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陳氏弟子,王劉之爭【6k】
字數:5830 加入書籤
劉秀一臉無奈,一邊麻溜的爬起來收拾東西,一邊看著麵前的人,輕聲感慨道:“我說父王啊,你還真的是沒有繼承到曾大父的智慧啊。”
他看著劉欽,十分耐心的解釋道:“老師的意思並不是讓我等到十五歲的時候再去拜師,而是給了我一個承諾,那就是可以拜師陳氏家主的承諾。”
劉秀眨了眨眼,倒也沒有太怪罪劉欽。
畢竟一方麵劉欽確實是沒有這方麵的天賦,這些年來他應該是知道的,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當年“陳淵”交代的人是他,可是他卻忘記了——這也可以理解,他那個時候方才三歲,哪怕是再怎麽聰慧早熟,也不可能抵擋得住年歲的侵蝕。
人能夠記住多少三歲之前的事情呢?
這是一個謎。
但大部分人六歲之前的記憶都會忘得差不多一幹二淨,而劉秀哪怕是再怎麽聰慧,也隻是記得六歲左右的事情。
他對於三歲之前的事情隻是有一個模糊的記憶而已——比如他記得陳氏家主說了要收他為徒,但卻不記得詳細是怎麽說的了。
他看著劉欽,一點點的剖析:“老師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三個方麵。”
“第一,我在年幼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留在陳氏的官渡圃園之中,一直等到年歲開始長大,懂得事情,明白道理了之後,在陳氏之中選擇一位當做老師。”
“第二,若是我在十五歲之前還沒有選擇到合適的老師,那麽便可以在十五歲之後選擇陳淵先生作為老師。”
“第三.....”
劉秀的眉宇中帶著些許的閃爍和猜測:“不知道我猜測的對不對.....”
“我恐怕在十五歲之前,就有機會拜師陳淵先生!”
?
前麵的兩點已經是讓梁王本來就不太好用的腦子有點懵住了,這個時候的他更加茫然了。
“什麽意思?”
梁王滿臉茫然。
而劉秀則是咂舌一笑:“陳氏子弟之中,難道就不包括老師嗎?”
梁王微微搖頭:“這一點我倒是記得清楚,當時我問了是否先生也可以,先生的回答是,若是你找不到合適的,拜師他也可以,但這個承諾隻對你有效,隻在你十五歲之後有效。”
“所以,其實你想要拜師陳淵先生的話,隻能夠在十五歲之後。”
劉秀搖頭:“不,不是這樣。”
他眨了眨眼:“走吧父王,我們去官渡圃園一趟,我試一試,看看能否在十五歲之前,就拜師先生!”
..... ....
未央宮中
天下的動蕩並沒有讓王莽的心中有什麽情緒,他隻是坐在那裏,神色漠然,臉上帶著些許的惆悵:“也不知道,改如何打動陳氏呢?”
他的身旁,王安站在那裏,臉上帶著恭敬謙遜之色。
在王莽當年殺死了嫡長子之後,能夠順位繼承的嫡子也就是王安了,此時的王安雖然尚且不是太子,但王莽卻也已經表露出來了要立王安為太子的意思。
所以王安也在等待時機。
“父皇,如今天下雖然諸劉激蕩,但卻爭奪不出來一個章程,不成氣候,隻怕短時間內便可以鎮壓了。”
王莽微微頷首:“劉秀呢?”
“梁王呢?”
“我讓你做的事情如何了?”
王安略微有些猶豫,他看著王莽說道:“父皇,才得到消息,劉秀和梁王一同前往官渡,如今已然在圃園之中了!我們想要殺了劉秀的話,要麽是等劉秀出來,要麽是......當著陳氏的麵殺人!”
王莽正在批閱奏疏的手微微一頓,而後臉上帶著些許的凝重。
“劉秀怎麽會跑到官渡去?陳氏又怎麽會和劉氏搞在一起?這其中有什麽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王安頓時心中一慌,這的確是他的過錯。
“父皇,我翻閱了諸多資料傳聞,在數年之前,甚至是先皇還在的時候,也就是當年父皇和先...和那位一同去官渡請陳氏之後,梁王便到了官渡之中。”
“而後,在圃園中,官渡公世子似乎和梁王世子達成了什麽約定,願意收其為弟子,所以.....”
王莽眉頭更皺了。
他坐在那裏,嘶了一聲,想要說什麽,又緩緩的凝滯住了。
“去請三苦大師。”
三苦的本事雖然不如六難,但對付眼前的事情,大概是應該可以的——即便是不行也沒事,隻要能夠給他一些啟發就行了。
陳氏還會和劉氏站在一起嗎?
若是陳氏還和劉氏站在一起....他又該如何呢?
王莽實在是太清楚陳氏的影響力了,隻要陳氏表示自己和劉氏站在一起,天下之間瞬間就會有不少人反抗他,他手下的士卒中還能聽話的隻怕也隻有十分之一了!
他的眼眸中閃爍著陰翳的光芒。
“當年六難大師說的果然是對的啊,無法殺死劉秀的話,白帝命格不能夠匯聚而成,如此一來對抗赤帝命的時候,就會遭到壓製。”
如今的情形,正式應了當年六難大師所說的話!
他一定是被赤帝命格壓製了,所以陳氏才會在他還沒有篡漢的時候,就和劉秀有了約定!
.... .....
圃園
陳淵含笑看著麵前的少年郎,臉上帶著些許的笑容。
“哦?你要拜我為師?”
“難道這陳氏諸多子弟之中,竟然沒有一個是你能夠看上的嗎?”
“你覺著他們的學識無法教導你?還是因為..... 你想要從我的身上圖謀什麽東西,所以才想要拜我為師?”
陳淵提前將話說的透徹:“你即便拜我為師,我也不會幫助你、也不會幫助劉氏的。”
他淡淡的抿了一口茶,回味著口中的甘苦聲音蕭索:“當年陳氏與劉氏有金刀之讖,陳氏也因此一直忠心耿耿、兢兢業業。”
“可後來,平帝卻違背了陳劉之間的盟約誓言,甚至是要為了一個女子而徹底鏟除陳氏,這讓陳氏傷透了心、也讓陳氏的一腔熱血徹底的化為了冰渣。”
陳淵看著劉秀說道:“我當日隻是因為你年幼聰慧,又懂得事理,所以才許下了可以收你為徒的諾言,可....收徒的是陳淵,而不是官渡公世子、更不是陳氏的家主。”
“你明白嗎?”
劉秀並沒有被陳淵的話嚇到,隻是輕聲說道:“秀兒知道。”
他抬起頭,一雙眼睛笑的燦爛而又明媚,整個人都像是散發出活力的太陽一樣:“秀兒拜師您,隻是因為一件事情。”
劉秀一字一句的說道:“因為您一定是陳氏之中最為博學的人!”
他坐在那裏,挺直了腰板:“而我,這輩子要拜師,一定隻會拜師最博學的人!人生之目標,若定的是一個較為容易達到的目標,那麽這個人的未來一定不會有什麽大的出息,因為他的誌向並不算遠大。”
“他很輕易的就能達到這個目標的話,之後就會失去目標、失去方向,從而開始奢靡享樂。”
“可若是一個人立下了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的話,那麽這個人的未來前途一定會十分遠大。”
“因為想要完成那個近乎不可能的目標,他就必須每日努力,如此一來,他在一路上都不會失去自己的目標,也不會因此而變得奢靡享樂。”
“他所能達成的誌向,也就越遠大。”
劉秀看著陳淵,說出的話十分的有條理,壓根不像是一個十歲的少年郎。
“而立下如此遠大誌向的我,又怎麽能夠不選擇一位最為博學的老師呢?”
“我若是能夠學習到老師的十分之二三的學識,難道不比學習到其餘庸庸碌碌之人的全部學識要來的多嗎?”
劉秀躬身一禮:“正是因此,我才想要拜您為老師啊。”
“希望老師看在我遠大誌向的麵子上,收下我為弟子吧。”
陳淵看著劉秀,神色中帶著滿意的神色:“哦?那你有什麽誌向?說與為師聽一聽,若是能夠讓為師也動然,我便收你為弟子。”
劉秀聽著這話,眼底閃過一抹驚喜之色,當即挺著胸脯說道:“弟子之願,乃為天下太平安然,乃為世上之人,人人能吃的飽飯!”
他看著陳淵,聲音中帶著堅定,他沒有說什麽假大空的誌向,隻是說著最為淳樸的誌向。
但....這個誌向卻讓陳淵真的動然了。
讓天下人吃飽肚子這個誌向遠大嗎?十分遠大,甚至遠大到了一定的程度.....
當年從海上而回來的糧食種子正在被大司農培育,還未曾培育出來,如今天下別說是吃飽肚子了,有幾個人能夠不挨餓呢?
陳淵看著劉秀眼睛中的堅定,微微頷首:“既然如此,那你便留下來吧。”
說完之後,也不說要不要收劉秀為弟子,隻是轉身離去了。
唯獨剩下梁王站在那裏一臉茫然:“這....這是什麽意思啊?”
劉秀微微一笑:“老師....願意收下我了!”
他這個時候才看著劉欽說道:“當時老師隻是說十五歲之後便可拜他為師,可老師的智慧怎麽可能不知道,隻要這麽說,您和我一定會拜他為師呢?畢竟有了最好的,誰都不會選擇差一些的。”
“這話便是默認他是我的老師了。”
“也是一種暗示——在十五歲之前,若是我能夠打動老師,那麽老師便會收我為弟子啊!”
“方才老師問我誌向之前,其實已經是有收我的意思了,所以他自稱“為師”,而如今讓我留下,便是默認了我這個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