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萬國來朝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A+A-


    隨後,李璘又對榜眼和探花進行了封賞。
    他們的賞賜同樣豐厚,但官職卻循規蹈矩得多。
    榜眼王昌齡入了翰林院,探花王維則被授以右拾遺之職。
    這看似正常的任命,在郭子儀那駭人聽聞的冊封麵前,反而成了一種更深刻的諷刺。
    它像是在告訴所有人:朕不是不懂規矩,朕隻是不想守你們的規矩。
    朕給的,才是規矩。
    朝堂上的死寂被李璘的目光一寸寸碾過,壓得人喘不過氣。
    就在這凝滯如鐵的氣氛中,一個沉穩的身影從武將隊列中走出,甲葉隨著他的步伐發出細微而規律的摩擦聲。
    陳玄禮,這位始終如同影子般沉默的大將軍,走至殿中,躬身行禮。
    他的聲音沒有絲毫波瀾,剛才那場足以顛覆朝堂格局的封賞,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插曲。
    “啟奏陛下。”
    陳玄禮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像一滴清水滴入滾油,瞬間讓凝固的氣氛重新沸騰。
    “萬國使臣已陸續抵達長安,正在鴻臚寺安頓。吐蕃、回紇、新羅、倭國、波斯、大食……共計三十六國使節,皆已入城。鴻臚寺卿請示陛下,何時召開萬國朝賀大典,以彰我大唐天威。”
    萬國朝賀!
    這四個字像一道驚雷,在所有人的腦海中炸響。
    方才還沉浸在對郭子儀一步登天的震驚、嫉妒與恐懼中的文武百官,此刻的神情瞬間變得複雜起來。
    他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了一個多月前。
    那時候,長安城同樣在為一場盛典做準備。
    隻不過,那場盛典的主角,還是高居興慶宮的太上皇李隆基。
    那時的朝堂,議論的是太上皇的萬壽節該如何操辦,是如何為楊玉環的皇後冊封大典準備最華麗的禮服和最繁複的儀仗。
    整個帝國的焦點,都凝聚在了一個女人的喜悲和一個老人的壽辰上。
    朝臣們每日揣摩的,是太上皇的喜好,是楊國忠的意圖,是如何在這場盛大的家宴中為自己和家族謀取利益。
    那時的天朝,看似繁華,卻透著說不出的暮氣,像一匹華麗的錦緞,內裏卻已被蛀蟲啃噬得千瘡百孔。
    而現在……
    僅僅是一個多月的時間。
    龍椅上換了主人,年號改為了“神武”。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被誅滅九族,傳首天下。
    一場雷厲風行的科舉,將一個無名白身擢升為執掌禁軍的殿前將軍。
    而現在,更是要召開萬國朝賀!
    這是何等的氣魄!
    何等的功業!
    那些從遙遠異域風塵仆仆而來的使臣,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個沉湎於酒色與享樂的老朽帝國,而是一個剛剛經曆過鐵與火的洗禮,迸發出勃勃生機的嶄新王朝!
    他們朝拜的,將是眼前這位年輕、冷酷,卻又無比強大的新君!
    難以言喻的激蕩情緒,瞬間衝刷了百官心中方才的種種不忿與驚懼。
    那些老將,方才還對郭子儀的任命感到羞辱與憤怒,此刻卻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杆。
    他們是帝國的軍人,帝國的強盛,便是他們最大的榮耀。
    李璘的手段再酷烈,但他確實在極短的時間內,讓大唐的威名,重新響徹四海。
    那些文臣,方才還在為規矩被破壞而痛心疾首,此刻卻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自豪。
    他們是天朝的士大夫,萬國來朝,是他們理想中盛世的最高體現。
    這種源自骨子裏的驕傲,讓他們暫時忘記了對新皇的恐懼。
    趙奕站在人群中,感受著周圍氣氛的微妙變化,心中湧起的寒意卻比剛才更甚。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意味著什麽。
    李璘不僅僅是在炫耀武力,更是在收攏人心!
    他用郭子儀的破格提拔來敲打、羞辱世家門閥,告訴他們,他有能力摧毀舊的秩序。
    然後,他立刻拋出“萬國朝賀”這樁天大的功績,來安撫、籠絡所有人,向他們展示,他更有能力建立一個新的、更輝煌的秩序。
    一打一拉,一威一恩。
    何其純熟的帝王心術!
    這位年輕的皇帝,就像一個最高明的獵手,他用最狠辣的手段設下陷阱,又用最誘人的香餌引誘獵物。
    滿朝文武,皆是他的獵物。
    他們會恐懼他,會怨恨他,但最終,他們會屈服於他所帶來的榮耀與利益,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力。
    因為他給予的,是每一個大唐臣民都無法抗拒的東西——天朝上國的無上榮光。
    李璘坐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下方百官的神情變幻。
    從驚愕到嫉妒,從憤怒到恐懼,再到此刻的激蕩與自豪。
    所有的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要讓這些人明白,順從他,或許會失去一些舊有的特權,但能換來整個帝國的強盛與榮耀。
    而違逆他,他們將失去一切。
    “好。”
    李璘終於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傳朕旨意,三日後,於太極殿前廣場,舉行萬國朝賀大典!”
    “命鴻臚寺、禮部、太常寺共同操辦,務必盛大莊嚴,揚我國威!”
    他頓了頓,目光如電,掃過下方,最後落在了那個剛剛被他推上風口浪尖的身影上。
    “殿前將軍郭子儀!”
    “臣在!”
    郭子儀立刻出列,激動的心情尚未平複,聲音依舊洪亮。
    “大典當日,由你負責殿前廣場及皇城所有禁軍事宜。朕要讓萬國使臣看到,我大唐不僅有錦繡文章,更有無敵雄師!”
    “朕要讓他們看到,膽敢窺伺我大唐者,下場隻有一個——”
    李璘的聲音陡然轉厲,殺氣四溢。
    “死!”
    郭子儀隻覺得熱血從胸膛直衝頭頂,他猛地單膝跪地,右手握拳,重重捶在心口。
    “臣,遵旨!必不辱命!”
    滿朝文武,看著這一君一臣,心中再無半分輕視。
    他們明白了。
    這不再是一場荒唐的任命。
    這是新皇在向天下宣告——他手中的刀,已經磨好,隨時準備飲血!
    而這第一滴血,就要用萬國使臣的敬畏,來祭奠神武新朝的赫赫軍威!
    沉重的殿門緩緩關閉,將滿朝文武的複雜心緒隔絕在外。
    李璘從龍椅上起身,冕旒的珠串輕輕晃動,遮住了他眼底深處那片比寒潭更冷的幽光。
    他沒有立刻返回寢宮,而是邁步走向了甘露殿側的一座觀星台。
    這裏地勢高聳,可以俯瞰大半個長安城。
    宦官們遠遠地跟著,不敢靠近,連呼吸都刻意放輕,生怕驚擾了這位心思難測的年輕帝王。
    風吹起他寬大的龍袍,衣袂獵獵作響,一麵黑色的戰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