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落後3

字數:3688   加入書籤

A+A-


    王申笑著朝裴筠一拱手,道:“裴大人此話真是為本官撥開雲霧了,隻是後續還得裴大人手下的言官們多多幫忙。”
    裴筠笑著應下。
    這一日,禮部右侍郎王申召見了墨竹軒的東家孟正祥,詢問了書坊未經允許就印其他家書冊話本的亂象。
    孟正祥依靠平興縣一家小小的書坊發家,在書坊一行混跡多年,早已對此中的亂象深惡痛絕。加之如今墨竹軒被自己那不孝子孟永長給奪了權,身為人父的尊嚴盡喪,如今被部堂級高官召見,又覺自己那丟失的尊嚴又回來了。
    在這些大人麵前,終究還是他這個老子更有臉麵。
    如此複雜的情緒之下,孟正祥自是暢所欲言,將那些小書坊盜刷劣質書冊的惡行盡數說了出來。
    尤其是當年九淵的故事四書,賣火了後,就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書坊盜印。
    墨竹軒為了阻止,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打擊,甚至找上門,也無法徹底杜絕。
    “連墨竹軒如此大的書坊,都被此事困擾,其他書坊更不必提。”王申歎息著道:“長此以往,那些個想要憑此謀生的貧困書生,怕是會越發艱難。”
    此話中透露出的含義,讓孟正祥暗自激動。
    若這位王大人真要對此等亂象下手,最受益的就是他們這些大書坊。
    孟正祥離開後,立刻就去拜訪了好幾個大書坊的東家。
    沒過兩日,京城十來家書坊的東家齊聚一堂,商議的就是盜刷盜印之事。
    此番舉措,擠壓的是那些以此為生的小書坊,可謂是劫貧濟富,這些個富人又如何能不答應。
    “王大人雖有這等念頭,然想要真正整治,必要我等自己也放出些風聲。”
    孟正祥作為此事的發起者,自是十分積極:“一旦錯過這次機會,又不知要等多少年了。”
    其他人立刻附和:“光靠我等還不夠,需得讓那些個窮書生發聲。”
    王大人為何做這等麻煩事?
    不就是借由他們來幫那些個窮苦書生多賺錢,好提高自己在士林中的名聲嗎,他們隻要多加宣揚此事,與王大人就是雙贏之局。
    當天晚上,京城的書肆就有一名書生因稿酬太低,無力為病母買藥,在書肆痛哭。
    士林中人雖不齒將黃白之物掛在嘴邊,然大家還是要生活的,心中自是惦記銀子。
    何況這位書生是為其母治病,孝心感人。
    眾人紛紛討伐那書肆的掌櫃,那掌櫃卻也滿臉為難:“我何必為難各位才子?他那話本子著實賣得好,本可分得五六十兩的稿酬,可才賣了幾百本,就被不少小書坊盜印了,比我們印的便宜,我們的賣不出去都砸手裏了,虧得厲害,這十兩銀子還是看他辛苦額外補給他的。”
    說完還拿出盜印的話本子給眾人看。
    那盜印的話本子紙張極差,字跡模糊,與正版不能比。
    可架不住人家便宜,多的是人買。
    盜印之事由來已久,眾人自是不再懷疑。
    士林中不少人都是靠此養家糊口,就連不少京官,因俸祿太低,需得寫話本子、寫詩作畫賺錢補貼家用,那盜印之人就是在搶他們的錢,此時遇著了,就在書肆一通大罵。
    京城一間普通書肆發生的一件小事,往常是不會讓人發覺的。
    可事有湊巧,都察院一位叫梁紙書的言官正好在書肆裏,第二日就寫了奏疏遞上去,懇求規範盜印之事。
    奏疏落在劉守仁手裏。
    如此小事,自是不會被日理萬機的次輔大人放在心上。這等盜印之事從前朝就極為猖獗,哪裏能打得盡,何況這也造成不了什麽影響,也就給了個駁回。
    票擬完就交由首輔大人複審。
    在一眾國家大事裏,此事實在不起眼,焦誌行便采用次輔劉守仁的票擬結果。
    那梁紙書等了好幾日都沒結果,就知自己的奏疏被無視了,當即又上了第二道疏。
    此次的用詞比上次犀利許多,直接將此事拔高到國家選材的高度了。
    若士林中人連肚子都填不飽,又怎能靜下心讀書考科舉?長此以往,人才凋敝,於國豈不是大大的有害?
    此次奏疏是焦誌行頭一個看到。
    身為清流領袖,焦誌行極看重名聲,為士林著想的態度必定是要有的,先轟轟烈烈打擊盜印幾日,贏得士林的名聲後,即便不了了之,也是下麵人辦事不力。
    於是這奏疏就到了永安帝麵前。
    永安帝往常看內閣票擬,隻要沒太大問題,都會采納,著令禮部對這盜印之事加以打擊。
    如此稀爛的差事,做好了是上頭領功,做爛了就惹一身騷,禮部尚書交給禮部左侍郎,左侍郎再往下推,就到了禮部右侍郎,也就是王申手裏。
    王申領下這等苦差事,領著人就在京城的各家書坊走動,又重罰了幾家盜印的小書坊,竟也鬧得轟轟烈烈。
    風聲正緊的時候,不少小書坊都關了門躲避,如此一來,更顯得效果卓著,贏得不少以稿酬為生的書生小官員們叫好。
    至此,王申大可交差了。
    王申在此時卻又上了一道奏疏,直指各行各業跟風造假亂象。
    書坊、布匹、吃食等各行各業都深受其害,提出要推行“專利法”,以官府之力公開保護發明創造者獲取報酬。
    專利法規定,無論個人還是商戶,隻要有發明創造他人沒有之物,或改進原物的形狀構造,使其更便利,都可向官府提交文書,在官府留冊後,就獲得十五年的獨占權,他人未經專利所有者授權,不可私自盜用。
    凡違法者,需五倍賠償給專利所有人。
    此奏疏一送到內閣,胡益就給挑了出來。
    當書肆之事一傳出,胡益就知王申等不及要動手了。果然,後續發展就是朝著推行這條律法而來。
    待到王申上疏,胡益便可順理成章將此事拿出來在內閣商議。
    劉守仁早對王申不滿,此時見是王申上疏提議,必要攔上一攔:“若此律法通過,那些個以此為生的老百姓又該如何是好?難不成要讓他們餓死?”
    胡益反駁:“此律法恰可以將商業納入我朝廷的管轄,乃是良策,犧牲的也不過一些無良商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