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天工佛光

字數:4427   加入書籤

A+A-


    天工院小會議室內,孫承宗依然坐在首席,他捧著茶碗,眉頭緊皺,對於其他人都感興趣的新鮮荔枝,他看到沒有看一眼。
    他非常不習慣會議室這個地方,對於小皇帝還在北京時的天工院會議,他隻參加過一次防汛會議。
    以往,他們都是在內閣商量好結果,幾個閣老通報皇帝一聲,皇帝一般就算有想法也反應不過來,所謂的聽取意見,全是隨閣老們怎麽說。
    朱慈炅的議事,改變了這個傳統,表麵上皇帝提出議題,召集相關人員一起協商,坐而論道。但討論時,皇帝是全程參與的,一些反對意見,內閣也壓不住,避不開了。
    朱慈炅不再是隻知道結論,而是參與決策過程。因為有他的存在,即便他一言不發,得出的最後結論也沒人能提前控製。
    坐在孫承宗對麵的劉一燝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決策方式,甚至都不做準備,還在跟天工院一個小官孫三才邊剝荔枝邊閑聊什麽十品官製。
    孫三才還很高興劉閣老能指點他,卻不知道劉一燝已經通過他大概猜測出了朱慈炅取消科舉後續的行動。不愧是老夫指點過的小妖皇,這是要準備輿論先行了。
    劉一燝得知召集的是禮部官員後,也大概猜測出這次會議的主題,大約是要禮部製定南直現有童生秀才舉人的具體管理措施,也可能是要重修南直明年縣試的規製。
    唉,小皇帝這麽雷厲風行的,內閣是真的越來越難了。
    王鐸引導禮部三位官員進入,互相間打了招呼,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孔貞運已經知道了皇帝廢除科舉的決定,他們都以為是討論這事。
    品嚐荔枝的同時,錢象坤還請教身邊徐光啟,能不能打消小皇帝這個瘋狂的決定。
    徐光啟當然知道小皇帝可能是一時激奮的決定,但按照朱慈炅的脾氣,要撤回來也幾乎不可能。
    除非來宗道在南京,來宗道也不認可這個決定,然後舍得下麵子天天堵小皇帝,分析厲害,才有可能改變。
    現在南京這三位,沒可能的。劉一燝之前或許可以,但現在,老徐也感覺到小皇帝對他若有若無的疏遠了。
    徐光啟其實也對閉目養神,不怒自威的孫次輔心中有些怨言的。
    你以為小皇帝聽不出來你的潛台詞,小娃娃叛逆著呢,他最反感的恐怕就是所謂祖製,你居然還用祖製隱隱威脅,真以人家年紀小就是善茬。
    唉,你們都沒有見過廣濟倉外麵的京觀。人老了,最近天天就做噩夢啊。
    對麵的劉閣老還在將孫三才介紹給孔尚書和林侍郎認識,把孫三才激動得對劉閣老都有些感恩戴德。
    孫三才在天工院資曆最淺,他甚至都和禮部沒有過接觸,對禮部三人都恭敬得很,客套話不斷,還親自給孔尚書剝荔枝。
    而天工院的臨時總召王鐸,低頭交代了李世熊幾句,就直接跟通道的值崗太監說話了,連閣老都不帶理會的。他雖然讓朱慈炅覺得弱雞,但安排會議這種事,還是能信手拈來的。
    王鐸通傳沒多久,朱慈炅就來了,手中還拿著王坤帶回來這次四教祝壽名單。眾臣起身施禮,跟在朱慈炅身後譚進仔細數了下人數。
    完蛋,皇爺明明說了是八個人的,怎麽又多出來一個?那個姓李的起居官,你是不是多出來的?找咱家麻煩是不是?
    劉若愚攙扶朱慈炅坐上禦座,朱慈炅放好手中文書和筆記本,抬眼看了一下與會六人。
    林焊比較少見,但朱慈炅知道他是探花及第,正宗翰林出身,比庶吉士出身的錢象坤資曆還硬。
    “不久前,朕在宮中遇到了從烏斯藏來的班禪羅桑卻吉。這老喇嘛不安好心,一見麵就試圖給朕安上一個時輪金剛佛果轉世靈童的名頭。朕召集諸位,就是想議議此事。”
    與會眾人大感意外,不是要討論科舉製改試舉製嗎?怎麽是這事,這件事很重要嗎?
    孫承宗不加思索,當即開口。
    “陛下不喜歡,拒絕就是了,這有何可議的?”
    朱慈炅仔細打量了下孫承宗,明亮的眼眸裏充滿了審視的味道。
    “次輔,皇帝身上發生的每一件事就沒有簡單的。朕以為,這個基本的政治素質,輔臣還是需要的。用朕粗淺的見識來看,這麽說吧:
    如果朕認了這個名頭,朕很可能就會是所有藏地活佛和喇嘛的導師,無論對於藏地的影響還是對合並蒙古都意義重大,甚至有事半功倍之效。
    朕之所以轉頭就走,還因為,朕如果接受了這個稱號,黃教極可能在兩京十三省生根發芽,對大明對天下對曆史影響都將十分深遠。”
    孫承宗的老臉立即脹成豬肝色,不以為意的眾人全部打起了精神,這件事的確非常重要啊。
    孔貞運沒有顧忌孫承宗,當即開口。
    “陛下謹慎持重是對的,這件事的確不簡單。看到陛下的成長,臣非常高興,相信先帝也會滿意。
    臣的意見是,不能答應,這幫人和西洋人一樣都不懷好意。陛下如果要禮佛,還是禪宗的大師比較開明,佛學精深。
    此次來南京的明燦法師和澹居法師都是修行高深的大德之士,慈安太後都聽過明燦法師講佛的,陛下如果對佛法感興趣,也可請他們傳法。”
    孔貞運太討厭了,動不動就搬出先帝和太後。朕知道你也是父皇給朕選的老師,但你連張閣老都不如,一無是處,朕是關心佛法嗎?
    朱慈炅低頭翻閱文書,假裝沒有聽到。
    錢象坤在北京就和朱慈炅有過接觸,他算是張太後給朱慈炅選的老師,錢象坤對小魔帝的印象不好,但了解還是有的。
    “聽說林丹汗也是信奉黃教的,這個班禪倒也不是毫無用處,說不定可以讓他勸勸林丹汗。
    臣看邸報不是說天汗部已經拿下歸化城了嗎,陛下可以在歸化城給他建座寺廟,對於安定天汗部應該十分有用。”
    林焊林侍郎也要發言,不能在小皇帝麵前沒有存在感。
    “這轉世靈童是什麽?陛下勵精圖治,一掃大明頹勢,可千萬不要學世廟啊。臣的意見是,陛下不必理會此事,就當著什麽也沒有發生。
    和尚也別見,更說什麽道士、聖徒、喇嘛。要見等南監國回來,讓他接見一下就夠了。”
    朱慈炅皺著眉頭,學寺廟,什麽鬼?然後微微一愣才知道,林焊說的是道君皇帝。是哦,搞不好後世要傳朕一個靈童皇帝。
    是不能學,否定的理由又加了一條,但怎麽就這麽不甘心呢?
    徐閣老開口了。
    “到也不用那麽敏感,我們陛下聰慧過人,這些人騙不了陛下的。不過,陛下,老臣隱約記得看過西南奏報,烏斯藏似乎並不平靜,他們那邊好像一直在打仗。
    班禪此舉恐怕還有將大明拖入戰爭的用心,大明如果公開支持他們,恐怕有卷入戰爭的風險,這一點不能不考慮。
    不論如何,四教論道也是我大明盛事,陛下還是應該要聽聽的。老臣的意見是,多看多聽,不用著急做出決定。
    我們對他們的了解非常有限,禮部要多跟他們接觸接觸才是。他們講他們的,認不認,我們可以慢慢考慮權衡。”
    看看,誰說徐閣老不行的,這個才是正理。朱慈炅滿意的點點頭,又看了眼徐光啟身邊憋得臉紅脖子粗的孫次輔。
    哎呀,又得罪這位了,估計他今天不會說話了,晚點敬杯酒吧。
    然後朱慈炅就轉頭看向了劉一燝。
    劉一燝是最了解他的,微微一笑。
    “陛下,老臣記得慧王十分擅長佛法?”
    朱慈炅無語,這有啥關係?但還是點點頭。
    卻聽劉一燝蒼老的聲音悠悠傳來。
    “陛下,你說那個班禪會不會看錯了?慧王世子才是靈童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