苦說不出來。下麵那麽多人有問題,上麵有沒有問題,這是是個人都會想的事。
這群人裏,隻有王國興和王鐸看起來是打醬油的,實際,他們兩個隻是低調而已。抓人可全是王國興手下獬豸衛幹的。王鐸也隻是表麵看起來無關,小皇帝的意思不還是要他傳達。
大殿上眾人等待了很久,才看到劉若愚紅袍閃出。
“皇上駕到!”
群臣紛紛正身恭迎。
“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朱慈炅稍有的著正裝,緩緩就坐。
“平身,傅、黨、張三卿出列。”
三人都有點緊張,立時出列,相繼偷偷看向禦座。哎呀,確實是小皇帝啊,太小了。
“朕來遲了。三位愛卿歸京,朕無物相送,於是試作了三首詩,不甚滿意,但拳拳之意已經盡在心中。稚子筆嫩,還望三位愛卿不要嫌棄。送上來!”
田維章、王坤、邱致中三位紅袍大璫各捧一副剛剛裝裱好的書法作品,走到三位廉政禦史麵前,那上麵分別是:
“代持玉節乘清風,敢教滄浪洗世塵。
天闕新懸三尺劍,破開霄漢萬年春。”
“一絲一粒關名節,一黍一銖皆血膏。
欲驗千官金印貴,更持神鍔試邪刀。”
“鼠齧龍庭綱紀傾,蠹深蝕盡棟梁驚。
拆盡銅門千尺障,掃清寰宇萬民霜。”
傅永純、黨從雅、張鳳翮三人各自接過一副書卷,滿臉驚訝,雙手全都在發抖,心跳怦然加快,一時都失了應對。
朝中大佬看著他們也有些無語,劉一燝是知道朱慈炅會寫詩的,有時還讓他修改。但是專門為三個小小禦史寫詩,這是不是有點隆重了?
“楚王,朕今日立下一個規矩。廉政部並獬豸衛,以後反腐查抄所得,除歸還國庫部分外,同等抄沒數量盡數歸於你們,每年按職分配獎金。
超過兩倍的抄沒,歸入國家廉政基金,另外皇店司利潤每年拿出一成注入這個基金。朝廷為全國所有官員設立退休養廉金,凡是任內無過錯,無貪腐,清正廉明者,致仕時按職發放。
具體等級數額,戶部做個方案上來,朕禦覽後頒布天下,自重啟元年十月一日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