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陛下仁孝無雙!

字數:6704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夜色如墨,卻無半點安寧。
    往日裏繁華的朱雀大街,此刻空無一人,隻有一隊隊身著玄甲的京營士卒,手持長戟,麵無表情地巡弋。
    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而單調的“噠、噠”聲,每一次響起,都一記重錘,敲在城中每一個世家大族的心口上。
    空氣中彌漫著若有若無的血腥味,混雜著初冬的寒氣,凝結成一片令人窒息的肅殺。
    清河崔氏的府邸內,燈火通明,卻照不散籠罩在廳堂內的陰霾。
    這裏聚集著當今天下最尊貴的一群人——五姓七望的家主或代表。
    太原王氏、滎陽鄭氏、範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加上主人清河崔氏,每一個姓氏,都代表著數百年的榮耀與權勢。
    然而此刻,這些平日裏眼高於頂的世家之主,一個個麵色鐵青,死死盯著麵前那盞早已涼透的茶,誰都沒有說話。
    廳堂裏,死寂一片。
    終於,清河崔氏的家主,一個年過半百,須發皆已花白的老者,崔敬,幹澀地開口,聲音嘶啞得如同被砂紙磨過:“諸位……都聽說了吧?”
    沒人回答,但所有人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範陽……範陽盧氏……”
    滎陽鄭氏的家主鄭修文嘴唇哆嗦著,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就在昨天,新皇李璘一道旨意,以“勾結叛逆,意圖謀反”
    的罪名,命不良人與京營士卒,封鎖了範陽盧氏在長安的所有府邸、商鋪。
    人,抓了。
    家,抄了。
    據說,從盧氏的密室裏,搜出了與安祿山往來的書信,還有私藏的甲胄兵器。
    鐵證如山。
    不,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位新皇,想讓它成為鐵證。
    “他……他怎麽敢!”
    太原王氏的家主王承嗣猛地一拍桌子,茶水濺出,他卻渾然不覺,雙目赤紅地低吼,“他這是要與天下士族為敵!他是個暴君!”
    “暴君?”
    崔敬發出一聲淒涼的苦笑,渾濁的眼睛裏滿是絕望,“王兄,你現在才看明白嗎?他不是暴君,他比誰都清醒。”
    “他從一開始,就沒把我們這些所謂的世家放在眼裏!”
    “我等引以為傲的百年聲望,在他眼中,恐怕連個屁都算不上。他的刀,可比我們的筆,鋒利多了。”
    這番話如同一盆冰水,澆滅了王承嗣心中最後一點僥幸。
    是啊,刀。
    李璘有刀,有數不清的,隻聽他一人號令的刀。
    而他們有什麽?
    幾個在朝中當官的子弟?
    早已被清洗得七七八八。
    富可敵國的財富?
    在抄家麵前,不過是為別人做的嫁衣。
    遍布天下的門生故舊?
    誰敢為了一個注定要倒的世家,去觸怒一頭已經露出獠牙的猛虎?
    “範陽盧氏……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隴西李氏的一位族老,聲音微弱,帶著哭腔,“我聽說,不良人已經帶著旨意北上範陽,這是要……要滿門抄斬,斬草除根啊!”
    “斬草除根”四個字,像四座大山,壓得在場所有人喘不過氣來。
    他們怕了。
    他們這些自詡風骨,視皇權如無物的門閥,第一次感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懼。
    李璘的殺伐果斷,已經徹底擊碎了他們的幻想。
    要麽,順從。
    要麽,死。
    崔敬緩緩站起身,佝僂的背影在燈火下拉得老長,他環視一圈眾人,一字一頓地說道:“陛下,缺錢,缺糧。”
    “河北的戰事,西域的戰事,都需要錢糧。”
    “陛下這是在告訴我們,該怎麽選。”
    “我清河崔氏,明日,會獻出糧草三十萬石,錢百萬貫。”
    眾人聞言,皆是心頭一痛,這可都是剜他們的肉啊!
    但看著崔敬那張布滿死氣的臉,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範陽盧氏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跟家族存續比起來,錢糧又算得了什麽?
    “我太原王氏……也出。”
    王承嗣頹然坐下,瞬間蒼老了十歲。
    “滎陽鄭氏,附議……”
    “隴西李氏……”
    一夜之間,曾經牢不可破的世家同盟,在絕對的暴力麵前,土崩瓦解。……
    第二日,天光微亮。
    太極殿前,文武百官早已列隊整齊。
    寒風刺骨,但沒人敢動彈分毫。
    他們垂著頭,眼觀鼻,鼻觀心,連呼吸都刻意放得平緩,生怕發出半點聲響,驚擾了殿內那尊喜怒無常的神佛。
    “陛下駕到——”隨著內侍尖銳的唱喏聲,身穿玄色龍袍的李璘,大步流星地從殿後走出,徑直走向那張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
    他沒有像尋常帝王那般走得四平八穩,步履間自有龍行虎步的迫人威勢。
    當他在龍椅上坐定的那一刻,整個大殿的空氣似乎都凝固了。
    他沒有說話,隻是用那雙深邃冷冽的眸子,緩緩掃過階下戰戰兢兢的百官。
    目光所及之處,官員們無不將頭埋得更低,身體控製不住地微微顫抖。
    這是一種無聲的威壓,比任何嚴厲的訓斥都更讓人恐懼。
    整個朝堂,落針可聞。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沉重而急促的腳步聲。
    眾人心頭一緊,循聲望去。
    隻見一名身穿黑色飛魚服,腰佩長刀,渾身散發著血與火氣息的男子,大步跨入殿中。
    正是大唐最神秘,也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機構——不良人的統帥,不良帥袁天罡。
    袁天罡風塵仆仆,臉上還帶著未幹的血跡,但他毫不在意。
    他走到禦階之下,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如鍾:“啟稟陛下!”
    “臣,奉旨前往河北,清剿叛逆!”
    “逆賊安祿山、史思明,及其黨羽九族,已盡數誅絕!無一活口!”
    話音落,滿朝皆驚!
    這麽快?
    從下旨到如今,才過去多久?
    安祿山經營河北多年,根深蒂固,竟然就這麽被連根拔起了?
    而且還是……
    九族盡誅!
    這是何等酷烈,何等恐怖的手段!
    不少官員隻覺得寒氣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渾身的血液都快要凍僵了。
    然而,更讓他們驚駭的還在後麵。
    李璘麵無表情,似乎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他隻是淡淡地吐出兩個字:“首級?”
    “在此!”
    袁天罡沉聲應道,隨即從身後護衛手中,接過一個沉甸甸的巨大木盒。
    他將木盒高高舉起,然後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猛地將其打開!
    “砰!”
    盒蓋落地。
    兩顆死不瞑目,麵目猙獰的人頭,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那兩張麵孔,一張肥碩,一張精悍,正是無數次出現在噩夢中的安祿山與史思明!
    他們的頭發被鮮血凝固成一縷一縷,雙眼圓瞪,還殘留著臨死前的驚恐與不甘。
    “啊——!”
    終於,有膽小的文官再也承受不住這恐怖的視覺衝擊,尖叫一聲,兩眼一翻,當場昏死過去。
    更多的人則是麵色慘白如紙,胃裏翻江倒海,強忍著才沒有當場嘔吐出來。
    整個太極殿,瞬間化作了人間煉獄。
    他們看著那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再看看龍椅上那個神色漠然的年輕帝王,一個念頭不受控製地在腦海中瘋狂滋生:暴君!
    這是一個真正的暴君!
    李璘對那昏厥過去的文官視若無睹,那隻是殿中一粒礙眼的塵埃。
    他的目光冰冷地滑過一張張煞白的麵孔,享受著他們因恐懼而扭曲的表情。
    整個大殿,死寂得能聽見血液在血管裏奔流的聲音,還有那兩顆人頭上尚未凝固的血珠,滴答滴答,敲擊在所有人的心髒上。
    良久,李璘終於動了。
    他微微調整了一下坐姿,身體向後靠在冰冷的龍椅上,這個細微的動作,卻讓階下百官的身體不約而同地又是一縮。
    “去,”
    他終於開口,聲音平靜得沒有波瀾,卻像寒冬裏最鋒利的冰淩,輕易就能刺穿人的骨髓,“把太上皇請來。”
    請?
    這個字眼從他口中說出,帶著一種令人不寒而栗的詭異感。
    “太上皇一直心心念念,要辦一場萬國壽宴。之前,朕忙於國事,無暇分身。”
    他頓了頓,眼神幽幽地掠過地上那兩顆猙獰的人頭,話語裏的潛台詞如毒蛇般鑽入每個人的耳朵裏。
    “現在,朕有時間了。”
    “朕,要為父皇,好好地、風風光光地操辦一番。”
    這番話,每一個字都裹著糖霜的劇毒。
    什麽壽宴?
    這分明是一場昭告天下,他李璘才是唯一主宰的血腥祭典!
    而太上皇李隆基,不過是他用來祭旗的最好祭品!
    滿朝文武,尤其是以李林甫為首的老狐狸們,瞬間就領會了這層意思。
    恐懼攫住了他們的喉嚨,但求生的本能更快一步。
    李林甫第一個反應過來,他用盡全身力氣,將額頭重重磕在冰冷的金磚上,聲音嘶啞卻又無比響亮地高呼:“陛下聖明!陛下仁孝無雙,感天動地!”
    他這一拜,如同一個信號。
    其餘的官員如夢初醒,紛紛匍匐在地,山呼海嘯恭賀聲浪,帶著無法掩飾的顫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
    “陛下仁孝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