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長安寺廟暗藏玄機
字數:5061 加入書籤
翌日,天光微亮。
李璘並未如兩位公主所想,立刻對安國觀掀起雷霆風暴。
陳玄禮的錦衣衛隻是在外圍布下了天羅地網,將那座道觀變成了孤島,卻並未踏入其中一步。
真正的獵手,在動手前,總有足夠的耐心去觀察自己的獵物。
他換下了一身累贅的玄色龍袍,穿上了一件尋常富家翁的月白綢衫,腰間隻懸了一塊成色普通的墨玉。
就連束發的金冠也換成了樸素的木簪。
整個人斂去了那股淩駕於眾生之上的帝王氣,看上去就像長安城裏任何一個閑來無事、信步遊逛的世家子弟。
陳玄禮,那個永遠低著頭、仿佛影子一般的老宦官,也換了身管家模樣的灰布短衫,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兩人之間隔著三步的距離,不多不少,既顯得恭敬,又不至於引人注目。
白天的安國觀,遠比想象中更加喧囂。
那所謂的無頭將軍夜巡的鬼話,非但沒有讓百姓畏懼遠離,反而像一塊投入滾油的冰,激起了更為熾烈的反應。
求神拜佛,本就是為了心安。
如今心都不安了,那香火錢自然是流水般地往裏送。
觀門前車馬擁擠,人聲鼎沸。
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香火氣味,混雜著人群的汗味和脂粉香,熏得人頭腦發昏。
李璘皺了皺眉,眼底掠過一絲厭惡,但很快便被他掩飾下去。
他隨著人流,緩緩踱進了道觀。
庭院裏,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善男信女們臉上大多帶著一種混雜著恐懼和虔誠的表情,手裏緊緊攥著香燭,對著那煙霧繚繞的神像不住地叩拜。
“道長,求求您,給我家孩兒求一道平安符吧!他夜裏總是啼哭不止,嘴裏念叨著什麽將軍……”
一個婦人幾乎是跪行到一名女冠麵前,聲音裏滿是哀求。
那女冠麵容肅穆,手持拂塵,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口中念念有詞,遞過一張黃紙符籙。
“福生無量天尊。夫人放心,此乃本觀秘製‘鎮邪符’,有三清道祖庇佑,可保小郎君百邪不侵。”
婦人如獲至寶,顫抖著手接過,連忙又奉上了一袋沉甸甸的銅錢。
李璘的目光冷冷地掃過這一幕,嘴角噙著一抹看不出情緒的弧度。
他信步走到一株巨大的槐樹下,那樹冠幾乎遮蔽了半個庭院,樹幹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色布條,上麵寫滿了祈福的字句。
他隻是靜靜地站著,聽著。
聽著周圍百姓的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昨晚,城西的王屠夫回家晚了,親眼看見那沒頭的將軍騎著馬過去了,那馬蹄子都不沾地!”
“哎喲,我的天爺!這麽嚇人?那可如何是好?”
“還能如何?多來觀裏拜拜太平公主殿下唄!這安國觀就是公主殿下的家,也隻有她老人家的英靈,能鎮得住這等凶神。”
“說的是,說的是啊……”
太平公主。
又是太平公主。
李璘的眼神愈發冰冷。
這些愚夫愚婦,被人當了棋子還不自知,還在為虎作倀,為鬼唱讚歌。
他將整個道觀都走了一圈,從前殿到後院,從煉丹房到藏經閣,每一個角落,每一張麵孔,都未曾放過。
那些女冠們,一個個看上去悲天憫人,口中念著度人的經文,手裏卻忙不迭地收著香客們奉上的錢財。
一切都顯得那麽“正常”。
正常得就像一潭死水,表麵平靜無波,底下卻不知藏了多少腐爛的汙泥。
沒有任何破綻。
這才是最大的破綻。
一個多時辰後,李璘一言不發地轉身離開了安國觀。
回到宮中時,已是日暮時分。
夕陽的餘暉將整座太極宮都染上了一層血色,長長的宮道上,落日將李璘的身影拉得極長,孤寂而又充滿了壓迫感。
他剛在殿內坐下,還未喝上一口熱茶,袁天罡便如鬼魅般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殿中。
這位不良帥依舊是一身標誌性的黑袍,臉上戴著遮去半張臉的青銅麵具,隻露出一雙深邃得不見底的眼睛。
“啟稟陛下。”
他的聲音沙啞低沉,像是從古井裏傳出來,“不良人探查長安城,發現城中六處寺廟道觀之中,暗藏玄機。”
李璘端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將茶盞重重地放在案幾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果然是寺廟有問題。”
他緩緩開口,聲音裏聽不出喜怒,卻讓殿內的氣溫驟降了幾分。
白日裏那場看似無用的遊逛,似乎早已讓他心中有了計較。
袁天罡的稟報,不過是印證了他的猜測。
“哪六處?”
他問道。
“城東大興善寺,城南青龍寺,城西法門寺,城北薦福寺,以及……興慶宮旁的龍興觀,還有就是,安國女道觀。”
袁天罡一一報出。
李璘的指節,無意識地在禦案上輕輕敲擊著,發出“篤、篤”
的聲響,如同催命的鍾擺。
這六處地方,幾乎涵蓋了長安城的所有方位,且都是香火鼎盛、信徒眾多的所在。
好大的一張網。
“玄機?是何玄機?”
“回陛下,這六處寺廟道觀的地下,皆修建了密室。其格局構造,幾乎一模一樣。不良人潛入其中探查,發現密室中並無金銀財寶,也無兵器糧草,隻有……一些祭祀用的法壇和符籙。”
“祭祀?”
李璘的眉頭蹙得更緊,“祭祀何人?”
袁天罡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詞。
“法壇上,皆供奉著一座無頭神像。四周符籙所書,也非道家正統,更非佛門經文,而是一種……極為古老詭異的咒文。”
李璘的眼中寒光一閃。
無頭神像,詭異咒文。
裝神弄鬼,倒是下足了本錢。
他站起身,負手在殿中踱步。
“陳玄禮的錦衣衛已經將安國觀圍了,但朕今日去看過,裏麵的人,很鎮定。”
李璘的聲音冷得像冰,“她們似乎一點也不怕。”
“陛下,”
袁天罡躬身道,“安國觀,隻是其中之一。或許,在他們看來,犧牲一處,無傷大雅。”
“無傷大雅?”
李璘冷笑一聲,“朕的江山裏,沒有可以無傷大雅的膿瘡!”
他停下腳步,目光如利劍般射向袁天罡。
“袁帥,今夜,你與我走一趟安國觀。”
袁天罡聞言,猛地抬起頭,麵具下的眼神透出震驚。
“陛下!萬萬不可!”
他的聲音第一次出現了波動,“安國觀內情未明,凶險異常。您乃萬金之軀,九五之尊,怎能親自犯險!您麾下能人輩出,不良人、錦衣衛,皆可為您效死命!隨便派一隊人馬進去,便可將其翻個底朝天!”
袁天罡的勸阻發自肺腑。
他追隨李璘,見證了他從一介親王,到血洗長安,再到登基為帝。
他深知這位新君的脾性,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擔憂。
這位陛下,太過相信自己的力量,太過習慣於親臨一線。
這在起事之時是優點,可如今身為帝王,便是最致命的弱點。
“派人去?”
李璘轉過身,重新看向殿外沉沉的夜色,語氣中帶著一種徹骨的嘲弄,“派誰去?陳玄禮嗎?還是白起?朕若是讓他們去,他們確實能把安國觀夷為平地,把裏麵的女冠殺個幹幹淨淨。”
