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唐將亡,五姓七望會舍命相救嗎?

字數:5224   加入書籤

A+A-


    整個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在這一刻,徹底失能了。
    李隆基站在禦座之上,看著下方亂作一團的臣子,聽著耳邊絕望的哀嚎,他的身體晃了晃,幾乎站立不穩。
    他眼中的瘋狂和偏執,正在一點點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灰敗和空洞。
    他像一個被抽走了所有骨頭的木偶,癱坐回龍椅上。
    他的目光,渙散地掃過殿中的每一個人。
    他看到了瑟瑟發抖的太子李亨。
    這個一向懦弱的兒子,此刻嚇得幾乎要縮到柱子後麵去。
    他看到了臉色慘白,不斷用袖子擦拭額頭冷汗的楊國忠,這個不久前還信誓旦旦要將李璘置於死地的權相,此刻像一隻鬥敗的公雞,再無半分囂張氣焰。
    他看到了李林甫,這個老謀深算,與他君臣相知幾十年的宰相,此刻也是一臉的死灰,眼神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徹底的絕望。
    他的帝國,他的文臣,他的武將……
    在真正的危機麵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滿朝公卿,竟無一人能為他分憂!
    偌大一個帝國,竟無一人能擋住叛軍的兵鋒!
    徹骨的寒意,伴隨著無邊的孤獨,瞬間將他吞沒。
    他感覺自己置身於一座正在熊熊燃燒、飛速坍塌的宮殿之中,而他,被困在最高處,眼睜睜看著一切化為灰燼,卻無能為力。
    最終,他的目光,還是不由自主地,落回到了那個人的身上。
    李璘。
    他的兒子,那個他一直忽視、厭惡、提防的兒子。
    在這一片末日的喧囂與恐慌之中,隻有李璘,靜靜地站在那裏。
    他就那樣站著,一座亙古不變的冰山,任憑周圍的世界洪水滔天,山崩地裂,他自巋然不動。
    那份平靜,那份鎮定,在此刻,顯得那樣的刺眼,那樣的……
    令人絕望。
    李隆基的嘴唇哆嗦著,他想開口說些什麽。
    是質問?
    是怒斥?
    還是……
    哀求?
    他不知道。
    整個太極殿,陷入了一種詭異的靜默。
    恐慌的浪潮,似乎在達到了頂峰之後,暫時退去,留下了一片狼藉。
    所有人都僵在那裏。
    他們的目光,在癱軟在龍椅上的李隆基,和靜立在殿中的李璘之間,來回遊移。
    一個是正在落山的夕陽,光芒黯淡,搖搖欲墜。
    另一個,卻是在地平線下,積蓄了無盡力量,即將噴薄而出的……
    黎明?
    不,不是黎明。
    那平靜的背後,不是光明。
    而是比黑夜更加深沉,更加冰冷的……
    深淵。
    死寂。
    如同陵墓般的死寂。
    太極殿內,時間凝固成了琥珀,將每一個人的驚恐、絕望與麻木都清晰地封存其中。
    汗水從一些官員的額角滑落,滴在冰冷光滑的金磚上,發出幾乎不可聞的“啪嗒”聲,卻在這絕對的安靜裏,響亮得如同驚雷。
    癱在龍椅上的李隆基,胸膛艱難地起伏著,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漏風般的嘶嘶聲,隨時都會耗盡最後氣力。
    他那雙曾經睥睨天下,令四海臣服的眼睛,此刻渾濁不堪,布滿了蛛網般的血絲。
    他用盡全力,才將渙散的焦點,從那個靜立如淵的兒子身上,一點點挪開。
    他需要一根救命稻草。
    任何一根。
    隻要能讓他不立刻沉入這絕望的深海。
    他的視線,在殿中漫無目的地遊移。
    他看到了瑟縮在角落裏的太子李亨,看到了麵如死灰的楊國忠,看到了那些平日裏慷慨激昂,此刻卻噤若寒蟬的文臣武將。
    沒用的。
    全都是一群廢物!
    一群隻能在太平盛世裏,為他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廢物!
    忽然,他的目光停住了。
    他看到了那些人。
    他們站在文臣隊列的前方,衣冠楚楚,身姿挺拔,與其他人的驚慌失措格格不入。
    他們的臉上沒有恐懼,沒有絕望,甚至沒有絲毫的動容。
    他們隻是站在那裏,神情淡漠,眼前這場即將顛覆整個帝國的滔天巨浪,不過是庭前池塘裏的一圈小小漣漪。
    清河崔氏,範陽盧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望。
    這些盤踞在大唐肌體之上,吸食了數百年膏血的世家大族。
    一個念頭,如同電光石火,猛地刺入李隆基已經麻木的腦海。
    對!
    還有他們!
    這些世家,根深葉茂,遍布天下。
    他們不僅掌握著海量的財富和田地,更豢養著數不清的部曲、家兵!
    那些私兵的戰力,甚至比一些地方的府兵還要強悍!
    如果……
    如果他們肯出手……
    一線微弱的、幾乎已經熄滅的火星,在李隆基死灰般的眼底重新燃起。
    他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幹裂的嘴唇蠕動著,發出了沙啞得幾乎聽不清的聲音。
    “李……李林甫……”
    站在丹陛下,同樣心喪若死的李林甫身子一顫,猛地抬起頭。
    他看到了皇帝眼中那乞求般的光。
    這讓他心髒驟然一縮。
    作為與李隆基君臣相知幾十年的宰相,他太清楚這位帝王是何等的剛愎自用,何等的驕傲。
    能讓他露出這樣的眼神,可見局勢已經敗壞到了何種地步。
    李隆基的喉結滾動了一下,聲音依舊幹澀,卻多了一分急切,一分不顧一切的孤注一擲。
    “去……去問問他們!”
    他的手指,微微抬起,顫抖著,指向了那群神情冷漠的世家官員。
    “五姓七望……問他們……可願出兵……勤王?”
    “他們的部曲家兵……加起來……不下百萬!不下萬啊!”
    “隻要他們肯出兵……朕……朕可以給他們任何想要的!封賞!爵位!土地!朕……全都給!”
    勤王!
    這兩個字,如同兩塊巨石,狠狠砸入死寂的殿堂。
    所有人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那些惶恐的官員,眼中瞬間爆發出強烈的求生欲。
    他們齊刷刷地轉過頭,用一種混雜著期盼、嫉妒和哀求的複雜目光,望向了那幾位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
    是啊!
    五姓七望!
    他們有錢!
    有人!
    他們的莊園遍布天下,部曲家兵數以萬計!
    若是他們肯傾巢而出,未必不能與荊州叛軍一戰!
    一時間,整個太極殿的氣氛為之一變。
    那令人窒息的絕望,似乎被衝淡了幾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病態的、扭曲的希望。
    然而……
    被所有人注視著的世家官員們,卻是沒有聽到皇帝的話,更沒有看到同僚們投來的目光。
    他們依舊靜靜地站著。
    範陽盧氏的家主,當朝禮部侍郎盧奕,甚至還抬起手,慢條斯理地撫平了官袍上的褶皺,他的動作從容不迫,優雅得體,正在參加一場悠閑的茶會,而不是決定一個皇朝生死的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