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壽宴訓商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任太後大壽大約是僅次於去年太祖大祭的活動,究其原因是有大批的女眷入宮朝賀,其中甚至還有平民。也不能算完全的平民,這些人都是朱慈炅的讚助商家眷。
身著九翬四鳳冠真紅大衫的任太後被一堆人簇擁,她是完全看不清外圍的這些平民的。她在慈慶宮正殿升座後,最先出來向她磕頭祝福的就是朱慈炅和張荷華。
這讓朱慈炅相當別扭,這種大禮上安排小荷花在自己身邊,有點不後而後的味道了,這小娃娃把聖母皇太後哄得太好了。
這場壽宴對任太後來說,是她從來沒有過的長臉時刻,天下俯首,連洋人都不例外。
對朱慈炅而言,這就是一場無聊的禮儀活動。這個大孝子送給老娘的合浦南珠壽冠,他自己都沒經手碰一下。
其實朱慈炅也是有用心為他老娘準備壽禮的,他下令皇店司設計製作一件巨大的穿衣鏡,框架玻璃都製作好了,但鏡子沒有研製成功。
本來是想再借機做個大生意的,但工匠們不給力,朱慈炅也沒辦法,隻好延期到張太後三十大壽,幾年時間總能弄出來了吧。
王公大臣們拜壽獻禮後皇宮還有多場歌舞戲曲,朱慈炅也不再做吉祥物,領著徐弘基、沐天波、孫承宗和曹化淳直接去了柔儀殿的左配殿,要會見這場大壽的讚助商們。
這場會見的門票就是一萬兩,朱慈炅直接拍賣了一百多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具體賺了多少錢,當然要給足牌麵,直接帶了國公閣老與會。
本來朱慈炅也叫了福王叔祖的,但福王和他鬧別扭,就是不動。朱慈炅看他人都瘦了幾斤,他在給老娘做壽,福王卻在給老娘守孝,能進宮已經很給麵子了。
鄒王妃和任太後是關係很好的牌友,福王給的其實是任太後的麵子,不是他朱慈炅的,那怕他是皇帝。
小沐世子其實也可以算是讚助商,雖然他不需要門票,但他的讚助費卻是無人能及。
沐天波從出生到現在可沒有經曆過這麽大的聚會,見到這麽多人,有點過分活躍了,好在有徐弘基可以壓製他。
朱慈炅給這群布衣豪商的回禮之一就是綢衣,他們以後可以光明正大的穿絲綢了。眾人參拜後,朱慈炅也很大方的讓他們落座,十分親民。
眾商人在程璧、沈鄘、申廷宣三位能和皇帝同桌的官商帶領下紛紛落座,這次太後壽宴幾乎集合全大明最有實力的商人。
說是布衣,其實大多數人還是有文憑的,甚至不少人有官身,隻不過現在大明朝的反腐倡廉搞得轟轟烈烈,許多人都低調了。
行賄受賄是同罪了,被獬豸衛盯上,罰上大筆銀子,誰有病才招搖過市。他們都在祈禱落馬的官員有點職業操守,別亂咬。
這座偏殿實際上是南監國朱由崧的辦公室,朱慈炅搬回乾清宮了,督政院也在神烈山腳下有了龐大的衙門,這裏就他一個人用了,不過他去北京處理他親奶奶的後事還沒回來。
朱慈炅其實在乾清宮也給朱由崧留了位置的,但這位皇叔不知道怎麽回事,居然喜歡上已經沒啥人的這座偏殿了,舍不得搬了。
這害得內閣找他蓋章都要走老遠,朱慈炅也沒幹涉,讓老頭子們走路鍛煉下身體也不錯。
朱由崧走後,監國大印落到了神廟係由字輩第四人的朱由楥身上,這個娃住的地方離文淵閣還是很近的。主要排第三的朱由渠也是鄭太妃的親孫子,他也去北京了。
新到的孫承宗都不知道,南監國回來後,蓋章要走老遠的路這回事,今天朱慈炅也算領著他提前熟悉環境。
朱慈炅坐在朱由崧的寶座上,有點高,兩腳懸空,都有點不習慣了。不過,這一點也不耽誤他給諸位大明商業精英發表一篇重要講話。
“諸位商客,朕很高興諸位能夠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太後壽宴,朕要先代表家母對諸位的蒞臨表示感謝。”
朱慈炅你這話說得,有點親民過頭啊,讓大家都有點慌亂。禮下於人,小皇帝你還要啥?誰不是交了錢才拿到座位的,不來錢不是白交了嗎。
“士農工商,國之四柱。工商一直是國家的力量和血脈,對於社會發展和民生大計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朕一直非常重視,你們在日月商會上書建議,朕其實都有聽取的。”
就是就是,陛下說得多好。連聖上都重視我們,你們當官的憑什麽看不起人?聖上,你這套無比正確的理論要多多教育百官啊。
“有人說商業是賤業,朕不這麽看。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德行才有貴賤。商人被人看不起,其實是奸商惡商敗壞了我們整個商人群體的名譽。
朕希望諸君都做善商良商,而不是奸惡之徒。商人求利,但商人更要求義。大明要打擊奸商,但也要保護義商。”
不是,陛下,我們都是奸商啊,還要怎麽打擊?賤不賤的其實無所謂,能賺到錢就行。陛下還要多少義,我們都納稅了,也買門票了,還不夠義嗎?
“義商有什麽標準?朕認為這五點是必須具備的,忠君愛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行善守德,進取有方。”
不是要錢啊,陛下這麽小,官話這麽溜,不愧是大明聖主魔君,掌聲在哪裏?
“說到忠君愛國,朕想起去年薊鎮糧案,晉商王登庫之流,堪稱華夏之恥。以出賣同胞來換取利益,這利是不可久的,就算成了,將來也必然是異族魚肉。
這個道理,你們每個人其實都懂,但總有人被短期利益迷惑雙眼,看不清未來。背君棄國者,誰能信重?這種人甘為棋子,就算眼前獲利,其家其族的未來大家都看得到,不難猜。”
陛下說的是理,叛徒其實都沒有好下場的,兩麵不是人。陛下,我們一定忠君愛國。
“至於遵紀守法。朕必須承認,大明的法紀其實是不完善的,需要執政者與諸位共同努力,共同承擔完善綱紀的使命。
不過有幾個原則也是必須遵守的。那就是依法納稅,明碼標價,公平競爭,完契守約,其中絕對不能做的就是官商勾結,囤積居奇,假冒偽劣,店大欺客。
諸位都知道,朝廷最近在打擊行賄受賄,這項工作不會停止,隻會力度越來越大。諸位也應該明白,沒有官員對你們索賄才是真正公平的營商環境。
隻要有人伸手,你們就可以去找廉政部,舉報是無罪的,無論涉及的人官職多高。朕也再次承諾,大明永遠保護合法所得。”
陛下這段話無比正確,可是我不亂來,別人也要亂來啊,我不行賄,別人也要行賄。這些都隻能是說說而已,小皇帝啊,長大了您就知道不現實了。
“誠實守信是商人之德,也是商人的商譽,這一條價比萬金。朕相信能夠走到朕麵前的你們,至少表麵上都是做得很好的,不然一旦毀譽的後果,你們比朕還清楚。
這條朕不細說,但希望你們表裏如一,一直堅持。苦心人,天不負。自以為聰明的人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陛下看你說的,您出宮打聽打聽,我家商號也是有口皆碑的——看來回去還要多雇幾個人多宣傳下。
“行善守德,是朕對你們提出的更高要求。保障自家勞工利益和收入,是你們必須履行的義務。朕把話說明了,大明永遠站在工農一方,克扣剝削都是朝廷要打擊的對象。
朕希望你們能夠承擔的社會責任不是在家鄉修座橋,鋪條路,建所學,而是能著眼天下,扶危濟困,接濟天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補朝廷之所缺。”
看嘛,小皇帝就是要錢,還不準在家鄉搞,那你讓我們到哪裏搞嘛?
“說到進取有方,朕必須糾正你們的一些觀點。你們總認為給工匠的錢多了,自己就掙得少了。但實際卻是,有錢的人多了,你們才能掙得更多。
否則,你們生產的大堆東西賣給誰去?就算海外市場也是有限的。而國內市場是無限的,你們給工匠發薪酬,他們才會有錢消費,你們的東西才能賣得更好。
這個是正向的商業循環,你們總有人通過商會上書說給工人待遇太高了,利潤低了。難道薄利多銷的道理還要朕教你們?那你們想多銷給誰?當然是有錢後的工人。
天下皆窮,你們也隻能相對富裕,天下皆富,你們的機會才會更多。所以,格局要大,生意才做得大。你給的待遇越好,幫你生產的工人技術才更高,你的產品質量才更好。
你們當中也有人學窮書生酸夫子鄙視奇技淫巧,朕就覺得很好笑,這些所謂的奇技淫巧,用對地方了,是能讓你們賺大錢的。
鬆江的布商為什麽會被皇勳公司比下去,是他們錢少還是朕偏心?都不是,因為他們用的織機比不上勳貴們用的,這就是奇巧之利。
皇店司每個月都要投入海量的資金研究新技術,你們以為朕錢多得沒地花嗎?是新技術必然帶來新利潤。”
朱慈炅的工人市場論和技術利潤論讓與會商人鴉雀無聲,連孫承宗和徐弘基都對小皇帝側目,老孫甚至都忘了他來是唱黑臉,準備重農抑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