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前途命運,舊事新生

字數:3899   加入書籤

A+A-


    建寧十二年。
    大賢良師應邀前往京都之中,與天子所看重的苦禪大師論道,其中隱秘不足為外人道也,但結果卻是所有人都能夠看見的。
    天子多次邀請大賢良師擔任國師之位,似乎有再次複興黃老之學的想法,但大賢良師卻都表示了婉拒,表示自己隻想要遊行天下,去看這萬千黔首。
    而天子無奈之下,也就沒有對其進行挽留。
    朝堂上的風波也就暫時的停歇了。
    也正是在這一年的冬末,皇室也好,天下也好,都開始了緩慢的動蕩之局,西部的蠻夷之輩開始小範圍的試探性侵略大漢,而劉宏借此機會,讓宗室中的劉虞前往幽州,擔任了幽州牧.
    並且讓他和漠北州的州牧陳寧一同抵禦蠻夷之輩。
    至於西域都護府?
    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縱深入西域了,需要一位持身光明正大,而且十分重要的、尊貴的人物前去鎮壓,普天之下放眼望去,能夠擔任這個職位的也就隻有陳氏子弟了。
    因為昔年樓蘭之難的時候,陳氏的某一位先祖曾經在西域受傷,而後天下震動,當時的大漢發動了幾乎可以說是恐怖的力量前往鎮壓西域。
    這一件事情被諸多西域小國列入了自己的國史之中,從那以後,隻要看見陳氏子弟,他們都會退避三舍,哪怕是不退避三舍,也不敢對其動手,隻能夠尊崇著。
    可是.....
    在劉宏想要下令讓陳氏子弟前往西域都護府鎮壓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一件事情。
    陳氏的直係子弟在朝堂上已經見不到人了!
    那些在地方上的陳氏門生也好,陳氏子弟也好,都是不能夠輕易動的,一旦動彈,便是牽扯到全局的重要性人物。
    該找誰去鎮壓西域都護府?
    在這個時候,當代官渡公世子——陳瑜主動上書,表示自己願意前往西域都護府,領兵鎮壓西域,使其不敢對大漢妄動。
    靈帝聞言大喜,也不管這個時候將這兵權交給陳氏會不會出問題了,畢竟再沒有陳氏子弟鎮壓西域,西域真的快反了天了。
    於是下旨,加封官渡公世子陳瑜為鎮西侯,列食邑三千。
    這也是自當年的忠海侯之後,陳氏曆經數百年,再一次獲得了“劉氏”的爵位加封。
    但陳氏對此並不在意。
    .... .....
    圃園之中
    陳瑜坐在院落中,看著手中的書信,臉上帶著些許的凝肅之色:“看來父親的謀劃已經成了一半了。”
    “大漢....果真是要到風雨飄搖的時候了。”
    他沉默的微微閉上眼睛。
    事實上,相對於他的父親陳元來說,陳瑜對於大漢的情感更加深刻一些,但他也更加清楚的明白,大漢是真的扶不起來了。
    這裏的扶不起來不僅僅是說出現了劉宏以及太子劉辯這樣子的帝王,而是指此時的大漢他在一種整體性結構上發生了巨大的問題。
    這裏就不得不說當年的光武帝劉秀了。
    這個版本的劉秀和曆史中的劉秀最大的不同,其實並不是身份上的不同,而是他沒有過分的倚重“世家門閥”的力量。
    原先的劉秀白手起家還能夠成功的原因是什麽?
    不過是因為使用了“世家門閥”這一味猛藥罷了,這也是為什麽東漢後期門閥世家林立的原因。
    但即便是在這個版本中,當年的劉秀沒有過分倚重門閥的力量,可門閥們卻依舊是在這兩百年的時間裏逐漸的侵蝕了大漢。
    或者說不叫做侵蝕.....而叫做....化生。
    是的,化生。
    若是追根究底的仔細去查,並且擁有強大的可以避開一切“障眼法”的力量去查探這些門閥的前身,其實可以發現一件事情。
    這些門閥甚至不是在劉秀時期才存在的。
    比如弘農楊氏——比如汝南袁氏——比如其他的門閥世家。
    這些世家是從大漢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太祖皇帝的時候便開始侵蝕大漢的,一點點的取代了大漢的建築性新生代之後,他們這群“借屍還魂”的老東西開始趴在大漢的身上吸血。
    在這種頑固的階級固化之下,大漢事實上已經沒救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也是後世封建王朝時期沒有人能夠改變的一個頑疾——土地兼並。
    此時,大漢九成以上的土地是不在黔首手中的,也不在朝廷手中的——在那些門閥、權貴、官吏的手中,而土地則是黔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在這個以小農經濟、農耕經濟為主要來源的龐大國度,當土地被掌握在門閥世家的手中後,這個國家的經濟便會如同一潭死水一樣。
    說得簡單點——想要讓大漢繼續發展——需要經濟流動——想要經濟流動就要政治結構流通、上升渠道開放——想要上升渠道開放、政治結構流通就必須是要打破現有階級——想要打破現有階級必須是掌握經濟、軍事、政治力量——想要掌握這些力量,必須成為權貴——想要成為權貴,必須你本身就是權貴。
    好了,到了這裏,問題便已經成為了一個悖論,一個無法繼續向前的死結。
    老權貴們、老的統治階級們不會允許新的權貴出現,所以他們掌握了上升渠道,而這種渠道並非是直接搬出來一個“科舉製”就可以解決的。
    因為“科舉製”再怎麽猛,他也不過是“上層建築”,他是“政治製度”。
    政治製度也好,上層建築也好,不可能憑空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他必須是依附於經濟基礎,也就是生產資料。
    然而.....生產資料在誰的手裏呢?
    不在皇帝手裏,不在黔首手裏。
    而在權貴門閥手裏。
    陳瑜微微歎了口氣,而後負手看向西域的方向。
    “我熱愛大漢。”
    “但如今,唯一能夠拯救大漢的方法,便是殺死他!”
    將一切全都推翻!
    推翻大漢!推翻劉氏皇帝!推翻現有的門閥世家!
    將一切舊的頑固的全都推翻!
    而後,一切都會重新洗牌。
    成年了的彘會被分割成一塊塊的肥肉與鮮血,流淌在這片名為大漢的土地上,澆灌那些幹枯的黔首。
    從而....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